第三章 藏锋

    东华城。

    东境的几座大城之一。

    草原百万大军兵临城下,东境各段防线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不过东华城承受的攻击一直是最小的。

    因为白焰军就驻守在城内。

    有这样一支巅顶战力在,草原对东华城的策略一直是围而不攻。

    而白焰军也并非一直守在城内,而是时不时就会出城摆出进攻的姿态,牵制住草原的大部分顶尖战力,使其不敢掉以轻心。

    草原和白焰军的那场大战,就是在白焰军一次偶然出城时突然爆发的。

    白焰军一直在寻找能一锤定音的破局机会,却没想到祁连观世会打得这么强势。

    一战之后,白焰军伤亡不小,选择兵分两路,各五千人守在两座大城内。

    这样哪怕东境的战事再糜烂,至少能保证两座大城还在自己手里。

    白焰军主帅左钧站在城头上,看着远处的草原大军。

    这位在草原上凶名赫赫,让白焰军被草原人视作‘白色恶魔’的主帅,正在盘算着如何才能‘吃掉’城外这支大军!

    翠青城的战况他已经得知了,也知道祁连观世早就已经是巅顶强者。

    这意味着当初那一战,对方有意留手了,否则白焰军的损失会更惨重!

    左钧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庆幸,也没有因为祁连观世的轻视而感到恼怒。

    他只是出于为将者的本能,捕捉到了战机!

    翠青城一战,草原只是损失了一支拥有顶尖战力的炎狼骑,还谈不上伤筋动骨。

    但一场巅顶大战,祁连观世即便没怎么受伤,也肯定消耗很大。

    加上李飞拥有巅顶战力后带来的牵制,这让左钧看到了战机。

    就当这位白焰军主帅心中已经有了战术时,远处那支草原大军突然有了动作。

    一线黑潮逐渐远去。

    草原大军退兵了!

    左钧一怔,第一反应是有诈。

    但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东境各处的情报——草原确实退兵了!

    “这就退了?”

    左钧有些意外。

    发动这样规模的一场大战,可谓劳民伤财。

    如果不能取得一定的胜果,就这样退兵,对祁连观世的威望将是一种重大打击!

    特别是在祁连观世刚刚宣布自己已经是巅顶强者的情况下。

    你在这个时候退兵?

    草原各部,军中的将士们,恐怕都会对他有很大的怨气。

    在左钧看来,虽然翠青城一战失败了,但祁连观世毕竟已经是巅顶强者,再加上他又擅长统御多人的力量进行合击。

    哪怕李飞也具备了巅顶战力,草原也并非完全不能打。

    结果祁连观世选择退兵。

    左钧并不认为对方是个怯战之人。

    相反,对方的隐忍,城府、智谋和果决,都在这段时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一个枭雄,突然选择退兵,是图什么呢?

    草原退兵的消息很快传回了蓝凌城。

    一时间,举城欢庆!

    “赢咯!赢咯!”

    “祁连观世,第三个!”

    “好了,该我演靖安侯了.”

    大街小巷,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孩子们从各个渠道听说了翠青城一战的故事,于是有人演靖安侯,有人演祁连观世,展开一场‘大战’.

    一辆‘金龙’牌豪华防弹汽车缓缓驶入皇城。

    这汽车只有皇室子弟,皇亲国戚才能乘坐。

    汽车一直行驶到皇宫的永安门前才停下。

    司机下车,为后排的乘客打开车门。

    一名头戴冠玉,穿着蓝色丝缕镶金外袍,气度清雅的男子下车。

    他两鬓已经有些许白发,但面容看上去却才四十岁出头。

    男子站在永安门前,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皇宫。

    永安门内,一名穿着华贵锦衣的太监安静地等待着。

    如果有宫里的人路过这里,看到这一幕,必然会悚然而惊!

    因为等在这里的这位太监正是宫里唯二的御前太监。

    御前太监冯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服侍,另外一名御前太监丁睿,则坐镇后宫。

    两位御前太监都是大宗师修为!

