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追求

    两天后。

    刘备已经返回了临淄,此刻正在医馆——也是医学院。

    诸葛亮运气不错。

    刘备开了策试,并且快速平定了泰山和彭城,还带着豫州淮南等地的黑社会来了临淄一趟,做了个广告,因此这几天从豫州方向也来了不少士人。

    其中有个沛国人士叫华佗。

    得知医学院学生也能参加策试取士,华佗当然是第一时间跑去入学了。

    由于不知道张闿给的簪子上到底是什么毒,治疗起来很麻烦,医学院便让所有学生自荐。

    华佗便自告奋勇,用很多草药混合,但并不熬煮,而是一边压灌草汁,一边切开伤口外敷。

    据说其中有些草是有剧毒的,但这以毒攻毒确实起到了效果。

    诸葛亮断断续续发了两天的烧,至少流了两斤汗,好歹被华佗救活了,只是有点虚。

    不过,刚刚脱离危险,诸葛亮就挨了刘备一顿臭骂。

    “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多危险?!明知道她们有问题你还放她们进内院!想拿贼人的证据有的是办法,为什么要拿自己冒险?!再说……即便没有证据又如何?!”

    刘备揪着诸葛亮耳朵一顿训斥:“这次是你运气好,遇上华先生……要不然你就没命了!谨慎谨慎谨慎!什么是谨慎?不行险!明白吗!能活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是……弟子知错了……”

    诸葛亮伸着手表示认怂,因为刘备手里真拿着管制熊孩子三神器之一的戒尺。

    而且他姐姐诸葛贞正在塌前气鼓鼓的盯着他。

    “将军……这孩子两天半晕半醒的没吃饭,光灌药汁了,而且有不少是毒草。”

    华佗在旁边帮诸葛亮说好话:“眼下虽说毒性已经中和了,但病人体虚,不能打骂啊……”

    “是是,多谢华先生,先生辛苦了。”

    刘备借坡下驴,把戒尺递给诸葛贞,拱手致谢,顺便转移了个话题:“华先生可曾著书立作,可曾录有医方?”

    “未曾著书……倒是记了些杂症方……”

    华佗被这突然一问搞得有点懵:“将军何意?”

    “若有著作,便算是策论了,华先生实务之能已经在亮身上验证过了,可以直接任官了……”

    病榻上的诸葛亮转头说着。

    “啊……啊?”

    华佗转头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刘备:“这样就能做官了?”

    “是啊,若能治人,便做医官。若能治国,便做国相。若能治业,便做司业……有何不妥吗?”

    刘备点头表示咱这儿做官就是这么快。

    “何谓治业?”

    华佗又问道。

    “能引领治理某个行业……使此业走上正途,使更多人以此业受益,或是开创新业使更多人以正途谋生的,我谓之治业。譬如使天下医者多活人,使天下耕者多收粮,使天下织者多产罗……”

    刘备看着华佗笑了笑:“此乃天下重职,乃万民景仰之功业,远重于将军牧守,足可随祀先祖圣贤……被后人视为圣亦有可能。华先生妙手,或许有望司活人之业。”

    华佗猛的吸了口气:“此业重矣,华某恐攀不上……”

    “人总要有追求啊……是吧亮郎?”

    刘备笑着看向诸葛亮。

    “啊……啊?”

    诸葛亮突然被点名,也和华佗一样懵,而且看起来还有点慌:“追……追求什么?”

    “你要是没点追求,为什么特意搞出个救驾之功呢?还差点把自己赔进去……”

    刘备撇了撇嘴:“说吧,救驾之功想要何酬?”

    “嘿嘿……嘿嘿……恩师慧眼如炬……亮想建个工坊……”

    诸葛亮搔了搔头,一点都不客气:“机械工造坊。”

    “行,等你痊愈了自己建。”

    刘备也答应得很痛快:“但你想要什么直接说不就行了?非要搞这种事,你觉得为师很吝啬吗?”

