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八章 要是李龙碰到这事该怎么办?

    老马号里,许红军也挺愁。

    作为许家这一辈兄弟几个里最小的那个,他才成年,原本是在家里跟着父母干活的,现在被许成军派来给老马号里的教授和大学生弄菜弄鱼。

    苜宿榆钱荠荠菜蒲公英啥的都好弄,他甚至还能弄来一些酸揪揪,这玩意儿吃着一股子酸味儿,是一些家里没钱买零食的孩子在野地里能找到生吃的“零食”之一。

    至于其他的野薄荷、刺芽花等可以生吃或者包包子或者蒸着吃的,他都能搞到——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才成年,刚过了孩子王的年纪,这些东西都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怎么可能找不到呢?

    甚至于每隔几天弄些鲫鱼过来吃都是很容易的。播种过后不久就要浇水。小海子里的水通过干渠、支支渠、毛渠流到地里,中间经过许多闸门、拐弯以及高低不平的地方。

    水浇完停掉后,渠里残余的水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鲫鱼,所以当过孩子王的都知道,如果只是想自己家里吃鱼,都不用去小海子里下网,刚浇过水那几天,顺着渠捋一遍都能搞到不少。

    原本想着就这么玩玩闹闹,一天两个工分就能拿到手。虽然不比那些出去编抬把子的挣钱,但这钱归在明路,年底是能抵扣家里没出的公用工的。

    是好事。

    只是没想到才干没两天,今天上午他兴冲冲的提着一兜子捏好的鲫鱼过来,准备让老罗叔中午炖上给教授和大学生们吃的,没想到那个叫何丽娟的女大学生就责怪他逮了这个时候的鲫鱼,说这个时候的鲫鱼都有籽,根本不应该抓的。

    “劝君莫捕三月鲫,你没听说过吗?”

    那个女大学生说话又快又急,许红军根本就没机会反驳和解释,就这样被冤枉了。

    枉他一番好心,大清早跑去到干渠里,弄了一身的泥才逮到的这些鱼!

    没想到这鱼逮到后没受到表扬,先让人一顿批评,心里怎么甘心?

    正好老罗叔出来喂野猪,许红军就把这事说了出来,他问老罗叔:

    “老罗叔,你说如果李龙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办?”

    李龙自己不知道,实际上他已经成了队里这些十七八岁小伙子心目中的偶像。李龙的岁数并不大,但做的这些事情,别说同龄人,就是再大一些年纪的人也做不到。

    会赚钱,有头脑,还能带着队里人一起致富,身手还利害——主要是打过好些人,竟然都打赢了。

    而且还不小气,不像队里有些人只会自己闷声发财,根本不会带着其他人,甚至连亲戚都不管。

    李龙的行为,在一些人眼里,真就占了“侠义”两个字。

    在这个武侠影视风靡的时代,李龙这样的人,是真的会被人崇拜的。

    所以许红军把事情和老罗叔说了之后,直接就问李龙会怎么做。

    在他看来,这样的事情李龙要碰到了,肯定当时就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不会像自己因为口拙而被女大学生给说的不知怎么应对。

    “要是小龙在,那不简单?带着几个大学生去渠里看看就明白了。这些大学生大都是城里人,特别是说你的那个女生,就没在农村生活过,没啥农村生活经验。

    但她又是大学生,学的知识多,懂的多,对上你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那当然是有优势了。你说的那些她也不会相信,不如就让她实地看看……

    那些鲫鱼你们不逮那不就是个死?被咱们吃也是个死,左右不过是个死,咋样不一样?”

    这话说出来,让许红军如醍醐灌顶,他立刻明白了。

    这时候何丽娟正和朱悦婵两个从宿舍里出来,准备给罗教授去打下手,许红军立刻就过去对何丽娟说:

    “何姐,我给你说,你先前说的不对!那三月鲫在别的地方可能不能逮,在我们这里是能逮的。”

    “怎么能逮?难道你说你们这里的鲫鱼春天不产籽?”

    “产啊,今天我逮的这些鲫鱼大部分都有籽。”许红军实诚的说道,“而且籽还很多,这鱼脖籽还很香呢。”

    “那就对了啊,这鱼籽马上就会成为成千上万的小鲫鱼苗,你把它们逮了弄死了,这些鲫鱼苗子长不出来,不残忍吗?我说你不该说吗?”

