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兴盛,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族人,前仆后继的奉献。
需要天时地利,需要人心凝聚,需要运气,需要如履薄冰。
但是一个家族要走向衰败,却很容易。
家族没了支柱,或是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亦或是被其他人盯上。
如今的南宫世家,便正在走向衰亡。
其实南宫世家能够在降仙关立足,平平稳稳地发展这么多年,当然不只是有着金丹境修士的遗泽。
许多人都猜测,南宫世家是有金丹境修士坐镇的。
只是南宫从未正面提及过此事,任由那些有心人去猜测。
其实,南宫世家的确有秘而不宣的金丹境修士坐镇,不过,只有一位。
而且此人其实并非是南宫氏族人,甚至他只是很多年之前,南宫氏的一位外姓奴仆。
有关于这位外姓修士的情况,南宫的家主和长老一脉,都是知晓的。
当年此人出身卑微,被人瞧不起,然而数百年前的那位南宫大小姐却对他十分青睐,认为此人将来定然能够有一番作为。
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主仆相恋的戏码,但彼时那位大小姐也是对他颇有许多资助。
后来他离开了南宫,独自前往东荒、中域闯荡,便了无音讯。
直到有一年,南宫世家遭遇大难,情急之下,他略微出手,将家族危机轻易化解。
原来他早已经回到了降仙关,并且,还已经成为了一位金丹境的修士。
只是,当年的南宫大小姐,彼时早已寿终。
他便化作南宫家中奴仆的模样,一直都守着当年那位大小姐的故居。
然而,数年之前,这位外姓老祖曾将南宫洺等人唤去谈话。
称自己也即将寿终。
南宫洺如今心中苦涩,只能哀叹,风雨飘摇。
所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这天下之事的发展终究是起起落落。
家族不可能永远昌盛,总有低谷。
这一点,南宫洺自然是知晓的。
可在这低谷之中,先是赶上魔墟修士入侵楚国,又是被南楚秦氏处处针对。
如今,连家族支柱,那位外姓金丹老祖也已迟暮。
他这个南宫家主,独木难支啊。
最终,在诸多长老共同商议和谋划之下,又通禀那位金丹老祖之后,才定下了这江天夜宴的筹谋。
想要广邀楚国天下修士,在这江天夜宴之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仙道天骄,尝试联姻。
由此依附其人背后所在的大宗门或是大势力,以保全南宫世家。
委曲求全,将南宫世家的命运,交予他人手中,实乃下下之策。
但别无他法。
如今金丹老祖仍然在世,还能够荫蔽一二,等到老祖仙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南宫洺长叹一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如果不是为了保全家族,哪个真正爱女儿的父亲会舍得让她,让她们成为家族的一枚棋子。
所幸,那李仪对女儿有救命之恩,夫人看出阿望对他本就有些倾慕。
若不是如此,他实在是想不出,该如何开口。
夫人林氏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慰道:“夫君,车到山前必有路,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别太忧心了。”
对于自己的夫君,林氏十分心疼。
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家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要一个人扛起整个南宫家族。
他甚至不惜为此,放弃了长远下去,也许能够结成金丹的机会,最终结了假丹。
为了家族,他付出的太多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
很快,南宫世家便正式放出消息。
要效仿中域,在陵阳江畔举办江天夜宴,广邀天下青年才俊参加。
对于这个由头,也说的很自然。
一来,是庆贺楚国修仙界上下同心,将魔墟修士败退。
二来,也是把当年因魔墟修士入侵而中断的楚国盛会,龙潭山之会给续上。
只不过,由于这一次是南宫世家自己举办的盛会,所以没有什么九脉之分。
所有修士,全都以个人的名义与会。
这些说法,本就已经能够吸引许多修士,而其中关于最后的彩头,更是让楚国修士纷纷意动。
说这夜宴之中,论剑之中表现最为出彩的三位,有机会在南宫家族前辈的护持之下,参悟那一缕千年前江上蓑衣翁所留下的剑气。
这个信息,耐人寻味。
无心之人,自然只会被那一缕剑意所吸引,而有心之人,则会猜测,这位能够护持化神剑气的前辈,是什么个境界。
假丹?似乎有些不够看。
至少,也需要金丹境的修为吧……
一时之间,楚国修仙界风起云涌。
这些时日,降仙关这座仙城,也愈发热闹了。
茶馆。
“正当楚国上下,四州十三府哀鸿遍野、众仙家心生绝望之际。某日清晨薄雾之中,忽见江心飘来一叶扁舟。”
“船头独坐一位……”
说书人口若悬河,讲的依旧是那个故事。
由于南宫世家的开宴消息,近来这说书的主题,自然是以降仙关的来历,和那位江上翁为主。
毕竟有许多人,都是奔着这个来的,有灵石不赚,那不是王八蛋吗。
二楼雅间之中。
“……”
宋宴看着面前这一张和自己有六七分相似的面容,一时之间有些无语。
“你看啥呢?”盛年的声音从这副皮囊之下传来。
“不是说有事吗,愣着干啥,说事儿。”
宋宴这才回过神来:“啊……你见过这个么?”
