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内院。
原本这地方是齐王别院,之前建东阁时,齐王刘承将别院让了出来。
东阁建好后,别院被围到了最中间,现在是刘协的居所,也是整个临淄防备最严的地方。
眼下左沅、卞姬、貂蝉等人都不在这里。
由于死的是长公主,看起来又是自戮,除了左沅,旁人没资格验看遗体。而且左沅权限最高,调度各方办事也会更有效率,左沅便亲自出去查案了。
卞姬在家中守着阿斗和阿狸没出门,而且卞姬似乎有点初期孕兆,但目前还没有确认,此时也不适合提及此事。
貂蝉目前正领着宫人们筹备丧仪,准备孝礼麻布等物资——公主死了是要全城致哀的。
貂蝉的日常工作是带孩子,她也是内院实际的管理者,但她的职务毕竟是管理皇室礼仪的,现在长公主去世,整个临淄只有貂蝉能主持丧仪。
张飞在内院门外把守,武锋营的甲士皆全副武装,防备森严。
“张都尉,我等奉命来为小娘送丧仪孝麻。”
伏家管事带着四个婢女嬷嬷,给张飞递上了一份简牍:“这是阿郎手书……”
张飞伸手接过简牍,看着伏德有些潦草的字迹问道:“伏家郎为何没来?”
之前清理临淄之后,发现宫人里边出了内奸,为了刘协的安全,左沅没让太多人进内院随侍刘协,更不能随意安排侍女伺候天子。
伏寿被左沅按照长公主的意见送到了刘协身边后,就成了刘协唯一的侍女。
——内院安排了宿卫,但本来是没有侍女的。
伏德就是内院的宿卫之一,伏寿的用度都是他在处理。
毕竟伏寿也只是个小女孩,且她是侍奉天子的女眷,其他人都不太方便照顾她,伏德本就是天子伴读,是最合适的宿卫。
“阿郎乍逢丧母之痛,日夜以泪洗面,哭泣难行。”
伏家管事满脸哀痛的叹着气:“张都尉,我等亦知不该以此惊扰陛下,也不适合将小娘接出来,但总要让小娘为母戴孝复礼。”
张飞点了点头,看了看管事带来的箱子:“这些都是素服?你家女公子在院内,我等不便送进去,而且在天子居所复礼也不合适……待左阿姊回来再说可好?”
“但不知左夫人何时返回啊……公主遗骨已停放三日,必须入棺了,过了今天便误了时辰,小娘若不复礼,于孝道有损。”
伏家管事指了指身后的几个侍女:“公主亦是陛下姑母,小娘是陛下外姊,皆是亲人……让长公主的侍女入内去为小娘置办孝礼便是,待小娘在院内尽孝就好。”
汉代人死后有三日复礼,死者会在三天内清洁身体,口中含玉,置入棺木,三天后就要封棺。
封棺前,死者的子女等至亲,要身披麻衣面向北方接引,呼唤死者魂魄归来。
封棺后,死者才算是真的死了。
这和后世融合了佛家观念后的头七不一样,汉代讲究的是招魂——既不是佛也不是道,而是先祖魂灵逻辑,不是把人‘送走’,而是把魂‘招回’,是寄托哀思的孝礼。
现在是刘华死后第三天,马上要封棺了,确实得让伏寿戴孝复礼。
天子居所当然没准备小女孩的孝服,伏家把麻孝送来是应该的,毕竟长公主的女儿和刘协不算外人,表姐弟关系,伏寿大两岁。
现在伏寿的身份很特殊——她被送到了刘协身边,但她并没有‘入宫’,因为临淄是没有掖庭的。
这既是表姐去陪伴表弟,又是给刘协安排了个侍妾,可是刘协既没法拿她当表姐,又没到需要侍妾暖被窝的时候。
但伏寿又不能离开天子居所,等于是被束缚在了内院。
张飞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人携带武器,官牍上也确实是伏德手书,也有伏德的印鉴,便给院内传了讯。
院内很快有人开了门。
几个宿卫出来,对张飞附耳说了几句,带着那些侍女进去了。
伏家管事也点头哈腰的离开了。
张飞叫来一小队兵士,朝伏家管事指了指:“跟上他……别被他发现。”
……
院内,刘协正在安慰伏寿:“阿姊节哀……”
刘协九岁了,最近见过了些世面,也跟着刘备见过战阵,而且经历过父亲的葬礼,有同理心。
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别人,有些手足无措。
“陛下,我再也见不到大人了……”
伏寿确实是个大家闺秀,虽然悲痛垂泪,但依然维持着仪容和体面,楚楚可怜的轻声低语着。
“或许能招魂呢……”
刘协知道死亡是什么,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身侧。