    丁睿虽然不常出现在皇帝面前,但他坐镇后宫,会经常和太后,皇后等人打交道,是后宫之主身边的红人。

    以他的修为境界和地位,放眼整个大蓝朝,能让他亲自来宫门外迎接的人,并没有几个。

    “丁总管,有劳了。”

    下车的男子看了几眼皇宫后,迈步走进大门,对丁睿拱手行礼。

    “萧先生客气了,分内之事。”

    丁睿笑眯眯地说道。

    眼前之人,无官无职,但他对此人却很尊敬。

    因为此人是十大门阀之首,萧家现任家主——萧睿铭!

    萧睿铭虽然无官无职,但他的亲妹妹是当今太后,他是当今天子的舅舅!

    无论哪重身份,都足以让丁睿这位御前太监以礼待之。

    “萧先生,请。”

    丁睿侧身示意。

    随后他就带着萧睿铭一路朝皇宫深处走去,一直来到慈宁宫外。

    这里是当今太后的寝宫。

    丁睿把萧睿铭带到寝宫外就停步不前,示意对方自己进去。

    萧睿铭站在宫门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

    不见他有任何动作,身前的宫门自动打开,他迈步走了进去,身后的宫门缓缓关上。

    “参见太后!”

    萧睿铭朝正前方拱手作礼,朗声道。

    “这里没有外人,兄长不必多礼,快来坐。”

    大殿上方传来一道温柔的声音。

    萧睿铭这才抬头看去。

    一名看上去像是三十出头的女子,端坐于紫檀宝座上,一头乌发梳得纹丝不乱,盘成高髻,斜插一支九凤衔珠金簪。

    她的脸庞如同岁月细细雕琢过的玉器,莹白中隐隐透出润泽,一双凤目尤其引人,似覆着薄冰的暖玉,清冷之下隐约藏着难以捉摸的温度。

    女子自然是曾经的萧皇后,如今的萧太后。

    这宽阔而华美的大殿内,唯有萧太后和萧睿铭这兄妹二人。

    确实没有外人。

    萧睿铭看着那张已经有些陌生的脸,微微的,有些出神。

    自从对方进宫后,这几十年来,兄妹二人相见的次数加起来都不超过十次。

    对方再也不是那个小时候整天追在自己身后一直大喊‘哥哥’的人了。

    周身华服,珠玉琳琅,身上那份不怒自威的凛然气度,是久居权力巅峰的烙印。

    “多谢太后。”

    萧睿铭再行了一礼,这才缓步走上前去,在事先准备好的座位坐下,居于太后的下方。

    “为兄长准备了些点心,兄长看看可还喜欢?”

    主位上的萧太后轻声道。

    萧睿铭看向桌上的糕点,全都是小时候他最爱吃的那些。

    他眼中闪过一抹柔情,转头看向自己的妹妹,笑道:

    “喜欢的。”

    萧太后也笑道:“兄长喜欢就好。”

    两人之间的疏离减少了许多。

    等萧睿铭尝了几口糕点后,萧太后才开口道:

    “听家里说,兄长这次闭关,成功破境了?”

    听到这话,萧睿铭脸上笑意更浓,点点头:“对。”

    萧太后一脸欣喜:“恭喜兄长!”

    萧睿铭这位萧家家主从小展露出非凡的修行天赋,不在武道,在术道。

    他破境成为真人的那年,刚好接过萧家家主之位。

    十门阀,七大家。

    十门阀高居庙堂,影响力更大。

    七大家居于江湖,武力值更高。

    看起来是七大家更有威慑力,但实际上刚好相反。

    十门阀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还有武力,都比七大家更强!

    七大家唯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每家都有一位大宗师坐镇。

    而如今,萧睿铭破境成为顶级真人,弥补上了萧家在武力上的最后一块短板!