他从乾坤袋中取出了一枚殷红的丹药,用灵力一托,递给了盛年。
这东西便是前些日子,李仪从秦氏的物品之中,搜刮出来的那一枚丹药。
虽然等回了宗门,肯定是要给秦惜君知会的,但狗盛是魔道中人,也许对这种丹药会更加了解一些。
“这什么玩意儿。”
盛年接过,随意看了看,原本也是一副不认得的样子。
但片刻之后,却微微瞪大了双眼,似乎想起了什么。
“这东西……你是从哪儿搞来的?”
宋宴眼见狗盛似乎认得,便也没有隐瞒,将有关此丹和秦氏的信息细细说来。
“秦氏啊……”
盛年眯起了眼睛,说道:“真是够狠的。”
“怎么说?”
“这东西,其实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丹药。”
他将此丹还给了宋宴:“传说它最初其实是一位魔道丹师,根据南疆的一种血道蛊虫,所炼制出来的特殊丹丸。”
“勉强,就叫它血颅丹吧。”
“蛊虫……?”
宋宴想到的自然是宗门之中,那个叫做向昭灵的南疆女修。
盛年点了点头。
“南疆修士修行,多以蛊虫为主,而蛊虫也分为很多种,传闻之中,有一种血道蛊虫,名为血颅蛊。”
“此种蛊虫的效果,是可以提升修士的修炼资质。”
修士的修行资质,跟很多东西挂钩,灵根、根骨、悟性等等。
无论是寻常修行的灵根资质,还是南疆北疆,其他地方修炼资质,究其根本,都是让自己的躯体,更加的接近通透状态。
也就是更加契合此方人间的灵气。
这种蛊虫当然是无法改变灵根的资质,却可以提升血肉根骨。
不过……
炼制它容易,而培养它,却需要舍弃一样东西,那就是血亲的性命。
传闻古时南疆,出现过一位极恶的修士,为了提升自己的资质,不惜屠戮了整个亲族。
后来许是遭了天厌,那魔道蛊修和血颅蛊,都销声匿迹,再也没出现过了。
“而这血颅丹,只是仿制品,与那血颅蛊一样,可以提升修士的根骨资质。”
“区别是,这一丹,只需要一位亲族的精血,效果自然也没有那么大。”
盛年自然也不认得这丹药,不过他体内的古魔老谢是认得的。
宋宴沉默着。
话说到这里,从前秦惜君所说的那些线索,便一一串联了起来。
“最初研究这东西的魔道修士,好像是个黄泉道的魔修。”
“除了黄泉道的一些老东西,魔墟其他道统修士,都很少有人知道此物。”
“看来这个秦氏,跟魔修有牵扯,不是一天两天了。”
宋宴打定主意,等到回了宗门,看看能不能见上宗主一面,把此物交给他。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大人物来处理比较好。
自己这种蝼蚁,安安心心修炼就是了。
这一茬就先暂时揭过。
“你也是来这里参加夜宴的?”