    “当然不该说,这是两码事。”许红军想清楚之后,思路变得清楚了,“你们有没有空,跟着我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跟你出去?谁知道你安没安好心?”何丽娟这时候变聪明了,“你别想骗我们出去!”

    “我根本没想着骗你们出去!”许红军被这么一说,声音一下子大了起来,脸和脖子都红了,“你们不去看,怎么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你可以让老罗叔他们跟着啊……”

    罗教授听到争吵声出来了,看到他出来,许红军立刻就不说话了。

    “说吧,什么事情?”罗教授问道。

    何丽娟嘴快,就把事情给解释了一遍——当然,以她的立场说的。

    罗教授一听,微微摇了摇头,问许红军:

    “你是想带他们去看看你逮鱼的地方是吧?让她们别误会你对吧?”

    “嗯。”许红军使劲点点头。

    “可以,小何,小朱,你们把其他几个人都叫上一起过去看看。我给你们说,这个见识是需要从各方面增加的。不是说你们是大学生,就一定比小许这样在农村长大的人有见识。

    咱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辩证唯物主义,你们更应该知道,所有的事情,在没有论证之前不能教条的就以经验和以前的那些结论为准,事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不能这么绝对的认为这些流传下来的谚语就是完全正确的。”

    何丽娟被罗教授这么一说,也知道自己可能是错了,但她并不知道哪里错了。

    朱悦婵问道:

    “教授,那今天的实验……”

    “没事,今天主要是化验,小郑他们已经把土挖来了,我这边一个人就能搞,你们也正好出去散散心。”

    于是许红军带着何丽娟他们就出去了。

    “罗教授啊,小龙也说过,说大城市里,开汽车、坐公交车、坐飞机什么的是见识,在我们农村,认识小麦玉米,知道怎么逮鱼打猎也是见识。你们说的都差不多,道理是一样的嘛。”

    “嗯,李龙同志虽然是农村的,但见识还是很广的,”罗教授认真的说道,“头脑也灵活,对许多事情的见解和认知,并不比我带的这些大学生差,甚至有些方面我也不如。”

    这个评价就很高了,但老罗叔喜欢听。

    他把李龙当子侄,别人欣赏李龙,说李龙的好话,他自然是开心的。

    许红军带着何丽娟等人到了干渠那里,然后顺着干渠一路往下走,找到一条支渠在支渠和干渠的闸门边上,许红军指着闸门下面被水冲出来的水坑说道:

    “你们看到没有,这个水坑里至少有好几公斤的鲫鱼,这些鲫鱼如果我不逮的话,他们会怎么样?”

    明眼人都知道,这里的水只会越来越少,最后干掉。

    水干掉了,鱼只有死掉。

    郑志国和胡东风两个都拿着铁锨,原本是想着如果许红军是骗他们过来,那豁出去打一架也没问题。

    只是没想到许红军带他们到这里来,真来给他们展示见识了。

    胡东风下到水坑边上,用铁锨把坑里的水给往支渠里泼,泼了两三下就看到水里有鲫鱼跳了起来。郑志国立刻也下来,在胡东风的对面,一左一右把水往坑外泼,这么泼了几下,就将一条巴掌大的鲫鱼给泼了出去。

    “看,这条鲫鱼肯定是条母鱼,肚子挺大,里面肯定是有籽的。”许红军说道,“我给你们说,这水坑里的水,三五天就干了。到时这些鱼不是被人逮走,就是被苍蝇吃了。每年几次浇水,这些坑里都会聚好多鱼,这些鱼最后大部分都死掉了,你们要过一个星期来看,鱼要是没被逮走,这里会生一坑的蛆!”

    何丽娟听了感觉真恶心,随后她下意识说道:

    “那你们怎么不把这些鱼逮了放到水库里去?”

    许红军听了这话,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她。

    李龙要在这里,就会想到一个词:圣母婊。

    “不可能的。”朱悦婵其实知道何丽娟只是没见过这个,又是天生善良,所以才会这么说,她轻声解释着,“怎么可能弄过来?这一个队里这样的水坑肯定会有许多,大家干活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弄这个?”