    有这样一位顶级真人当家主,萧家这十门阀之首的名号,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多亏陛下赐下的那些资源。”

    萧睿铭说道。

    萧家传承数百年,历史比大蓝朝更悠久,底蕴确实深厚,但在修行上的积累却有些不足。

    这些年凭借萧太后还有秦子恒的关系,获得不少顶级修行资源,这才给了萧睿铭破境的契机。

    “陛下这些年也一直念着兄长,得知兄长成功破境,陛下也很开心。”

    萧太后笑着说道。

    萧睿铭点头:“只愿能为陛下分忧。”

    萧太后:“如今草原退兵,陛下的忧愁已经少了大半啦。”

    萧睿铭眼神变幻:“听闻了靖安侯在东境的战果,我也替陛下感到开心,只是”

    萧太后看向自己的兄长,笑容不变:“只是什么?今日这大殿内只有你我兄妹二人,兄长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萧睿铭和对方对视。

    他今日特意进宫,确实是有些话要说:

    “靖安侯刚被封为总兵不久,麾下杀蛮军已经扩军至三万人,如今又在东境一战吓退草原大满,使草原退兵。如此功绩,不知接下来陛下打算怎么封赏?”

    萧太后摇头:“陛下是如何打算的,并未与我说过,兄长是如何想的呢?”

    萧睿铭直接了当:“草原退兵一事,前有东境将士拼命守边,再有白焰军重创敌人,最后才是靖安侯在翠青城那一战。论功劳,靖安侯当然有功,但这功,我看大部分应该算在东境边军和白焰军身上。”

    萧太后听懂了对方的意思,迟疑道:“可是兄长,靖安侯在翠青城一战中,可是已经展现出了巅顶战力,且他和那位剑仙,已算是生死之交。”

    萧睿铭:“我如何不知如今靖安侯对大蓝朝来说有多重要?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东境之战,若陛下再次重赏,难道要让他在总兵之位再往上走一步,升为副提督?

    文是17级阁官,武是17级武官,且都手握实权,这是何等彪炳的权势?

    靖安侯今年才二十四岁啊.”

    萧太后沉默。

    她岂会想不到这一点呢?

    这样的担忧,先帝在时她就已经有了。

    “可靖安侯尚未破境就已经能匹敌巅顶,将来一旦破境登顶,恐怕是稳稳的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岂能随意打压?”

    萧太后说道。

    萧睿铭摇头:“我并非要让陛下打压靖安侯,只是凡事都有个度,为君者若不能驾驭臣子,那这臣子越强,将来就越是祸害!”

    “我听说翠青城一战前,陛下特意下了一封圣旨给靖安侯,劝他不要冲动行事。可最终呢?靖安侯根本没有将陛下的旨意放在眼里,还是一意孤行!”

    “.”

    萧太后同样知道此事,而且她还知道在得知李飞没有听劝,仍去了翠青城后,皇帝明显是有些生气的!

    只是翠青城一战的结果太出人意料,加上草原又被吓得退兵了,所以皇帝没有再去追究之前的事。

    “现在他就已经不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里,将来若是他权势更重,修为更高,陛下该如何自处?”

    萧睿铭沉声道。

    萧太后再次沉默,这同样也是她担心的问题。

    “兄长有什么建议?”

    萧睿铭:“陛下若要重赏靖安侯,也不是不行,可以爵位提一等,封为靖安国公!”

    萧太后先是一怔,有些意外。

    大蓝朝没有异姓王,如果现在就封李飞为国公,那才是真的封无可封!

    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明白了萧睿铭的意思,也明白了这个建议的妙处。

    “还有吗?”

    “东境既然已经退兵,可以召靖安侯回京了。”

    封李飞为靖安国公,召他回京。

    这就是萧睿铭今天特意进宫想要建议的两件事。

    听起来,倒像是在为李飞谋好处。

    萧太后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兄长的建议,我知道了,我会转告陛下的。”

    十几分钟后,萧睿铭离开了慈宁宫,由丁睿亲自陪同离开了皇宫。

    当天下午,皇帝驾到慈宁宫。

    “朕听说母后身体欠恙,现在好些了吗?”

