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赵老师上新闻了

    “做官?”

    王家父子叫赵安的想法弄的一个是一惊,一个是一呆。

    “不错,让表哥做官,这年头只有做了官才不被人欺嘛。”

    赵安笑着予以肯定。

    想要一劳永逸解决钱家问题,要么把钱家兄弟仨人做掉,要么就是让他们对老实妹夫生出敬畏之心。

    世上最大的敬畏源于何处?

    当然是官服了。

    没有必要杀人,那就给表哥弄个官帽戴戴呗,也算报答表叔对自己的大恩。

    一脸震惊的王德发看了看自家那老实儿子,再看看“异想天开”的表侄,断然摇头道:“不成,你表哥都没上过几年学,哪里是当官的料,这不让人笑话么。”

    “大爷这话说的,侄儿也没读过几本书,如今不也当上专管读书人的七品教授了,也不见谁敢笑话我嘛。”

    学历文凭在赵安这边从来都不是任人用人的标准。

    跟老太爷学的。

    “这”

    王德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事实就在他面前坐着呢,而这事实已然颠覆他对当官的固有印象。

    半年前打死他也不会想到兴化来的表侄竟然有这么大的造化!

    如果不是这个不知怎么就当上七品官的表侄,鬼知道钱家那哥仨要闹到什么程度,他爷俩又怎么可能坐在这里喝酒呢。

    当真是世间事,一切皆有可能。

    心念之下不禁又看向自家那老实儿子:万全真能当官?

    “大爷,您也甭多想,”

    赵安起身一边倒酒一边道,“其实这做官呐,跟读没读过书压根没有关系,你就是不认字都不打紧,因为是人就能做官。”

    又给一脸呆愕的王万全倒上,随口问道:“表哥之前做的什么营生?”

    “啊?”

    回过神来的王万全忙“噢”了一声:“我先前在东关那给人箍桶磨剪刀,后来县里逼着我们这些手艺人搞什么认证,我不想交那冤枉钱就跑江都那边替人编篮子、箩筐。”

    “.”

    表哥的话让赵安脸颊下意识的抽了一抽,轻咳一声:“行,表哥明儿就到府学报到,不过得先委屈表哥当个管事的校吏,回头我再给表哥活动一下弄个九品官做做,慢慢来,没事的。”

    校吏就是吏员,跟司吏、书吏、典吏、攒典一样都是不入流,地位虽低却有实权,且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的官家人,故而在民间吏其实就是官。

    股科级的那种。

    以赵安跟甘泉县的关系,直接把表哥弄到县衙当吏员丁县尊肯定帮忙,但这个表哥的确过于老实,对衙门的事务也是一窍不通,去了估计也干不长,赵安便想将他安排在自己单位上班,如此一能带带教教,二来也能就近照拂。

    等上个半年班,赵安以教授身份也给表哥保个监生身份,再向省学政衙门举荐表哥担任学录一职。

    如此就能华丽的实现由民到官的转变。

    操作模式跟他之前一样,流程上没有任何问题。

    地方衙门的吏员都是地方官自己任命,同样,府学的吏员任命也由教授大人说了算。

    唯一的缺点是清朝规定吏员子弟不得参加科举,所以成为吏员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想方设法从吏变官。

    不然,影响下一代的。

    除非,赵安这个“表叔”成为可以改变规则的话事人。

    “.”

    看着一脸认真的赵安,王家父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有的只是感激。

    表哥王万全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是啊,真要在府学当差做了官,钱家还敢欺负他不成!

    赵安做事向来求快,又是自家表哥的事更是怠慢不得,第二天上班就把负责教职工人事的副校长马学正叫进了校长办公室。

    “有件事本官昨天想了又想,”

    赵安不好直说安排进人的事,便先说了借读生宿舍一事。

    将大体思路跟马学正交待完后,不无郑重道:“此事也由你具体负责,要跟牙行那边说清楚,这是关系我扬州读书人考科举的大事,也是省里、府里、县里高度重视的事,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本官叫他们牙行吃不了兜着走!”

    “是,是,大人放心,这件事下官亲自去办,绝对不会出差子!”

    马学正答应的很爽快也很积极,捞钱的事能不积极么。

    “你在府学为官多年,各方面都比本官熟,所以有些事本官只能交给你办,让其他人办本官真的不太放心。”

    充分表明自己对马学正的高度信任后,赵安看似随意的问了句:“这几年府学进过人吗?”

