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洪水滚滚而下,小海子保住了

    李家的这场宰羊持续了五天,这五天都是大太阳,等宰羊的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路面上已经基本上干了。

    这些天每天都能宰二三十只羊,每天都有人拿着羊下水回家——有些干活较多的,或者来的人比较多的,能拿一整副下水回去,有些帮忙少的就拿一个肚子、一个肝子或者肺子回去,也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老罗叔每天都会煮肉或者下水,每天放学的学生路过老马号的时候,有胆子大的,或者家里人在宰羊现场帮忙的,就会进去到院子里吃半碗下水,再啃一块馕,回家都不用吃饭了。

    这段时间整个四小队上空都飘着浓浓的肉香味儿。一些学生去上学,在学校的厕所里撒尿,都是一股子羊膻味儿,队里的狗这段时间都能赶上改善伙食了,有主人家比较大方的,直接给狗吃点下水。

    哪怕再不济,不给肉食吃,给猪狗煮的食用的都是油水,有味儿。

    最后一天,过来帮忙的人收尾,不光要把羊皮收拢起来,还要把那些铺垫的麻袋洗干净。这时候过来帮忙的人同样不少,虽然吃的东西少了,但干活总归要有头有尾,不能说吃羊肉的时候人多,这最后干活的时候人就不来了——不要逼脸的那种人还是少数。

    就在这些人干活的时候,突然能听到南面,小海子方面,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动静还挺大!

    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在队里呆的时间长的老罗叔脸色一变:

    “发洪水了!”

    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多年很少见过,老罗叔看了李龙一眼,说道:“小龙,这场洪水……肯定不小!”

    这么多年没听过这么大的动静,李龙自己心里也没底。

    虽然先前队里出工,让青壮一起把小海子两边的防洪渠给清理了一下,李建国开着拖拉机又把北坝线推土加高加厚。

    但真当洪水下来,他一样不敢确定,小海子能不能抗住洪水了。

    如果能抗住,那小海子的大鱼还能保住,如果抗不住,不光小海子里的鱼保不住,很大可能连苇沟桥、几个居民点前面的干渠一样保不住。

    洪水会出灾,然后就是逮鱼的狂欢,最后就是小海子的没落。

    李龙迫切的想要看看洪水的情况,他给老罗叔说道:

    “老罗叔,这里你看着,我现在上去看看,看看洪水情况。好的话我就回来,不好的话,我去通知人防洪……”

    “那你小心点儿!”

    “小龙,把铁锨带上!”李龙刚要上吉普车,杨老六在后面喊了一句,“有啥情况能使得上!”

    李龙应了一声,接过铁锨从后座上放进去,然后开着吉普车往小海子方向而去。

    路上的土还有些软,表面干了,下面没完全干,但李龙这时候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猛踩油门,吉普车快速的行驶在路上,有些地方还有泥点子甩起来,李龙才洗干净的吉普车上再次多了一些印记。

    还没到小海子的时候,李龙就已经看到了苇沟里水已经有大腿深了。

    平时小海子边上的干渠里的水是不往苇沟里通的,直接由干渠连通下面的支渠。

    但这一次为了防洪,清渠的时候直接从干渠下面开了口子,让可能来的洪水可以直接流入苇沟,最大可能的泄掉洪水的水量。

    当然这是西边防洪渠,东面防洪渠里的水,就只能通过干渠往东而去。东面虽然同样有个苇沟,但距离比较远。

    苇沟里的苇子在初冬的时候就被割掉了,那时候苇沟里没水,苇子割完留下来的茬子有二三十厘米高,现在水几乎和苇茬平齐,而且还在继续升高,直接把地面上铺着厚厚的一层苇叶都给漂起来了。

    李龙开着吉普车一直到达小海子跟前,他把吉普车停在了高处,从后座边上拿下铁锨,直接冲上了北坝线。

    小海子里的水位已经升高了不少,距离坝顶不到一米,能看出原本清彻的水已经变洪,打旋的水上漂着灰色的沫子,还有一些杂物垃圾,冲击着坝体。

    西边防洪渠发来轰隆隆的声音,大股子的水从小海子里又回旋倒灌出去,通过防洪渠流进苇沟。

    从防洪渠到苇沟那里有一个近两米的落差,这时候巨大的水流冲下去,然后落在下方,发出巨大的声响,颇有点百分之一壶口的气势。

    也不知道是眼花还是啥,李龙竟然看到有条大鱼被洪水裹挟着冲了下去,砸在苇沟头的水面上,然后打着旋儿消失不见。

    可能看错了吧?

