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请圣断!

    福长安手中这份捷报是庆遥派手下侍卫快马送进京的,属一手原始材料,类似塘报,不是赵安后面那份经过剪贴修改过的正式奏折。

    而这一手原始材料也是庆遥匆匆写的,庆遥什么水平?

    一个宗室纨绔而已,陡然提笔给朝廷写捷报,加之也不清楚具体情况,结果捷报上的赵安就跟常山赵子龙、燕人猛张飞差不多,要多夸张有多夸张。

    凡是名将、勇将能用得上的形容语庆遥都给用了,不仅说赵安以八百勇士大破十万贼,还说斩杀了两三万教匪,俘虏教匪十数万。

    直接把宿州城外的灾民全算成教匪了,当然这么说也不算错,毕竟灾民的确受白莲教蛊惑参与过一些“过激”之事。

    福长安的“素质”不比庆遥高多少,能有今日之高位无非其“四福儿”私生子身份在作怪,与精通军事的兄长福康安不同,这家伙压根不通兵事,甚至连稻子和麦子怕也分不清,当官以来除了捞钱还是捞钱,结果震惊过后,就是一个敢写,一个他娘的真敢信。

    “妈的,这赵有禄真给老子长脸,这下瞧他海兰察还威风不威风了,什么八旗第一猛将,呸,还不如个包衣奴才呢!”

    激动的福长安随手端起茶碗就给自己灌了个水饱,看的边上呈捷报的汉章京一脸懵:海兰察不是你兄长福康安的人么,怎么瞧中堂这样巴不得海兰察跌大跟头的?

    这汉章京哪里晓得其中微妙。

    海兰察这些年虽一直跟着福康安南征北战,实际却是阿桂一手提拔并推荐给老太爷重用的,此人对福康安也一直是表面顺从,私下却是从来看不起“三福儿”,只在阿桂面前老实的跟只波斯猫。

    也正因海兰察与自己貌合心不合,福康安这几年便大力提拔一批绿营汉将,其中最为福康安赏识的就是四川人杨遇春,不管到哪都把此人带着。

    作为弟弟,福长安能不知海兰察跟他福家不是一路人?

    奈何这索伦蛮子和他手下的索伦兵真他娘的能打,好几场仗要不是这帮蛮子出力,兄长也很难建功,故而只能把对海兰察的不满压在心底。

    结果自家阵营突然冒出个比海兰察还能打的猛人,福长安能不欢喜么?

    一欢喜,便要让人将这捷报赶紧快马加鞭送到热河让老太爷也高兴高兴,未想值房外传来脚步声,竟是另一位留守京师的军机大臣董诰和在军机处见习的嘉亲王有说有笑过来了。

    嘉亲王永琰同成亲王永瑆几个月前便被老太爷安排在军机处见习,当时朝野都说这是老太爷在考察“接班人”。

    因和珅关系,成亲王永瑆见习期间学到不少真东西,也接触不少朝廷机密,但嘉亲王永琰就跟和尚上班撞钟似的,除了每日过来亮个相,压根学不到真东西。

    永琰也真能忍,不仅没有在父皇面前告和珅的黑状,反而还夸和珅对他十分照顾。

    直到和珅陪老太爷去热河避暑后,永琰在军机处的见习工作才算走上正轨。

    这也得感谢福长安。

    虽说福长安同和珅狼狈为奸,是和党骨干中的骨干,但他同永琰打小在一起长大,感情也相当不错,故虽说同和珅一样也将宝押在妹夫永瑆身上,对永琰却还算照顾,不像和珅那般老想把永琰身边的人往死里弄。

    永琰先前是陪董诰到刑部“检查”工作的,名义上是陪董中堂前往,实际是董诰刻意给永琰安排的机会。

    刑部那边见军机大臣陪着过来,自然不敢跟从前般怠慢嘉亲王,令得永琰心中对董诰很是感激。

    “董大人,请!”

    不得不说永琰很会做人,竟不顾亲王身份主动给董诰开门。董诰是有分寸的人,怎么可能抢在亲王前头进去,刚要推辞就见福长安拿着一份奏报在看他二人。

    “王爷和董大人来的刚好,大喜啊,安徽的白莲教乱被平定了!”

    福长安笑呵呵的上前将捷报递给董诰。

    “噢?这么快?”

    董诰从福长安手中接过捷报,眨了眨那双略显浮肿的眼睛,仔细将捷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越读越是心惊,最后声音里透着难以置信道:“斩杀两万余教匪,生俘十数万?这怎么可能!”

    旋即看向屋内的汉章京:“这捷报可核实过?”

    那汉章京忙躬身道:“回中堂话,是鹰狗处二等侍卫庆遥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印信齐全,应当无误。”

    “是么?”

