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账上躺着300亿,不知道够不够陪李总玩一把?

    常威果断认怂,主动取消了骑行红包活动。

    程维见状松了一口气,紧随其后,结束了日亏近千万的局面。

    可让他俩没想到的是,王子豪只是下调了每个红包的额度,从平均2元降至0.5元,必得红包改成了随机抽取。

    很明显,OFO并不打算结束补贴战。

    “你想开始就开始,你想结束就结束?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王子豪冷笑道。

    他来华北是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又不是陪程维和常威玩过家家的游戏。

    他想得很清楚,要把滴滴单车和小黄单车打回北方,再慢慢蚕食华北市场。

    程维和常威以为王子豪还不满意,又非常有默契地把新客和老客的补贴活动,改回了4月中旬的政策。

    这一次,王子豪选择跟进,但红包活动依旧没取消。

    但程维和常威也无可奈何,他俩根本不敢再次重启红包活动。

    因为他俩心里清楚,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滴滴单车和小黄单车。

    在反作弊系统完善之前,他们只能被动挨打。

    ……

    ……

    同在燕京的王鑫,坐在办公室里,望着屏幕上的月度业务报表,脸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美团在四月份的成交额从2.4亿涨到3.3亿,下跌的趋势止住了。

    忧的是,其中有29%的业绩占比是电商模块,以低价团购商品为主,毛利率也仅有7%。

    见此情形,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念叨着:美团是团购网站,不是电商网站啊。

    服务一变,产品定位就歪了。

    很容易被用户打上‘不专业’的标签!

    可王鑫也没办法,总不能坐着等死吧,先稳住业绩再说。

    当他打开微博,搜索易观数据,很快就找到了四月份的团购行业报道。

    王鑫咬咬牙,点开了高清大图。

    筷跑仍然稳居第一名,销售额首次突破30亿元,以31.6亿的成交额断层式领先。

    千度团购8.7亿,跌破10亿大关。

    大众点评5.9亿,与三月份相比,略有提升。

    再看美团,王鑫瞬间愣住,为什么是2.3亿?

    他气得想骂人,这易观数据不讲规矩,美团的销售额明明是3.3亿!

    没一会儿,余光突然扫到右下角的一行小字:为保证数据对比的公正性,已剔除各家平台的外卖、电商和买菜业务。

    在用户与投资人看来,美团业绩已连续三个月下滑,五月份能否守住2亿的数值都成了问题。

    美团在一二线城市被筷跑和大众点评打压,三四线城市又跟千度团购拼杀,两头受困,就如瓮中之鳖,想逃,却无生路。

    而筷跑在县级市场跑通业务流程后,又立刻把该模式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迅速复制,不断地招兵买马。

    很多美团的运营、技术和地推人员,压根不用王鑫驱赶,他们就自行离职了。

    一般来说,有能力、脑子聪明的人,在项目衰落或倒闭前,基本都是第一波跑路的人。

    作为一线业务人员,没人比他们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一家团购网站的电商业绩,居然占到近30%的比例,那还能算团购平台吗?

    不跑等着被裁啊!

    美团日暮西山,筷跑生机勃勃,工资高、福利好,便成了美团员工跳槽的首选。

    这群人被分配到买菜、团购或外卖业务。

    筷跑在南方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经营范围越来越大,业务深度越来越广。

    从美食、休娱、酒旅、美发美容、电影票务到买菜、外卖,几乎涵盖了所有O2O品类,成交额增速极快。

    每天都有新城市被纳入筷跑的势力范围,团购、买菜和外卖的组合拳一出,无论是美团还是千度、大众点评,都得提高警惕,小心防备。

    单论产品体验和履约能力,另外三家竞品公司都不是对手,别说反击,连防守都很吃力。

    大众点评在外卖业务上烧了一个多亿后,立马认清了现实,学着美团收缩防线,把精力放在团购赛道上。

    张涛不得不承认,自己玩不转外卖模式。

    一时间,大众点评外卖和美团外卖相继熄火,只剩千度外卖还在跟筷跑正面硬刚。

    依靠千度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流量资源,千度外卖的站点也在沿海、中部和北方市场遍地开花,但订单量并不高,日均订单仅70万左右,不到筷跑的十分之一。