    “进人?大人的意思是?”

    马学正没明白校长大人什么意思。

    “本官的意思是府试结束借读就要办起来,到时读书的学子多了,以府学现有人员哪里管得过来,所以本官打算在府学新增几个吏职,再招些书办、杂役进来,免得到时候人手不够手忙脚乱的耽误学生。”

    说话间赵安抽出府学公文格式纸,一边写一边道:“这件事本官会向省学政衙门提交书面申请,不过你不用等省里批复,先把事做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一听是要新增吏职招人的好事,马学正一下也来了精神,伸长脖子连连点头:“府学现在事务繁多早就应该增些人手了,大人不提的话下官还准备提呢。”

    心里则在打小算盘,自家小舅子一直在家无所事事,不如趁这机会把人弄进府学吃份皇粮。

    另外三姑奶家的表弟好像也不打算在杂货铺干了,那就顺便也给招进来,省得三姑奶奶老说自个不帮亲戚忙。

    “教化举业乃朝廷首重之事,又是我等教官责任所在,明年是本省乡试之年,我们扬州府的学子能不能在这次乡试一鸣惊人除了本身必须刻苦用功外,全系我等教官是否用心。”

    说到这,赵安跟出题老师似的看着马学正,“你说说,如何用心法?”

    “呃?”

    马学正刚要说出自己的见解,话到嘴边却变成:“下官糊涂,还请大人示下。”

    “就四个字,全力保障!只有对学生全面保障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业嘛。”

    右手食指中指并在一处在桌上敲了好几下表示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后,赵安明确这次增设的吏职只有五个,书办二十个,杂役五十个。

    也就是拢共七十五个到单位上班的名额。

    马学正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有意见也没用,府学一切事务皆以教授大人意见为准。

    “增设的吏员可以在府学原先办事人员中选用,也可在外面招募,不过凡选中之人,吏员一律先交三百两,书办交一百两,杂役嘛就不用交了。马大人,你意下如何?”

    赵安的样子看着真像是询问下属意见的好领导。

    唔?

    马学正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眼神却出卖了他,恍若无声般在呐喊:“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真的很英明,既解决了府学人手不足问题,也解决了府学当前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

    如此教授,放眼天下还有第二个么!

    赵安对马屁是天然免疫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最好的马屁手,目前尚未找到对手。

    事情交待完毕也没什么好说的,随手拿起桌上府衙送来的最新邸报就看了起来。

    见状,马学正自是明白校长这是要他出去,忙恭声告退,到了门口却听教授大人又叫住他说了句:“对了,若有个叫王万全的人找你,你直接给他办理校吏手续,至于钱就不用收了。”

    “是,大人!”

    应声之后,马学正鬼使神差的多问了句,“不知这王万全是大人的什么人?”

    闻言,赵安放下手中邸报,瞄了一脸好奇的马学正一眼,有些不悦道:“马大人知不知道怎么才能当好一个称职的属下?”

    “下官愚钝,还请大人提点!”

    知道自己多嘴的马学正腰都弯了好几分,心里直骂自己多什么嘴啊,教授大人怎么安排就怎么做呗,没事自找什么无趣呢。

    见马学正态度不错,赵安面色稍缓,端起茶碗淡淡道:“本官送你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说完,继续看报纸。

    报纸上有个劲爆消息,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尹壮图在经过实地调查后,主动上书皇帝说自己之前道听途说,冒渎圣听,将利国利民的议罪银制看成祸国殃民之举,实是罪有应得,请求皇帝将自己下狱处置。

    朝议本是处尹壮图死刑且立即执行,但老太爷肚量如海,只是下旨对尹学士进行了口头批评,贬为内阁侍读从轻处理。

    从二品的侍郎撸为正六品的侍读,这就是连降六级。

    此事,是这期邸报的头版头条。

    头条下面则是一则关于扬州从九品学录赵有禄连升五级当教授的官方“报道”。

    且很直白写明赵有禄主动缴纳一千两议罪银。

    负责邸报的“编辑”没有就该事发表任何评论,就是原文照搬,大意读者自行阅读理解的意思。

    其余新闻是关于恩科会试及地方督抚如何给皇帝庆大寿的,千篇一律无聊的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