    董诰低头再看,果然盖有侍卫庆遥的印信,疑惑之下将捷报递给边上的嘉亲王永琰。

    一听是安徽的事,永琰赶紧接过,看后却是疑惑道:“福三哥平定台湾林贼叛乱尚且用了大半年时间,这赵有禄才几天就能平定如此规模的匪乱?”

    说到这,明显以质疑口吻补了句,“赵有禄一个捐监出身的包衣奴才,难道比我八旗劲旅还能打?”

    闻言,董诰不便接话,安徽那摊子事和永琰的关系,他心中有数。

    福长安见永琰似乎不信,不由道:“王爷,捷报上是这么写的,总不能那帮侍卫敢欺瞒朝廷吧?谅他们也没这个熊心豹子胆!”

    说完,看向董诰,“董大人以为呢?”

    董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又将捷报从头到尾细读一遍,特别留意了战况描述和数字细节。片刻,才缓缓道:“这捷报看起来不像仓促编造,只是,”

    福长安忙问:“只是什么?”

    “只是看着有点不太真切。”

    董诰将捷报放在案上,手指轻点纸面,沉吟道:“八百对十万,以少胜多不稀奇,古来名将多有过之,只这白莲教匪虽是一帮乌合之众,但也不该如此不堪一击,毕竟安徽绿营承平已久,战力不及八旗。”

    听完董诰所说,福长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满精光,微哼一声:“董大人这是怀疑庆遥那帮侍卫在替赵有禄虚报战功?”

    见福长安对自己不快,董诰忙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此事真伪眼下不好妄断,最好派人去安徽核实一下,实在不成也等朱珪回京后询问详情,毕竟朱珪刚从安徽卸任,对当地情况最为了解。”

    “朱珪?”

    福长安嗤笑一声,毫不掩饰对朱珪被调回京的幸灾乐祸,“朱大人这会怕是正灰头土脸地往回赶呢,你指望他能说出个什么来,哼,要不是赵有禄,怕安徽这烂摊子他朱大人也收拾不了!”

    董诰眉头微皱,其对为官清廉的朱珪素来敬重,只是碍于福长安同和珅的关系不好替朱珪说话。

    他不便说,永琰却是忍不住了,看了眼打小一起长大的福长安,沉声道:“朱师傅刚卸任,他赵有禄就立下如此大功,福四哥不觉太巧了么?”

    言下之意要么战报有鬼,要么白莲教有鬼。

    “还能有朱明归来这般巧么?”

    福长安针锋相对,把朱珪弄下台本来就有他一份力,永琰也知道这事,所以没必要跟永琰噎着藏着。

    永琰强忍怒气:“这等荒唐牵强之辞,福中堂不会真信了吧?”

    “我信不信同赵有禄立下平乱大功有何关系?王爷器重朱师傅是王爷的事,我只知朱师傅在任期间这白莲教匪在安徽闹的可是太不像样了。”

    福长安一点没有让着永琰的意思,除了没有亲王的爵位,永琰哪都不如他。

    听了这话,永琰气极反笑:“福四哥,照你的意思难道是朱师傅故意让白莲教坐大不成!”

    “嗳,王爷,这个下官可不敢妄断。”

    福长安懒得跟永琰多说。

    气的永琰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摞下一句:“朱师傅已在回京路上,届时一切自有公论。”

    转身拂袖而去。

    董诰见状,一脸无奈,劝也劝不得,喊也喊不得。

    待永琰走远,福长安忽的意味深长地道:“看来在王爷心中,这位朱师傅比咱们重要。”

    董诰轻咳一声:“朱珪是王爷的老师,王爷自然要为他说话,此人之常情,福大人也莫要太往心里去。”

    “人家是王爷,我是什么身份,哪敢往心里去?”

    瞥了眼装糊涂的董诰,福长安轻笑一声:“不过说起来,这赵有禄倒是个妙人,在江苏时收拾了漕帮,到安徽又迅速平定白莲教,论能力、论手段确实了得,此番署理安徽巡抚,也是皇上慧眼识人,再让朱珪在安徽胡来,指不定闹出什么妖蛾子。”

    不管战报水份有多大,安徽的教乱应当是平定了的,这一点董诰倒不怀疑,历朝历代也没见白莲教那帮人能翻了天的,本朝这帮妖人也不是没闹过,可哪次不是被迅速平定。

    不过这样一来,倒真印证了福长安先前没有说出口的意思,那就是嘉亲王的好师傅朱珪真的挺无能的。

    “行了,既是报了捷,咱们就发热河请皇上圣断。”

    福长安拿起自己的印信在捷报上盖了下去,随手拿起递给边上的章京,吩咐道:“送避暑山庄,六百里加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