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校长好人呐

    府学这边,赵安上午基本没啥事,因为他只掌总不管具体落实,要是没字签的话就是看报喝茶,连到各班级巡视都懒得去。

    目前府学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府试的事,不过府试的事前任江教授跟府衙那边早就敲定好方案,府学这边按之前定下的规章办就是。

    收了前任五千两的赵安不想失信于人,更不想搞妖蛾子,何况新来的知府大人明显瞧不上他,那就更没必要热脸跑去府衙贴人冷屁股了。

    其实不想出去的最大原因就是他这个教授身份有问题,因此能不出去就不出去,窝在府学无疑是最安全的。

    要知道历史上不少如他这般的假官就倒在“高调”二字。

    明明身份学历履历都是假的,非要到这开个会到那亮个相,甚至还到处与人合照给人题字,不抓你抓谁?

    只在办公室呆了半天又觉太过无聊,正想着不如提前下班回家重温小娘子故道好抓紧生孩子时,下属复设训导王文和来了。

    复设训导是没有品级的吏,也可以叫吏头,于府学主要负责采购这一块。

    王文和这几天按马学正意思一直在忙校舍清理和教具采购的事,过来是给校长大人汇报工作进展的。

    基本情况可用万事俱备,就等东风来形容。

    一听硬件都已落实,赵安自是满意夸了王训导几句。

    得到校长大人的肯定和鼓励后,王训导却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见状,赵安来了兴趣,连带着腰杆都直了许多,面带鼓励道:“老王这是有事要和本官说?”

    迟疑了下,王文和以不太确定的语气小心翼翼问道:“听说大人打算在府学新设几个吏员职事?”

    “你消息蛮灵通的嘛,这事早上本官刚和马大人通过气,不过具体还没定下来,毕竟是府学的大事,吏员又要报学政衙门,草率不得.

    怎么,你对这件事有想法?有想法就大胆说,只要是对府学发展有利的,本官只有八个字,那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可嘛。”

    赵安明显在打太极,或者说是在引蛇出洞,以确定王文和是否有向他行贿的念头。

    见校长大人这般说,王文和于是鼓起勇气道:“如果大人真的要增设吏职,不知卑职可否推荐一个人选。”

    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校长大人。

    校长大人也在静静的看着他,继而微微点头:“这人是你亲戚家的孩子,还是你朋友的子弟?”

    “.”

    王文和一下就尴尬起来,跟前任江教授一样很不适应新教授这般直来直去的行事风格,吱吱唔唔的不好意思开口。

    “无须如此,不管是亲戚家的孩子还是朋友子弟,又或什么人,只要有真材实学都可以来府学当差,这次增加人手本官宗旨是面向全社会招揽精英.

    这样跟你说吧,本官用人向来唯财是举,也希望你们能够推荐人材,不过这次新增吏职只有五个,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本官势必亲自考核报名者,所以最终能否入选府学任职,还是要看各人真本事的。”

    怕王文和听不清“财”与“才”的发音区别,赵安把个“财”字刻意加了一点音量。

    好不容易有能力卖岗位,不趁机捞钱也对不起老太爷对他的器重啊。

    公账,吏员三百两一个相比其它衙门已经便宜的不能再便宜,毕竟教育体系的油水没其它单位多。

    那边甘泉县衙一个书办的顶头银都得一百两呢。

    当然,公账以外校长大人的私人进项同样不能少。

    尤其府学即将在校长大人带领下走商业学校模式,敛来的钱财校长大人又不独享,而是让全体教职员工都从中分杯羹。

    那么,你们总不能让校长大人白忙活吧?

    朝廷命官都得借钱上班,小吏们没道理独善其身啊。

    换个角度,无非是赵安把接下来分给教职工的好处提前收上来一点而矣。

    跟老太爷搞议罪银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惜王文和脑子没转过弯来,又或是没听清校长大人说的是“财”而不是“才”,竟真的以为校长大人这次招人要唯才是举,那样的话他推荐的人肯定过不了关,当下悻悻表示这件事他可能没考虑周全,希望校长大人勿怪。

    接着便躬身告退。

    “那个谁,”

    校长大人哪能让到嘴的鸭子飞了,亲切起身看着一脸惭愧的王训导:“听马大人说你在府学也干了好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官虽是新官上任但也不能不念旧情,这样,本官特别给你推荐之人一个破格录用机会.你晚上把人带到我家,让本官先看看人品如何。”

    “啊,好,好。”

    校长大人这般通融自是让王训导千恩万谢,待其出去后赵安却是撇了撇嘴,心道必须得找个信得过的人给自己当秘书,以后和钱有关的事都让秘书办,省得每回都得他这个校长大人亲自出面。

    一来影响不好,二来也怪折磨良心的,三来碰到脑子转不过弯来的也累人。

    找谁呢?