“若是想见,闭目冥想就能见到了,一直都能见到的,我只要一闭眼就能见到父母……”
刘协身旁的同龄小孩倒是比较擅长宽慰人。
这是诸葛亮,与刘协同岁。
诸葛亮并不住在这里,他其实是跟陈封一起住的,因为他现在也是刘备的弟子。
但平时诸葛亮经常来刘协这边蹭课。
诸葛亮已经拜了两个正式师父了……刘备和赵云。
此外还有个传授兵法但不接受拜师的兼职老师贾诩——贾诩不愿正式收徒,嫌麻烦,但愿意指点。
其实刘备知道,贾诩不收正式弟子多半是为了避免受牵连……尤其诸葛亮是刘备的徒弟,贾诩当然不会收。
而诸葛亮这三个老师……兵法武艺品行道德天文地理啥都能教,却全都不教经学。
师门负责传经的师叔牵招又去了幽州。
于是诸葛亮就经常到刘协这里蹭课,因为住得近,比较方便,而且临淄的蒙学对于诸葛亮而言教学进度太慢了。
刘备对诸葛亮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父’,他吃的都是刘备家里的饭,这是真正的长辈逻辑。
而刘协是刘备的师弟,所以诸葛亮也就相当于刘协的师侄,差了一辈,没法当天子伴读,但跟着小师叔一起上课却是可以的。
实际上诸葛亮才算是真正的伴读。
这几天东阁没有上课,诸葛亮来刘协这儿,名义上是少年丧父寻求同龄人陪伴——他也是不久前才得知父亲诸葛珪的死讯。
九岁的小孩是需要同龄人陪伴的,刘协几个伴读都十五六岁了,也各有心思,刘协很难与他们亲近。
只有诸葛亮能毫无顾忌的和刘协扯淡,毕竟他们是真正的同门关系。
但实际上嘛……诸葛亮是奉左沅命令来的。
左沅需要有一个不会被人怀疑的孩子盯着这里。
此时,几个侍女已经跟着宿卫进到了院内。
伏寿看样子确实认得那几个侍女,擦了擦眼泪,迎上前去。
宿卫把人带到院内后,几个侍女在院内伏地拜倒:“陛下,各位郎君,小娘要更衣复礼,各位郎君气血如虹,魂灵辟易……能否暂且回避,以便小娘接引公主魂归?”
内院一直都有一队宿卫轮值,都是刘备军中选出来的可靠之人,伴读也会轮值——天子伴读也是近侍,有保护天子安全的职责。
这也是伏寿进了刘协居所之后的尴尬之处。
内院地方不算小,以前刘协住在这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这里毕竟不是皇宫,不像禁中宫殿那样有内外隔绝的规制,伏寿住进来以后,有时就需要让宿卫回避女眷,很不方便。
而这几个侍女很会说话,没说什么回避女眷,而是说宿卫们气血太盛,会使灵魂不敢靠近,无法招魂。
只有刘协没必要回避。
诸葛亮拉着刘协退了几步,低声道:“陛下且避一避,她们是我让张都尉放进来的。”
刘协愣了愣:“她们有问题?”
“不知道……但长公主刚去世,她们身为长公主侍女保护不力,却仍被伏德派来办事……”
诸葛亮走到院子中间,挥了挥手,宿卫们全都退到了外侧廊道回避。
刘协也跟着宿卫出去了。
但诸葛亮没离开。
就在宿卫们回避后,几个壮硕妇人突然快速冲向了诸葛亮。
很显然,她们分不清谁是天子——诸葛亮在指挥宿卫,而且还站在刘协前面……
俩孩子一样的岁数,在自家院子里刘协又没戴冠冕,只穿了黑色常服。
而诸葛亮同样穿着黑色锦衣,看起来与刘协没多大区别,甚至还更挺拔一些,毕竟跟着赵云习武一年了。
这些锦衣都是貂蝉做的,样式相同,乍一看也差不多,只有材质暗纹有区别。
“来人!拿下她们!”
那几个妇人刚有异动,诸葛亮立刻大喊着后退。
伏寿还没反应过来:“你们要做什么!”
外面廊道的宿卫闻声扑开花圃便冲进了院里,这廊道其实只隔着花木而已,虽然视线上有隔断,但实际上挡不住人的。
刘协转头就往廊门跑去,没有拖泥带水。
但诸葛亮或许小觑了那几个妇人。
她们跑得太快了……
诸葛亮回头看了一眼,见冲得最快的那个妇人就在身后两步,已经伸手来抓自己,索性转身停下,抬腿朝其迎面骨踹去。
九岁小孩的力量还是不太够,那妇人虽说一个踉跄,但并没摔倒,扑上来便抱住了诸葛亮。
四个妇人先后赶到,一拥而上,将他架了起来。
两个妇人从头上拔下簪子,比划到了诸葛亮咽喉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