    秦子恒走进宫殿,关切地问道。

    萧太后挥手示意殿内所有的宫女太监都退下,说道:

    “只是有些头疼罢了,怎么还劳烦陛下亲自来了?”

    秦子恒走上主位,在对方身旁坐下:

    “母后的身体是大事,朕岂能不亲自来看看?”

    “.”

    这天下午,皇帝在慈宁宫待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去。

    深夜,御书房灯火明亮。

    秦子恒坐在书桌前,一个人陷入沉思。

    今天萧睿铭入宫见太后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下午,萧太后将对方的建议如实转告了他。

    封李飞为靖安国公,让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成为国公,无疑是皇恩浩荡!

    这样的封赏,既能彰显自己对李飞的厚爱,也能避免进一步给李飞增加实权。

    而且封李飞为国公后,从情理上来说,确实是已经封无可封,这个时候就能顺理成章地让李飞‘藏锋’。

    同时也能看看李飞心里是怎么想的。

    任何一个臣子被封到这个地步,又这么年轻,但凡对君王还有敬畏之心,都该主动收敛锋芒,学会韬光养晦。

    之前是大蓝朝举世皆敌,处境艰难,需要李飞锋芒毕露。

    但如今北蛮之危已解,东境又退兵了,剩下南境的两大漠国,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解决。

    至于西极国,可以等待闻人正伤势恢复,再尝试解决。

    总之,大蓝朝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余地,不再站在悬崖边上。

    不需要李飞再去大杀四方。

    萧睿铭建议召李飞回京,就是配合着第一个建议一起的。

    总结起来就一点——让李飞藏锋!

    功勋可以不必再建立了。

    而各种待遇,荣誉,都可以大方地给,留李飞在京城好好地培养感情,同时也能好好观察一番。

    “这样一把神剑,陛下要有相当的把握能驾驭得住,才好动用。否则容易伤人,也容易伤己。”

    这是秦子恒离开慈宁宫前,萧太后最后对他说的话。

    无论是萧睿铭还是萧太后,提出的建议确实都是为了他秦子恒的江山社稷在考虑。

    秦子恒不得不慎重对待。

    但与此同时,东境也有电报传来。

    秦子恒拿起桌上的电报,再次看了一遍:

    “陛下,草原虽退兵,其大势却并未丢失。祁连观世此人,城府极深,擅长隐忍,绝不可小觑!此番突然退兵,臣以为对方不是怯战,而是在谋划更长远之事。

    打蛇不死,必有后患!

    臣请陛下下旨,命白焰军出兵,臣愿和白焰军一起深入草原。

    如今攻守易形,寇可往,我等亦可往!”

    这份电报是李飞以个人名义发给他的。

    “攻守易形,寇可往,我等亦可往!”

    这样的话,秦子恒只是看看,都觉得热血上涌。

    他也愈发能理解为什么历代君王都对那些名将如此喜爱,如此纵容!

    麾下得此猛将,扬鞭草原,策马大漠,开疆扩土,何等意气?

    但.如果继续让李飞建功立业,自己今后要如何处理呢?

    萧睿铭和萧太后的建议也真正说进了秦子恒心里。

    真正坐上了这张龙椅,他才明白信任这种东西对君王来说到底有多宝贵!

    秦子恒知道,又到了需要自己抉择的关键时刻了。

    他在御书房内沉默了许久,突然站起身,转身走到书架前,打开一个木盒,从中拿出一封信。

    这是先帝留给他的那封信。

    每当他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决断时,都会将这封信拿出来反复阅读。

    夜色如水,星辰明亮。

    这一晚,新君一直在御书房内读信到了天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这个武圣血条太厚不错,请把《这个武圣血条太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