    竟是想到自己在税课司的小师傅刘小楼,这小子不仅是个童生为人还很机灵,是个替大人收钱的好人选。

    正琢磨怎么把刘小楼从甘泉县税课司调到府学上班时,老领导丁县尊和县教谕老宋来了。

    “贩盐的事须等个人回来,二位不用着急。”

    赵安以为两位老领导是来催他做生意的,结果被告知今年府试甘泉县学子中有三人认得赵有禄,也知道赵有禄死了。

    “有什么问题?”

    赵安不认为这三个认识赵有禄的学生是自己的威胁,毕竟世上重名的多了,他这个府学教授也叫赵有禄不行么。

    “糊涂!”

    丁县尊见赵安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气得指着其鼻子道:“你个王八蛋别以为上了邸报出大风头就没人敢动你,告诉你,有心人想查你一查一个准!”

    “是啊,赵大人,这件事如果解决不好,你的身份随时都有被拆穿的可能。”

    宋教谕不像丁县尊这么火大,心平气和指出一个极其严峻的事实。

    那就是你赵安出大风头不假,问题你这大风头可是得罪了整个官场,有皇上撑着是没人敢动你,但架不住这世上多的是好奇之人。

    要是哪个好奇心重的没事想查查你赵教授底细,也不用费什么事,直接顺着你这监生出身往下查,不就一下查到甘泉县学么。

    再接着往下查,你以为冒用赵有禄身份的事情不会被查出来?

    尤其今年府试还有三个认得赵有禄的学生参加考试,这要知道副考官跟已经死了的赵有禄同名,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把这事当成好玩的事跟家里人说。

    你一说我一说的,纸就包不住火了!

    “这事真被查出来,就算议罪银能保你小子的命,你小子以为还能接着做官!”

    丁县尊又气又急,本来就是惊弓之鸟的他大清早被那份府衙送来的邸报吓的差点没尿出来。

    真要事发,他跟宋教谕这官也就到头了。

    到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是他刚从钱庄借了五千两高利贷,没了知县这顶官帽子他拿什么还钱。

    到时还不上钱,那放利子的能饶过他?

    “那你们说怎么办,总不能把这三个学生都给杀了吧?”

    赵安一脸没好气,头也大的很。

    “放屁!要是杀人能把事解决了,本县早就动手了!”

    丁县尊被赵安这气话气的就差吐血。

    “那怎么办,这事又不是我惹的,当时可是您二位死活逼我冒认那赵有禄的!”

    赵安也委屈,事情一步步走到今天难道都是他的错,您二位就没错?

    “二位大人,眼下可不是谁对谁错的事,还是想法子把事情给解决了吧。”

    宋教谕无奈只得拉架,免得两位七品官吵来吵去再把府学的人给惊动了。

    丁县尊气乎乎坐在那一声不吭,他要有办法解决就不会来找赵安了。

    赵安气归气,脑子却在转着,想到什么问宋教谕:“这三个学子学业如何?有没有可能以他们学业不好为由不准他们参加府试?这样不就解决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那三位学生成绩非常优秀,要不然也不可能参加府试。

    三个有望通过府试、院试获得生员功名的学生突然被取消考试资格,这种事再借宋教谕十个胆他也不敢。

    “不行就给三人来个仙人跳!”

    赵安情急之下竟想到设局断人举业,在场一个是知县,一个是县教谕,一个是府教授,三人联手断送三个有污点学生的举业还是轻而易举的。

    只是丁知县和宋教谕都不愿做这缺德事。

    这已经不是一般缺德,而是缺大德了。

    作为县学主管,宋教谕对自己的学生也是爱惜的,说三人平日表现很好,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家里也均对他们寄予厚望,这要因为他们的事无辜断了举业,良心真的难安。

    见状,赵安也觉自己过份了,心念一动有了主意,忙道:“既然二位不想干缺德事,那我这个府学教授就送他们一场造化吧.这么优秀的学生县里和府里哪能不重视,这样,我以扬州府学名义将三人保送进京到国子监当贡生如何?”

    确是一场造化,贡生可以不经科举直接授官。

    用后世话讲,赵安这是将高中生直接送进比清北还要高一档的学校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