    李彦洪自觉布局完成,便喊来王中莆、龚振兵、向海龙等人,率先向筷跑和快的打车发起了反攻。

    嘀嘀打车重启老客立减12元的优惠活动,每人每天两次机会。

    团购上线了签到送无门槛优惠券活动,连续三天送5元,连续七天送10元,连续十五天送20元,连续三十天送50元。

    换而言之,每天花三十秒去千度外卖签到,连续一个月,就能获得85元的无门槛优惠券。

    外卖业务的营销活动更加简单粗暴,每天登录就送10元无门槛红包,准点还有20元的大红包限量领取。

    同时,李彦洪借助媒体向外放话,千度将在LBS业务上,最低投入200亿资金。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彦洪这是向森联资本正式宣战了。

    2012年的网约车大战不过是小打小闹,这次要倾尽全力了。

    另一边。

    陈延森刚强化完,将精神数值提升至100.76,门外便响起‘笃笃笃’的敲门声。

    “进!”陈延森回应道。

    王雪婷轻轻推开房门,领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走了进来。

    二十六七的样子,长相秀丽温婉,谈不上有多惊艳,但胜在气质出挑,工装裙下的一对小腿又直又细,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王雪婷吸取上次的教训,特意选了一个结婚、有孩子、家庭圆满的候选者,避免再有人拎不清,半夜去敲老板的房门。

    “老板,这位是孟云。”王雪婷轻声说道。

    “坐!”

    陈延森抬手示意道。

    随即摆摆手,王雪婷立即会意,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孟云,实际年龄二十八岁,清华管理学专业,又在里昂高等商学院拿到了战略与咨询专业的硕士学位。

    回国后,在一家外企咨询公司,仅工作了两年便结婚生子。

    做事沉稳,性格冷静,尤其是记忆力极强。

    “陈先生,您好。”孟云面带微笑,恭敬地问候了一声。

    森联资本的这份工作,待遇和福利比外企还高50%,她很心动。

    孟云知道,能否面试成功,全看眼前的年轻人。

    二十一,创业三年,手握十几家独角兽企业,海内外公认的商业天才。

    即便是霓虹国的小手川隆和灯塔国的扎克伯格,与他相比,都要逊色不少。

    她唯一的顾虑是,老板太年轻,又得经常陪着出差,万一对方提出过分的要求……

    “王总说你的记忆力不错,刚才你进门时,我是先放下鼠标,还是先拿起手机?”

    陈延森随口问道。

    “都没有,当时陈先生手里拿着一根签字笔。”孟云想了想回答。

    “有眼力见,我对助理的要求很高,人要聪明,但不能太聪明,做事得有条理,分得清轻重缓急。”陈延森微微点头道。

    “陈先生,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之前在里昂商学院读书时,就曾担任过院系商会的执行秘书,另外,我在西蒙咨询公司,做过三年亚洲区总裁的业务助理。”

    孟云信心满满地回道。

    陈延森看过她的资料,王雪婷也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过详细的背调,履历和能力都没问题。

    接下来,他又问了几个问题,孟云的回答都挑不出毛病,逻辑清晰,情商和智商都不低。

    “欢迎你加入森联资本。”

    十分钟后,陈延森松口说道。

    “谢谢陈先生。”孟云的眼底闪过一抹窃喜,拿到Offer终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森联资本虽说名下连一家上市公司都没,但整体实力雄厚,丝毫不比世界五百强的名企差。

    加上丰厚的待遇、全方位的福利体系,让她非常满意。

    等孟云走后,陈延森回到办公桌前,继续浏览最近两天的热点新闻。

    “嗡嗡嗡——!”

    这时,右手边的手机响起。

    陈延森掌心一扬,手机自动飞入手中,他看了眼来电显示是裴毅。

    “老裴,什么事?”陈延森问道。

    “嘀嘀打车、千度外卖和团购又发起了价格战,李彦洪声称要在O2O领域砸200亿资金。”裴毅解释道。

    “我就知道他憋不住,200亿?做生意又不是比谁的钱多!拉个视频会议,喊上萧军、程伟星。”

    陈延森轻嗤一声道。

    “好的老板。”裴毅倒也不慌,只是习惯性地向老板汇报而已。

    筷跑在团购行业占据了六成市场,在网约车和外卖行业占了九成市场,凭借强大的算法和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充足的履约能力,千度拿什么和筷跑拼?

    陈延森挂断电话后,点开微博,果然在热搜区找到了李彦洪的相关词条。

    200亿?

    唬谁呢!

    他觉得没必要亲自下场,便把回击的事交给了裴毅。

    没一会儿,筷跑就在官微上隔空喊话:“账上躺着300亿,不知道够不够陪李总玩一把?”

    你200亿,那我就再加100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不错,请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