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李崇光苦笑道:“四十年,怕是那个坐在高座上的人都已经变成了白骨了!”

    殿下不用担心,有我潜心教导,不出数年,殿下定然有所小成。只是和那个人相比,怕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李崇光明白,崔安口中说的人和他说的是同一个人,王仙芝。

    天下传闻,王仙芝武功高深莫测,多年以来,关于他的种种传说即使是在万和庄那个小地方都能听到。

    李崇光心里想着,都说王仙芝武功高,可是也不见得能比眼前这个人更加的高明了吧,于是对着崔安发问道:“殿帅和他比,谁更强?”

    崔安叹了口气,回道:“若是寻常论武,臣应该要胜他一筹,若是生死相搏,臣自问不是他的对手。”

    李崇光对于这样的说辞并不能理解,追问道:“殿帅此话何意?”

    崔安拍了拍手,立马就有人从小门中跑了进来,崔安交代了几句,那人就一路小跑了出去。

    崔安指了指院中的石桌:“殿下请坐。”

    二人落座之后,崔安缓缓道来:“这天下武学,登临绝顶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区别了,那时候,比的就是心境了,那王仙芝是数十万大军中搏杀出来的,于此道中本就是绝顶,皇者之势,不是江湖草莽比得过的。”

    话刚说完,那方才跑出去的男子又重新回到了后院中,双手呈上了一个册子。

    崔安将册子递到李崇光的面前:“殿下请看!”

    李崇光接过来翻看一瞧,密密麻麻的都是写人名字,时间地点之类的:“这是什么?”

    “这些都是葬送在王仙芝剑下的人。”

    见崔安这样说,李崇光不由得重新认真翻阅了起来:“这么多,怕是有上千个吧?”

    崔安哀叹一声,说道:“一千零八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在江湖上有名气的高手。”

    王仙芝,出生于一个以贩卖私盐的富商之家,从小就展现出与常人格格不入的狠辣诡谲,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想让他依靠读书,来获得一个官职,但是读书毕竟不是他的理想。

    于是他开始学武,他那个鬼魅狠绝的性格倒是很适合练武,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学了一套武功,无比的厉害。

    初入江湖,就闯出了不小的名气,一时之间名声大噪。

    六横十二纵,是王仙芝自创的剑法,这天下,已经没有人见过了。

    后来阴差阳错,因为一道政令,王仙芝家族的生意受挫,幽州大乱的时候,属于他的机会也终于落到了他的面前。

    他靠着几辈子人积攒的财富,拉起了一支队伍,揭竿而起。

    虽然是个盐贩子家族出身,但是连我也不得不承认,他带兵确实是个奇才。

    崔安说完,站起身来,对着天空注视了良久,才对李崇光说道:“我这一生,唯一的憾事就是未曾和王仙芝较量一番。”

    李崇光低头沉思,半响没有言语,看来,他的对手,绝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崔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殿下不要忧虑,本帅,会倾囊相授的。”

    李崇光知道,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武,为了那些情愿为自己牺牲的人,也为了这些隐姓埋名了不知多少代的夜不收!

    我该怎么做?李崇光在院子里扎着马步问道。

    “就从呼吸开始!”

    崔安看着眼前的太子殿下,他似乎是看见了那大唐正在一砖一瓦的重建。

    从这一日开始,崔安亲手传授李崇光武功。

    让崔安感到欣慰的是,李崇光由于常年翻过悬崖峭壁上去捡柴火,让他练就了一身健壮的筋肉,虽然这个年纪开始练武确实有些迟了,但是好在他强健的体魄可以弥补不足,而且殿下很是努力,常常鸡鸣就起,直到日暮才歇息。

    这些日子以来,进步的着实不小,已经可以和一名普通的夜不收士卒有较量的本钱了。

    当然,要是按照崔安的标准,那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不妨事,殿下有的是时间。

    一个月后,崔安送给了李崇光一把刀。

    这是一柄做工极为精致的刀,刀把上镶嵌着五色宝石,刀身出鞘,犹如冰龙出海,寒光乍射,让人不寒而栗。

    殿帅的这份礼物也让其余人嫉妒不已,这可是每一个夜不收都梦寐以求的武器。

    李崇光拿在手中,爱不释手,他并不知道这刀的来历,问道:“这是什么刀?”

    崔安道:“这是环首刀,夜不收的专属佩刀!”

    “环首刀?”

    “不错,你手上的这一把,是历代夜不收统帅的佩刀,是当年大唐开国的时候,请毛利大师铸造的,长二尺八寸,脊背厚重,单面开锋,唤做万年。”

    万年?这是何意?

    毛利大师当时用一块千年不遇的寒铁铸成了两把兵刃,一把双刃剑,唤做长安,是天子佩剑,一把环首刀,唤做万年,合取长安万年之意。

    “送给我?”

    崔安点头,欣慰的看着这个日益成长的殿下,既有欣慰,又有叹息:“当然,本帅已经年迈,快要拿不动了!”

    李崇光放下宝刀,跑到崔安的身后,捏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殿帅还年轻,保不齐哪天我就有了一个小兄弟了。”

    李崇光已然在心里把崔安当成了师傅一样的角色,他本想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头后献上一杯茶,就拜了这个师傅。

    但是崔安死活不肯,说这有违君臣之道,做臣子的不能如此僭越,只有四下无人的时候才肯让他师徒相称。

    虽然让一个太子殿下为自己捏肩很不合适,但是崔安此时也很是享受这个氛围:“本帅早已无力举兵了,倒是是时候为殿下寻一个可心的女子,也好早早的让大唐后继有人嘛。”

    “我可不要,可心的女子我自己去寻就好,这事可不用师傅你来插手?”

    崔安打趣道:“要是娶了之后发现不是真心喜欢怎么办?”

    “既然是自己寻的,又怎么会不是真心喜欢呢?”

    崔安笑道:“这天下的女子大多都是会变的,嫁你之前你只觉得她千般好,等真的娶到了,才知道自己看走了眼!”

    “我要娶的女子,一定是我满心欢喜的,无论她变成什么样,我也还是满心欢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从充军登州开始不错,请把《大明:从充军登州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从充军登州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