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将老赖当到底!

    五千两?!

    赵安这出手差点没把石掌柜眼珠子给惊出来。

    因为人一年工资连福利加一块也不到一千两,就这还是因为钱庄是内务府开的,他本人也隶属内务府的包衣籍,搁其它民营钱庄分号的掌柜一年收入顶天也就五六百两。

    说白了,官营放贷机构福利待遇相对民营就是要好。

    结果,扬州府学的赵教授一出手就给人五年工资加福利,而且这钱还是刚刚才从柜上借的,人掌柜能不懵圈么。

    老丁也懵啊:这孙女婿脑子又烧坏了不成,就算给好处你给个三五百两不就行了,五千两啊,钱多烧的慌不成!

    “赵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回过神来的石掌柜不敢收这五千两银票,太多,真的太多,多到他都不敢拿。

    “没什么意思,就是请掌柜的给通融一下,行个方便,毕竟丁大人这是为百姓做事。”

    赵安就没见过行长不收钱的,这行长要不收钱,那么多坏账、呆账、死账哪来的。

    前世种种经济案例告诉他,跟行长打交道千万别拐弯抹角的,直接用钱砸就行。

    五千两不够就一万两!

    只要给的好处突破对方的心理极限,“叭叭”就能盖章。

    小章一盖,这钱不就出来了么。

    不管是搞经济还是搞工程,抓住“人”才是重点。

    抓不住“人”,你经济理论再好,工程质量再好都是不行的。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生产工具!

    亘古不变永恒真理。

    想要源源不断从老太爷家把银子搬出来,光以贷养贷肯定不行,因为有个还款周期在,这个周期导致来钱速度太慢,且有一定的还款压力。

    你不可能这个月刚借十万两,下个月又借十万两的。

    就算能借,上个月的利息要不要给?

    一积累,催收短信一多,压力能不大嘛。

    想要来钱快,还款压力又轻,持续时间还得长,至少能拖到老太爷咯屁,唯一办法就是在钱庄发展内鬼。

    也就是跟恒利扬州分号不熟悉,要不然上到眼前这个掌柜,下到柜台伙计,赵教授能把他们全家老小的生活开支都给包了,另外在江南一人给买套小别墅。

    想要出国的话,赵教授想想办法就是。

    缅甸、安南、暹罗好像跟大清没有引渡条例,过去挺安全的。

    实在不放心,英吉利、法兰西的路子赵教授也能帮你搞定,提前帮你过上买办的幸福生活。

    闲的没事干宣传一下反清复明思想,英吉利佬真要动了心,教授大人这边也不介意当回带路党。

    要说大清也真够夭寿的,前世时甭管哪国鬼子打过来,必定要打一面反清复明大旗,诚邀汉地好汉一起驱逐鞑虏。

    第一个吃反清复明螃蟹的就是英国佬,干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吸引不少反清复明好汉跟着一起干,尤其江浙地界反清思潮强烈,沿海百姓都乐意给英军提供物资,而士绅们也大多保持中立。

    搞的清军跟英军开战前先把境内汉人屠一遍。

    结果英军倒成了汉人的解放者(镇江),甚至还想帮汉人解放南京城。

    要不是道光及时转过弯来立即投降签和约赔钱通商,持续两百年的反清复明地下事业还真能叫英国佬给搞成了。

    远的不谈,先谈近的。

    既决定把石掌柜拖下水,送出去的银票就没往回收的道理。

    赵教授便打起官腔笑咪咪道:“掌柜的不收,莫不成是看不起本官?”

    石掌柜忙道:“不敢,不敢,赵大人是皇上隆恩特赐的同进士,再借在下一万个胆,也不敢瞧不起赵大人您呐!”

    恒利钱庄是内务府开的,作为扬州分号的负责人,掌柜的消息比知府大人都要灵通,早在礼部人员尚未抵达扬州时,他就已经得知皇帝特赐赵有禄同进士出身待遇了。

    当时就判断总号那边极有可能同意放贷十万两,因为这位赵教授正“当红”。

    且总号传来的消息表明和中堂对扬州府学借读一事颇感兴趣,两件事一结合,再加上赵教授是因主动交一千两议罪银被皇上树为“典型”官升五级,那眼前这位年轻府学教授的“含金量”就不能以实际任职的收入计算了。

    潜力很大,毕竟入了和中堂眼,后面很有可能还会升官。

    如此有潜力的官员,石掌柜吃饱了撑的要得罪他。

    “不敢便收下嘛.往后我与丁大人与贵号打交道的日子长着呢,好多事都得请掌柜的从中斡旋帮忙,这五千两算我与丁大人给掌柜这个朋友的见面礼,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权当个意思。”

    赵安不由分说再次将银票塞在掌柜手中。

    “使不得,使不得,”

    石掌柜本能的就要再次退还,右手却被赵教授抓住,低声道:“掌柜的可否里屋说话?”