    洪水的冲击力很大,防洪渠和苇沟口那里被扒开的口子被越冲越大,原来是两米宽,现在变成三米多,两边的泥土还在被冲刷着卷走,口子还在扩大。

    后面等洪水过了,修复干渠的时候,还是麻烦。

    但眼下顾不得这个了,李龙能看出来,这洪水升的很快,就这一会儿功夫,小海子里的水位又升上了二十多厘米。

    他跑到小海子出水口那里,看到闸门提到了最高,洪水从水泥闸口那里倾泄而下,流入干渠,飞速的往下游涌去。

    水闸已经开到了最高,但水流出的速度,远没有流入的速度快。

    好在北坝线的坝体足够厚,三四米的泥土坝体,前段时间又进行了加固,这时候还看不到有被冲垮的迹象。

    李龙又顺着北坝线走了一趟,没有发现有管涌的地方,说明坝体还是很结实的。

    轰隆隆的声音还在加大,洪水通过防洪渠泄入到苇沟里的水量还在增加,李龙略微放下了心,这样下去,小海子应该能保住吧?

    在坝体上呆了近半个小时,洪水竟然还不见减小,只不过小海子的水位上升的速度慢慢停止了,距离坝顶不过四十厘米了。

    一群人赶了过来,李龙看着为首的是队长许成军。

    “洪水直接冲上苇沟桥了。”许成军一过来就说道,“咱们的苇沟桥以前看着挺大,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小了。这洪水都冲到路上去了,现在你大哥带着人在那里挖土挡着呢,这洪水要是再持续一段时间不减的话,路就要冲断了。”

    “学生娃娃还没放学……”李龙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这个。

    “那个没事,桥北面,三小队往咱们西居民点中间的苇沟那一段比较平缓,水就是落下去也不会超过大腿根。苇沟桥要真的冲断,那就派一些基干民兵在那里守着,把娃娃们搬过来。”

    好吧,既然已经想到了,那李龙也没啥多说的了。

    唯一希望的就是小海子别被冲掉,苇沟桥也别被冲垮。

    他想着桥被冲垮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把苇沟中间的路给冲断。

    当时修苇沟桥,是选了苇沟最深的地方。这一段苇沟宽有两百米,桥只宽二十米,剩下的八十米是直接用土堆出来的路。如果洪水过大,桥里水流走不及就会没过桥面,再大的话就可能把那一段土路给冲出豁口来。

    当然,最终情况,谁也不好说。

    “水位不再上涨了。”跟着许成军过来的谢运东看了看水面说道,“稳住了。”

    “那就好。”许成军自己也捏了一把汗。先前开会把许有道骂了一顿,后面带着人干活,大家都没意见。当时干活还是挺麻烦的,毕竟没有完全干。但无论怎么说,自己带着民兵们努力了,现在是检查成果的时候。

    如果背着骂名把活干了,最后没达到效果洪水把小海子和苇沟桥都冲垮了,那岂不是白干了?

    想是这么想,但表面上却没显露出来。看着水位停了下来,西边的轰隆隆的声音好像也没那么刺耳了,许成军沿着坝线走了一圈之后,终于确定,水位稳住了。

    虽然不知道这稳住会持续多久,洪水会多久退去,但现在来看,自己先前带着大家所做的那些努力,经受住了考验。

    “走吧,咱们去苇沟那边,跟着把桥边上加固一下,顺带着看看学生应该快放学了。”许成军过来也只是看看这边的情况,随后还是要看重点需要防的位置。

    李龙没跟过去,吉普车坐不下这么多人,带谁不带谁都是问题,他干脆就留在这里又看了一会儿,发现坝体的确算是经受了考验,洪水依然处在高水位,但坝体依然没有管涌或溃水,那就放心了。

    等许成军他们离开约半个小时,李龙才开着吉普车回去,不过他去的不是苇沟方向,而是自家所在的居民点。

    果然,跟他想的一样,或者说跟前世的实际情况一样,洪水通过干渠的时候,终究还是把一些点位给冲垮了,然后流到了居民点里面。

    新居民点的巷道里,水流比较缓,刚没过脚面,但有水,说明上面的干渠出了问题。

    这回李龙是真的看到鱼了——几条鲫鱼就在路面上蹦达着。因为水太浅,这鱼没办法逆流上游,就只能蹦着,希望能够蹦到水足够深的位置,然后再游。

    李龙没管它们,吉普车开的很快,到了自家门口,看到老娘拿着铁锨,正在小心的在门前铲土想筑条小坝。

    大嫂梁月梅出现在了前院——也就是自家院门口,也在那里铲土筑着坝。

    其实两家的地基都非常的高,洪水想要冲进院子,路面的水至少得膝盖高。

    但两个人的做法也没错,防患于未然嘛。

    反倒是隔壁的陆家情况不太妙,当初打地基拉土填土的时候不知道是偷懒了还是干啥,现在水流已经快进去了,陆大嫂和铁头两个也在铲着土堆坝,看着挺着急。

    李龙到了之后,杜春芳就笑着说:“你那车不开进来了吧?我这坝刚堵好……”

    “不进不进。”李龙下了车说道,“上面水稳住了,一会儿水就该往下退了,我上去看看前面是哪个地方漏水了,能把水口子堵住,这水就不下来了。”

    “你可别去,多危险啊!”杜春芳不乐意小儿子冒险。

    李龙笑着说:

    “不危险,这和老家的大水不一样,就一气子,其实这水过了也就过了,淹不着啥。麻烦的就是水过了路,一时半会儿不干,那娟和强强咋上学啊。”