    何丽娟也自知失言,脸红了红,此刻她也知道先前是错怪许红军了,她便对许红军说道:

    “小许,对不起啊,误会你了,我不知道这里的鱼是这么多,而且这些鱼会这么死掉……”

    “嗯,现在知道了就行了。”许红军听了很开心,老罗叔说的对,罗教授说的也对,大学生不一定就比咱们的见识多多少。

    上面一直没说话的李清源这时候也跳到渠里,顾不上这边有泥水,去捡着那些被泼出来的鱼。

    后来何丽娟和朱悦婵也加入进去了,这种肉眼可见的收获,他们怎么可能不心动呢?反倒是许红军成了技术指导,在闸门上面一个个给指点着。

    不得不说,这种指点大学生的感觉,真好啊。

    这上午一个多小时,这些大学生是过足了抓鱼的瘾——虽然最后抓到的鱼也不过五公斤,但对于其中的何丽娟、李清源等人来说,真是难得的经历!

    第二天,李龙到供销社的时候,李向前让他先把账结了。

    一千多个抬把子,这就是九千多块钱。

    李龙原本是打算取一些钱,不然到林业队驻守点那里,没东西付账。

    现在这账一结,钱就有了。

    他先没打算给清水河村和小白杨沟那边编抬把子的结钱,而是打算先把林业队驻守点的东西拉回来。

    结账的钱后面再说。

    把钱装好放背包里,李龙开着吉普车又去了百货大楼买东西。

    林业队驻守点距离县城有三四十公里路,他们没有汽车拖拉机,马比较多。

    来县城一趟并不容易,所以李龙带一些生活物资,也是方便兑换。

    侯正义一路跟着李龙,没有多话——这几天天天拿着李龙打来的肉,家里人都非常高兴,就连孩子也多夸他有本事。

    所以李龙在县里多绕几个圈子,侯正义没有意见。

    李龙带着他买完东西后,便开车去清水河村,拉上孟海等人,进了山。

    一直到了玉山江的冬窝子后,李龙和孟海他们一起往木拉提的冬窝子那里运材料。

    这时候放在这里的抬把子就起了大作用,当然,修好四家冬窝子之后,孟海他们也有经验了。用的最多的是成袋的水泥。砖头有一些就行了,木头需要一些,剩下的就是材料。

    至于和水泥用的砂石料,就地取材,非常方便。每个冬窝子附近都有河沟,里面都能找到合适的砂石料。

    然后就是工具,还有锅灶等。毕竟干力气活,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侯正义依然是在这里看车,他其实是想和李龙换一换,自己也出一出力的,但李龙不让,他的力气可比侯正义大多了,能带的东西也多——比如现在,他胳膊下夹着一袋水泥,肩膀上还扛着几块木方,就这样,他的速度也比孟海他们快。

    等到了木拉提冬窝子这里的时候,李龙只是交待几句,然后就下山去了——他还有事要做。

    他也给孟海他们说了,今天可能没肉吃,下午打猎的话,需要看运气。

    孟海他们一个个都说没事没事,等李龙走后,他们却还是希望李龙下午回来的时候,能打着东西。

    到了玉山江冬窝子这里,侯正义看到李龙过来,便上了车。

    吉普车和大卡车一起,一前一后,出了山往东,去往林业队驻守点了。

    波拉提他们早就在这里等着了,汽车过来的时候,波拉提就在大路边上等着,然后骑马引导着李龙来到了库房这里。

    上一次做主把那二百多公斤贝母卖给李龙的艾里组长就在库房这里。李龙猜测这一回也是他在负责。

    毕竟再往上的领导不好直接出面,真要有什么问题,领导在后面也好斡旋。

    所以李龙下车后,和艾里打了招呼后,艾里也没多说话,拿着钥匙打开了门。

    一股子贝母的药气,还有皮子的膻气扑面而来。

    李龙闻着这些味道,眉头皱了皱,他的嗅觉很灵,已经闻到一点淡淡的霉味了。

    果然,这些林业队的,对于药材的贮存是一点也不在意啊。

    入眼过去,这近百平方的库房里,大大小小堆着或满或半的袋子,总得有几十个!

    东西真不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八一渔猎西北不错,请把《重生八一渔猎西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