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章 梦魇来袭,孤勇者秦逸

    阿哈丹担心猎虎队在林子里遇险,譬如碰到狼群之类。

    但一想到有老披甲兵鄂那海带队,还带了五张弓,狩猎队半数在棉袄外披了锁子甲。

    老鞑子的心还是安稳了不少,天黑前安排人在村口点上“气死风灯”。

    万一狩猎队夜归,风雪夜也能指引个方向。

    没准是有了大收获,明天就能有好消息传回来。

    阿哈丹自我宽慰着,辗转反侧到半夜,才在热炕上迷迷糊糊睡着。

    ……

    冬夜如铁幕般覆盖四野,呼啸的西北风,漫天飘飞的雪花,更是让能见度接近于无。

    披着白斗篷遮掩,秦逸顶风冒雪前进。

    凭着之前几次哨探的记忆,和地面白雪反射的余光。

    他连续滑行,一刻都没停。

    直到远远看到依稀的红点漂浮在远处,秦逸这才松了口气。

    加快速度靠近村寨,距离简陋的木栅栏百步左右,寻了个避风的路旁雪堆。

    他卸下沉重的背囊,活动着快要冻僵的身体。

    调匀呼吸,做战前最后的准备。

    ……

    鞑子的小院形制大差不离,和明式的合院区别明显,被称为“口袋房”。

    按照各家人口和实力,通常由三到五间房组成。

    主屋坐北朝南,东边开门,形如口袋,因此得名。

    西侧是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火炕,称为“万字炕”。

    西炕很窄,其实算是“火墙”,上方为供神供祖之处。

    东墙外,比房檐还高的烟囱,好似从地面长出来一样。

    “专达”家是寨里唯一的半砖瓦房,这都是在汉人旧庄废墟上,翻捡的瓦砾上。

    有三间好房,老阿哈丹和婆娘住主屋,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

    三间土坯草顶、门朝北低矮房,一间是亲信包衣张富贵的屋子,两间是另外两家包衣。

    张富贵长子和另外两家的男人,跟着“少主”吉勒通出征辽西未回。

    还有一间马厩养着两匹马,寨子里唯一的汉奴铁匠老徐头,一家三口住在这里。

    相比住在地窝子里的三户汉奴,老徐头一家就算不错了,起码有个碳炉取暖冻不死,平时也能勉强吃饱。

    不然哪有力气打铁。

    裹着干草的小子,紧紧挤靠在焖烧封炉的碳炉旁取暖。

    天太冷了,他冻的怎么都睡不着。

    徐海峰是铁匠家老三,今年才十五,他家本是蓟镇遵化铁场的匠户,凭着手艺饿不死、也吃不饱。

    两年前“乙巳之变”,鞑子入关,遵化城被攻破。

    徐家一门七口,被杀被虏,最后活着到这陌生地方的只剩爹娘和他。

    大哥大嫂和襁褓里的侄女,以及爱说笑话的二哥都死了。

    每次一想到家人,徐海峰就心疼得像被刀剜一样,抽抽的难受之极。

    往日再苦再累都笑呵呵的老爹,这些年愈发沉默,娘的双眼都快哭瞎了。

    人总要活下去,但徐海峰不愿这样憋屈地为奴,连狗都不如。

    寒风呼啸中,他忽然听到拴在主屋烟囱旁狗窝里的大黑,连声呜咽,好似受到什么惊吓一般。

    徐海峰猛地坐起,侧耳细听。

    “沙沙”依稀沉重的踩雪脚步声,让他倏然一惊,压低嗓门惊呼。

    “爹!有动静!”

    钻在一旁的干草堆里,老夫妻俩裹着薄被冻得也没睡着。

    听到儿子的话,老徐头都不抬,没好气轻声骂了一句。

    “关你屁事,睡觉!”

    ……

    秦逸屏息静气,确认沾着粪便的虎皮,能压制住老鞑子家黑狗不敢犬吠,这才蹑手蹑脚脱下滑雪板。

    把厚厚的棉帘从侧面掀开一角,这老鞑子居然连门都没栓。

    “吱呀!”

    他握着门板轻轻推开一条缝,身形一晃,闪入屋内。

    “谁啊?”

    里屋被惊动的婆娘在炕上一声惊呼,黑夜中,秦逸左手一把木炭抹黑的锋利尖刀,右手斧头带着冰冷寒气,对着床上两人连捅带劈。

    “啊!”“嗷!”

    惨叫声戛然而止,在屋外呼啸的寒风中传不了多远。

    抹了一把被溅到脸上的热血,秦逸呼出一口郁气。

    老鞑子夫妻睡在炕上,习惯性的头冲外,也方便他下手。

    被割断喉咙、劈开脑洞的鞑子老夫妻,还在炕上抽搐,喷涌而出的污血,很快就浸湿了被褥。

    “主子,啥事?”

    听到动静的包衣张富贵,打着灯笼,披着棉袄“咯吱咯吱”踩着积雪过来查看。

    秦逸敏捷的犹如一头豹子,躲在房门后面屏息静气。

    “主子!俺进屋了啊!”

    “吱呀!”

    房门一开,一盏白纸糊的灯笼闪烁着淡黄光线,伸进屋内。

    已经习惯暗夜视觉的秦逸,双眸一眯,浑身肌肉绷紧。

    “主……”

    一只大手猛地把张富贵捂住口鼻脖颈一掰,利刃在喉间凶残一抹。

    “呲呲……”

    冒着热气的鲜血不要钱般喷涌而出,秦逸死死搂住这包衣,不让其扑腾挣扎。

    直到原本浑身紧绷的目标浑身一软,他才缓缓将其瘫放在地面上。

    滑落地面的灯笼被翻倒的油火点燃,猛地映照着屋内光芒大放。

    火光中,秦逸高大的身影在墙上晃动着,犹如暗夜梦魇。

    很快,一个蒙着白布的身影,在这座不大的鞑子村寨里忽隐忽现。

    无情的杀戮开始了!

    ……

    冬月初七的太阳照常升起,下了一夜的大雪,天明时就停了。

    云开雾散,居然是难得的晴天,唯有呼啸的寒风更加冰冷刺骨。

    赶着双马拉的雪橇,孙仲勇心急如焚,一路飞驰。

    雪橇上堆着棉袄棉裤和长短兵器,其他九匹马和剩余物资,都留在密林中的临时小营地。

    十个鞑子脑袋,金钱鼠尾被系在一起,五个一组堆在雪屋外,也没带过来。

    按照兄弟俩提前商量好的计划,万一攻打鞑子小寨不顺利,两人就撤回这里,带着马匹和人头返回黑山墩。

    找倪大将鞑子脑袋和多余的马匹出手,换成粮食物资,然后过江逃亡相对安全的李朝。

    寻到海船后,一路南下往南方去。

    这是在攻寨不利,秦逸还活着的情况下,两人商定的策略。

    万一……

    他就带着剩余物资返回黑山墩,有倪家兄弟照应,不会吃什么亏。

    和尚当然最希望,一切都朝最佳状态发展。

    要是兄弟俩,趁着鞑村极度虚弱,杀进狗鞑子和汉奸包衣,救下汉奴,把寨子里的物资洗劫一空。

    嘿嘿!

    兄弟俩有了粮食武器和物资,寻个能容身的三不管地盘。

    有吃有喝,岂不美哉?

    “善那个哉滴!老大你可别冲动啊!”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不错,请把《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