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够意思吧!

    小小书办对人心拿捏以及形势分析还是相当到位的,一番诚恳至极的话语听在一众盐匪头目心中,哪个不为之动摇?

    事实确如陈之节所言,黑岩石寨的盐匪现在投降绝对会被优待,因为他们已经体现了自身强悍价值,而赵安那边也需要他们做“马骨”进一步诱使其余盐匪投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

    不说封妻荫子,给个吃皇粮的正经编制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降,除了等死,没有它途。

    谢鸿武自然也明白其中关节,眼神死死盯着陈之节,试图从对方平静的眼神中找出一丝欺诈。

    但他失败了。

    小小书办的眼神不仅平静,更真诚。

    与投身白莲教,拜教主刘之协为师矢志反清想打个弥勒天下的哥哥谢鸿仪不同,谢鸿武并不信白莲教那套蛊惑人心的鬼话,因此同哥哥及另一匪首杨彪刻意保持距离,其之所以于黑岩石坚守不过是为了那份兄弟之情而矣。

    与官府死磕到底直至玉石俱焚并非谢鸿武的初衷,同样也不是厅中这帮靠贩盐发财的头目初衷。

    真死在这鬼地方,不说死前见不到父母妻儿,就那份打拼的家业也是不舍的。

    厅内的寂静持续着,先前鼓噪最凶的几个头目都哑了火,彼此眼神或复杂地互相瞟着,或用脚尖无意识地碾着地面。

    这帮人都不好公开表态,毕竟寨子里谢氏兄弟的人手最多,要是谢鸿武不肯投降,他们这会表态很有可能会遭谢鸿武毒手。

    “压力”很自然的压在了谢鸿武这个实际寨主身上。

    陈之节也不急着再劝,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现在再说其它的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降还是不降需要盐匪自个想通。

    良久,谢鸿武突然伸手猛地将匕首从案桌上拔起,继而叫道:“好,既然赵大人要谢某积个阴德,那谢某就积了!收尸,救伤,都可以,但我手下弟兄的尸体你们也得原封不动地送回来!”

    “一言为定!”

    陈之节拱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

    “半个时辰后你我两方各派一百人于峡谷交接,不准携带兵器”

    谢鸿武给交接定下规矩。

    “好!”

    虽然谢鸿武没有明确表示投降,但陈之节已经满足,知其在盐匪头目心中种下的“种子”很快就会发芽生根,遂不再多言在众匪复杂目光注视下从容退出议事厅。

    回到清军营中后,陈之节立即将谈判结果以及自己对盐匪劝降一事全盘托出,不敢有丝毫隐瞒。

    之后跪倒在地:“小人未得大人允许便对贼人许诺可予以正经出身,请大人治罪!”

    “之节,你何罪之有?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呢,况你若能成功劝降贼人乃是帮了本官大忙,为朝廷立下大功,只有功没有罪!”

    赵安笑着亲自扶起跪在地上的陈之节,命老宋以他名义拟文上书朝廷保荐陈之节七品,稍后于安徽省内补缺。

    说是上书朝廷,实际就是给吏部通报一下。

    七品官,莫说署理巡抚了,就是实任藩台也能保了。

    吏部是由和珅一党把控,“报告”过去就是走个过场,谁还能跟和中堂一手提拔的大红人过不去?

    又命陈之节暂于行辕当差,工资按七品候补知县发给,直接负责交接一事。

    按双方约定陈之节带了一百没持武器的抚标士兵前往峡谷收尸救治,并将数十名死亡盐匪尸体交还。

    整个过程双方隔着一段距离互相监视,彼此都很警惕,但没有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

    接下来的数日,黑岩寨仿佛一口即将沸腾的大锅表面平静内里却翻滚不休,降与不降的争论或公开、或暗中进行着。

    清军也没有因为盐匪可能投降停止工事修建,壕沟壁垒一日密过一日,巡逻队昼夜不息,彻底断绝黑岩石寨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不甘心的谢鸿武于此期间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突围,结果都被严阵以待的官兵用弓弩和火铳打了回去,留下的几具尸体也均被清军送回,伤员则是被清军简单救治后用担架送回。

    这些事配合赵安作为安徽军政一把手的承诺,使得陈之节先前在盐匪头目心中埋下的种子快速发芽。

    黑岩寨内的存粮眼见着天天减少,不得已谢鸿武只好严格控制配给,往日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食物的缺少最能反应现实,恐慌如同瘟疫般在盐匪当中蔓延。

    第一个付诸行动的是怀远县的盐贩头子陈四,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带着手下十几个弟兄用绳索缒下悬崖跑向清军大营。

    被收缴武器后,陈四等人没有遭到想象中的拷打,更没有被清军食言杀害,反而被安排先吃了顿饱饭。

    吃饱喝足后,赵安这才过来探望他们,温言抚慰几句后重申“胁从不问,首恶必究,主动来投,前罪可免”的原则,随后当场下令给陈四等人发放路费,愿意回家的即刻放行,愿意留下效力者编入抚标辅兵营,日后有功再行升赏。

    出人意料的是陈四等人竟都选择留在清军效力,一个个就差发誓要与昔日同袍战友血拼到底。

    如此作为,自是担心官府将来还会食言秋后与他们算账,为免被清算唯有拿同袍鲜血证明自己真心悔过,也值得信任。

    赵安对此心知肚明,也愿意给这帮人机会,虽然决意铲除谢、杨二匪彻底肃清白莲教在安徽的存在,但对二匪下面这帮亡命徒还是想好好利用一下,毕竟这帮亡命徒天生对清廷不感冒。

    其对老宋如此说道:“驾驭之道在于恩威并施,令其知惧更令其感恩,假以时日这帮亡命徒不仅对我感恩戴德,更会畏我手段,如此,必能成为我手中一把尖刀,送我们去紫禁城开开眼。”

    言罢,想到什么,不无低级乐趣拍了拍老宋肩膀:“到时候皇上的女人归我,太上皇的女人归你,咱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够意思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