“没那闲工夫。”盛年摇了摇头:“阿韵跟着她同门来参加,我来看看她。”
“说起来,小禾呢?”
“噢……”
宋宴笑了笑:“她出趟远门,回老家看看。”
大家都是仙道中人,能称得上出趟远门的,肯定至少不在楚国了。
盛年神色狐疑:“她自己一个人去的?你竟然放心得下……”
“小禾也不是小孩子,人家已经长大了。我能跟你似的,天天鬼鬼祟祟阴魂不散。”
宋宴一脸鄙夷地看着他:“要懂得放手。”
“你……”
盛年气的瞪大了双眼:“先前板板正正说教,说要跟亲人待在一起,现在又说要懂得放手,这好赖话都让你说完了。”
他腾地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就迈步向外头走去。
“我懒得跟你废话,你那几个朋友到了,我先走了。”
宋宴呵呵一笑,任由盛年离去,自己则是在此安静等候。
没过多长时间,果然有三人推门而入。
一男两女,那男修微微发胖,正是许久未见的李清风。
他身边是岑清荷,和顾卿卿。
“老宋!好久不见啊。”
“宋师兄!”
此前李清风等人传讯,说岑清荷师妹要在降仙关逛逛再去南宫赴宴,恰好顾卿卿也从宗门到此,三人都是熟人,便结伴而行。
几人便约好在此处碰面,到时让宋宴带他们直接去江边。
“啊呀,二位师弟师妹,近来容光焕发,许是有什么喜事吧?”
顾卿卿没眼力劲,宋宴可是瞧出来,这李胖和岑清荷师妹两人形影不离,多少有点问题。
被宋宴这么一点,岑清荷有些羞怯的神色,李胖却只是哈哈一笑,假装憨厚。
只有顾卿卿脑袋空空,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老宋,咱也别在这待着了,直接走吧,带我们去江边宴会所在。”
“也好。”
宋宴点了点头。
距离江天夜宴正式开始,还有两三日的时间,不过这样一个盛会,自然不可能只有那一天。
南宫早已在江边安排好了许多活动,欢迎所有到场的修士参与其中。
此时此刻,李仪便已经在江边与人切磋比斗了。
四人便径直离开了城中,往南宫族地飞去。
南宫广邀天下群英,观礼自然是谁都欢迎的,但正式参与夜宴的,却有些限制。
只有三十五岁以下就筑成道基的年轻一辈天才修士,能够露脸。
对此,南宫世家的口径是想要接续此前中断的龙潭山九脉大比,那自然也就要以年轻一辈修士为主。
所以,现在就已经在江边汇聚的,大多也都是年轻的修士。
江天夜宴既称之为宴席,便当是以轻松为主。
节目着实是不少,除去擂台论剑此等打打杀杀之外,琴棋书画等风雅之事,自然也都有设下。
此时此刻,便已经有诸多修士,约着同行好友,在江边鼓琴、对弈。
再加江上的清风明月……
风雅,真是风雅。
这么一对比起来,边上不远处叮叮咣咣,正在与人搏斗的李仪等人,就显得有些煞风景了。
宋宴正要带三人走上前去,却见一道身影从自己的面前走过。
定睛一看,此人身披袈裟,手托着一钵盂,竟然是一位佛门弟子。
没有想到,此番江天夜宴,连佛门修士也吸引过来了。
“阿弥陀佛,是小僧挡着路了。”
这佛修似乎是才反应过来,抬头看了宋宴等人一眼,觉得自己有些失礼,连忙退至一边。
“无妨。”
客气了一句,四人便前去与李仪汇合。
“咦?刚刚那位施主,似乎在哪里见过。”
玄通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脑壳,咕哝着:“怎么如此面熟。”
“啊。”
他想起来了。
数年之前的一个腊八节,他曾带师弟下山,前往各门各派,送上灵祭腊露。
在洞渊山门,见过这位施主。
当时也是玄通第一次带着师弟下山,遇见的大多数人都记得。
他记得这位施主姓宋,当时还有心魔之兆。
“如今这位宋施主已是灵台清明,心魔尽去。”
“善哉,善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