    “有个救驾之功在身,更好办事嘛……”

    诸葛亮比划着自己的头顶:“亮岁数小,旁人大多只会视为孩童玩闹,不会认真听令任事,亮需得以功服人啊。治业之事若不能服人,便没法做啊……”

    刘备和诸葛贞对视了一眼,诸葛贞默默的把戒尺又递到了刘备手里。

    刘备作势挥了挥戒尺,见诸葛亮抱着头可怜兮兮的样子,终究没下手,摇着头出去了。

    “救驾之功尚不如治业乎?”

    旁边的华佗这下子更愣了,他治了两天,早就从宿卫们口中知道了诸葛亮有救驾之功,但他没想到这种功劳居然只是为了开工坊……

    “当然不如。”

    诸葛亮理所当然的说着:“兴一业可利万世,天下人子孙万代皆受益,乃千古大德。救驾只是当前事,且只是分内之事……”

    华佗愣了很久,拱手向诸葛亮施礼:“……受教矣……”

    次日,华佗将自己平时记录的对付疑难杂症的医方交给了医学院,准备编撰成册印制出去。

    其中包含了麻沸散的方子。

    华佗也因此做了官,但不是太医,而是太学从事,且在医学院挂职负责医教事务,这确实是准备往治业方向发展了。

    ……

    东阁。

    “为何这些人总是行此潜伏暗算之事?真是奸险小人……”

    刘备回来后,张飞很是气郁的咕哝着。

    “这大汉向来如此,百余年来历代天子尽皆早崩,天子子嗣百不存一,禁中每年皆有人潜入行刺,每隔两年便有宫殿被烧……”

    刘备摇头道:“历代名臣死于刺杀者不计其数……若想万全,只能待天下平定万民安居,民能乐居才不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

    确实如此,汉代皇帝很难活过三十岁,皇子夭折率更是高得吓人,这可不是生育和医学的原因。

    很多名臣都是上个月还在精神抖擞的主持大事,下个月就“暴病而亡”——什么病这么厉害?

    ‘病’之前居然一点征兆都没有的,完全没症状就噶了。

    除了谋杀与下毒还能有啥呢……

    尤其是权臣,个个都遭遇过多次渗透刺杀,这本来就是斗争的常态。

    (注:董卓家里遭遇过多次渗透和刺杀,而且他是直接死于刺杀的。曹操称王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遭遇多次潜入渗透与谋杀,比如耿纪等人勾结太医令里应外合加夜袭。耿纪案后,从许昌迁都到邺城,立刻又遭遇了魏讽的渗透潜伏谋刺。)

    现代人在安全的社会待久了,往往会觉得很多事情很好防范,但实际上……

    各国总统被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些保镖无数的富豪们更是经常遭遇绑匪,得手的也不是一次两次……只是普通人没资格遇上,总是不以为然而已。

    为了防患于未然,刘备调整了一些安全方面的规制。

    全部采用军管,加强了巡查防备,设了禁区范围,进入禁区必须有卫队全程陪同,并且让左沅立刻开始选拔女护卫。

    同时连通了原齐王府和东阁,将所有院落重新改造,加大居住面积,不再固定宫殿阁院——现在每个人每天住在哪都是不固定的,至少外人很难摸清楚。

    这两天,张飞从齐王府和伏家抓了不少人,但没抓到齐王刘承。

    齐王府的人交代说齐王早在一个月前就去了雒阳,而张闿已经确认就在临淄附近,目前各部正在全力搜捕。

    齐王刘承被除国,家中被清洗,齐国改为齐郡,齐王府也将正式改为天子行宫。

    伏家被抄家,虽然事出有因,但罪不可免,伏德被羁押入狱,伏寿被软禁在了简雍的农场。

    同时,刘协正式下诏,令雒阳百官抓捕齐王刘承、伏完,并下令百官赴临淄朝见。

    刺客猖獗,藩王谋逆,雒阳百官有不少都有附逆嫌疑,若是有官员不赴临淄,那这官也就别做了,反正刘协不认。

    当然,总是被人搞阴谋却不还手,这也不是刘备的风格。

    张白骑和他的冥卒再度被派了出去,擅长作案的太史慈也被派往了雒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不错,请把《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