    “对对对,上去看看比较好。”陆大嫂听了李龙的话,立刻说道,“铁头,跟着你龙叔一块去上面看看,有水口子没堵住的,你们两个一起堵住,这样水下到下面苇沟里了,咱们这边也就好了。”

    刚才一开始没注意,水猛的冲下来,直接冲进了他们家的院子。陆大嫂害怕水位再上来,他家院子就能养鱼了。

    铁头没说话,提着铁锨就跟着李龙走。

    李龙没那么急,在自家院子里换了胶靴子,然后才扛着铁锨往南走,他可不想让自己的新鞋子变成泥鞋子。

    两个人一前一后往前,路过自家院子的时候李龙跟梁月梅打了个招呼,说了情况,然后就继续。

    两个人往前走出去五百多米,来到干渠边上,李龙看着干渠里的水明显不对,水位低了不少,就知道西边出情况了。

    沿着渠往西走出两百多米,他就看到渠被一大团树枝浪柴给堵了,不说堵的严严实实,实在是水能渗出来的不多。

    中间有一大根树枝子作骨干,把跟着洪水下来的枯枝子都挡住了,然后越积越多,就把水给堵死了。这干渠北面有一段地势略低,积起来的洪水就在这里冲开了束缚,冲向了下游。

    找到地方就好办了,李龙和铁头两个拽着那个大枯枝子,使劲拖上了渠,那些被挡住的浪柴立刻就被冲了下去,洪水顺渠往下走的势头大,往居民点去的水量一下子就减小了。

    两个人又把那个冲开的口子用泥土给堵上,接着又往下巡渠,巡着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再往下走出好远,这里有口子往下冲,但已经不碍事了,这里冲下去是另外一条苇沟,淹进去多少水都没问题。

    等两个人回到居民点的时候,路面上已经没有水了。李娟和李强两个也已经回到家了。

    “苇沟桥边上几十个人哩。”李强正绘声绘色的给奶奶讲着,“我爸也在那里,他们挖土装麻袋堆在路南边,桥两边,把水给堵上……我们还要看,我爸把我们骂走了,让我们赶紧回。”

    “哪能想到这洪水这么大,把这里都给冲了。”杜春芳在北疆住的时间也不短了,她也没想到竟然还能碰到这样的洪水。

    好在情况还算可以。

    李娟和母亲梁月梅正在择鱼——刚才水小的时候,李强回来后就直接把路面上的那些鲫鱼给逮了,然后又顺着水往上走,跟着水流弄了半盆子鲫鱼,晚上正好可以做一顿。

    李龙看着那盆鱼,突然就想到上一世小海子被冲垮那一次。

    那时候各居民点都有洪水,学生得穿胶靴子或者被大人背着上大路去上学。队里派民兵在苇沟和小海子那里守着,穿着下水裤背着一个个学生过去上学,下午再守着背回来。

    自己拿着个鱼叉在各干渠转着,一早上就能弄十几条五公斤以上的大鱼……那次之后,小海子彻底废了。

    现在,小海子算保住了吧?跑掉的最多是一些鲫鱼,就算大鱼跟着防洪渠下去,也不会有大部队。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建国和李青侠扛着铁锨回来了,也带来了好消息:

    “水位下降了,洪水差不多快退了。头一回这么大的洪水,特娘的,苇沟桥差点冲垮掉!”

    李建国这么一说,李龙就笑了,不管怎么说,小海子保住了,苇沟桥也保住了。

    “嘿,有鱼吃不错。”李建国闻到了锅里的鱼汤味儿,在脸盆架子那里洗掉了身上的泥巴,说道:“苇沟里水一退,就看那漂着的苇叶子上面有鲫鱼下不来了。”

    “那咋能下不来?杜春芳有些不解。”

    “嘿,那鱼一开始是在苇叶子里面钻着游着,”李青侠看得真切,解释着,“那水位一降,苇叶子中间没那么多水了,鱼就让苇叶子给担住了,那苇叶子一层层可厚,鱼下不去……”

    “那明天我带个塑料袋,回来的时候去捡一些……”李强的眼睛亮亮的,“又能捡鱼了……”

    “好好上学!”李娟啪一的巴掌拍在了他的肩膀上,“一天净想啥呢?你下了苇沟,那突然再来一场大洪水咋弄?”

    李龙觉得,李娟说的还是不错的,有这么个姐姐管着,李强还是挺幸福的。

    不过这种捡鱼,应该也挺幸福的吧?

    要不要自己明天试试?

    当然也只是想想,晚上喝了鱼汤,李龙开着吉普车回了,回的时候还带着一公斤多开剥好的鲫鱼,这是梁月梅说着带回去给顾晓霞和明明昊昊吃的。

    要吃嘛,一家人都吃一些,总不能漏了谁。

    这时候,一大家子人,自动的把另外两个就忽略过去了。

    李龙回到大院子的时候,院子里还弥漫着浓浓的肉香——院子里各处都晾晒着肉干,这些就是这段时间的成果。

    李龙想着,以后这样可能会变成常态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八一渔猎西北不错,请把《重生八一渔猎西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