    “这”

    犹豫了下,石掌柜请二位七品官到他办公室坐一坐。

    落座之后,赵安先开的口:“若掌柜的能帮忙,日后有用得着本官和丁大人的地方,但请开口便是。”

    老丁坐在那没吭声,因为真弄不明白准孙女婿这是打的啥主意。

    “赵大人,不是在下不肯帮忙,实是丁大人要借的二十万两太多了,若是少些在下这边倒是能办,但二十万两已经超出我的权限,真没法办啊。”

    什么意思呢?

    就是总行给石行长不必请示直接办理的贷款额度只有五万两,超出这个数必须上报总行审批。

    总行那边算盘珠子一拨就知道甘泉县令根本无力偿还这笔巨款,如此怎么可能批呢。

    赵安眉头微皱:“那本官为丁大人担保也批不了?”

    石掌柜苦笑一声:“赵大人借的十万两是拿府学未来五年学费作为抵押总号这才给批的,但以大人实际进项而言,这担保您做不了。”

    言外之意你一府学教授一年才几个工资,凭什么给人担保二十万两。就算他这边批了,总号也不会批。

    总号不批,说啥都没用。

    “能不能做,掌柜的给句痛快话。”

    赵安没说话,又给添了张五千两的银票。

    “这?!”

    石掌柜的神情不是震惊,而是无比疑惑的样子。

    见状,赵安笑了起来:“怎么,掌柜的难不成以为我和丁大人拿了贵庄的钱跑掉不成?”

    “赵大人说笑了,二位是朝廷命官怎么可能跑呢,又能跑到哪里去,就是,就是,”

    石掌柜是真心犯难,倒不是怀疑面前二位命官借钱跑路。

    赵安不动声色将刚取出的五千两银票往石掌柜面前轻轻一推:“石掌柜,我也不为难你,只是希望在不违反贵号放贷原则下,掌柜的能给我和丁大人一些方便即可。”

    稍顿,又给抛出一颗诱饵:“今后不管是丁大人还是我,只要是从贵号借出的银子都取一折给掌柜的作为辛苦费,如何?”

    “啊?!”

    石掌柜惊了,许久喉咙咽了咽,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

    那就是丁知县借这二十万两是真的给百姓做事?

    赵安轻咳一声:“丁大人是想往上动一动,所谓兴修水利不过是个由头。”

    “噢,”

    石掌柜恍然大悟,借钱买官这就说得通了,这年头怎么可能有主动给百姓做事的官呢。

    活见鬼。

    踌躇一番后,又有些担心道:“二位大人能确保这钱一定能还上?”

    “不用石掌柜担心,贵庄背后可是内务府,我与丁大人有几个胆子敢借皇上的银子不还?”

    赵安笑着将桌上的银票对半一迭,“拍”在石掌柜手中,“凡事都有个变通,掌柜的想想办法便是。”

    “这”

    思索再三,石掌柜给想了个办法,就是一次性二十万两哪怕有赵教授担保,总号都不可能批。

    但要是将这二十万两分成四笔,也就是每笔五万两,那他这边直接就能给办了。

    赵安看了眼老丁,心道把老宋拉上他们也才三个人,还少一个呢。

    到哪再拉一个撸小贷的?

    忽的想到娄老师。

    府试结束后娄老师应该回江宁的,不过娄老师可能难得出来一趟没急着回去,而是在扬州跟友人到处游玩,这会说不定在瘦西湖荡小舟呢。

    正好把他拉过来一起撸小贷,反正也不用他还钱。

    确认分成四笔就能借出来后,赵安拉着老丁告辞,刚出钱庄老丁就有想法了:“有了石掌柜帮忙,这钱就来的快,我看贩盐的事别做了,那买卖风险太大,万一叫人发现要砍头的,别挣两银子到时全给打点了。”

    赵安则坚持贩盐买卖必须做,一是钱借出来不能搁那玩啊,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要不然就是一堆废纸。

    二来贩盐表面是为了挣钱,内则实是赵安有计划的对青帮进行渗透和改造。

    他想弄个私人武装力量出来。

    想要将老赖当到底,除了把债欠的连债主都吃惊外,手里最好有枪杆子。

    如此,才能确保债主不敢逼债,要不然债主没事就派人上门催收,这官哪当的安稳。

    就跟薅老太爷羊毛似的,先撸小贷再撸大贷,这武装力量也是先从小的弄起,慢慢变成大的。

    大到债主都得带上好烟好酒跟赵大人商量这债的事,而不是直接起诉把赵大人弄成黑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