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77章 刮骨疗毒整顿东北

    拿到了这么一份有着老人家做出亲笔批示的“尚方宝剑”,对于林火旺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

    他从重生开始的那一刻,就想着要如何改变东北日后的没落状态。

    所以,他才刚接妹妹和母亲接到京城,现在却是一下都没有在京城多做停留。

    甚至就连北大的入学报到手续,他都让廖公找关系,帮他先推迟了,等他把东北的事情搞定了以后,再过来。

    第二天的一大早,天都还没亮,他就已经和廖公派来的工作组,顶着这凛冽的寒风,直接就坐上了北上的列车,先奔吉省的省会春城回去了。

    这一次,林火旺不是什么衣锦还乡的探亲,而是准备要去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东北,这一片富饶的黑土地,一直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

    从清末的“闯关东”就能看得出来,关内人活不下去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闯到东北这一片能够活人的土地上。

    而在建国后,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之下,这里却是有着全国最雄厚的工业基础,最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最完善的产业链条。

    包括后来三线建设的时候,全国各地哪个城市没有接受过东北的援助建设呢?后世国内很多闻名的大厂以及工业城市的基础,其实都是那时候东北这边援助所打下来的。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林火旺心里却是比谁都清楚,在这些光鲜亮丽的“长子”外衣之下,这几十年以来,已经是滋生了多少让他痛心疾首的顽疾了。

    而且若是现在不趁着病情轻,就下重药诊治,等到改革开放的催化剂一来,就更是会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官僚主义盛行、大锅饭养懒汉、人浮于事、观念陈旧……

    前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就是因为这些沉疴旧疾,所以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么一步步掉队,最终不得不沦为了那让人唏嘘调侃的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

    这一世,便将大有不同。

    既然他林火旺带着记忆重生回来了,既然手里还握着这么一把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尚方宝剑”,他就绝不允许这样的悲剧重演!

    ……

    春城,省委招待所的会议室里,那叫一个烟雾缭绕,气氛却是相当的压抑,都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了。

    这是一场级别极高的“东北工业协调会”。

    能坐在这下面的,可以说全都是东北三省各大国营厂的厂长、书记,并且还有相关工业厅的领导。

    对于林火旺这么一个年轻人召开的会议,他们却是一个个手里捧着茶缸,眼神里几乎无一不透着审视、不屑,甚至还有那么几分抵触的目光。

    在他们这些老一辈们看来,林火旺这个才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哪怕是顶着“省状元”的名头,哪怕有中央最高级别的批文,八成也就是个来“镀金”的娃娃。

    没资没历,凭借一些中央的关系,就想指挥他们这些在东北工业圈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资格么?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孩子都比林火旺大得多。

    当然潜意识里那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观念,让他们是相当地轻视林火旺这个能全权负责东北工业改革的特别顾问。

    “林顾问。”

    率先发难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厂长,他直接就把茶缸重重往桌上这么一磕,“你说的那个什么‘计件工资’、‘末位淘汰’,在我们厂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是国企!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哪有把主人开除的道理?这要是闹起来,你负责?”

    “就是!”

    有人开了当头炮,旁边的人也是立马就附和812,“还有那个什么‘不仅要造卡车,还要造轿车’,还要引进英国人的技术?我们一汽造了这么多年解放牌,那是国家的功勋!你一句话就要改产线?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吗?”

    面对着这么一屋子的“老油条”,林火旺却是坐在了主席位上,脸色相当的平静,不气不恼也不着急。

    他没有立马就辩解,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在旁边替他坐镇的廖公,还有廖公出面特地从省里请来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前辈。

    那位老前辈是林火旺特意托廖公去拜访请出山的,当年那是真正打过仗、流过血的,小日子投降时想要搞破坏,他更是为了保护东北的工业成果中了三枪,在东北工业界那就是“定海神针”。

    听着底下人的这些牢骚和抱怨,老前辈却是闭着眼,没有说话,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支持,做给这些人看,他就是在给林火旺压阵。

    没办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资历和威严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林火旺自身在东北工业没有任何的资历与话语权,现在想要来总揽这么一摊子事,就必须要“借鸡生蛋”,从这位老前辈的身上先借权和用权,最后才能凭借改革举措的成果,把这些权威再化为自己的权威。

    “大家都说完了吗?”

    林火旺等他们安静下来一阵之后,才最终淡淡地开口了。

    随即,他又猛地一下站起身,“啪”的一声,将那份有着鲜红中央批示的文件,给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

    “行不通?闹事?花钱?”

    林火旺目光扫过全场,然后声音陡然一下就拔高说道:

    “我告诉你们!今天我既然紧急从京城回来,坐在这里,不是来跟在座的诸位商量的!我是来传达命令和执行命令的!”

    “这!就是最高层的决心!谁敢说个‘不’字,现在就给我站出来!我立刻给北京打电话,你现在就摘帽子走人!觉得这事你办不好办不来,啃不下硬骨头,可以……你报一个能吃软饭的单位来,我马上让首长给你下调令,让你安安心心舒舒服服的去养老。”

    这话一出,立刻全场就是一片死寂了。

    所有人都盯着林火旺甩出来的那一份文件,原本那些嚣张的气焰,瞬间也就偃旗息鼓了。

    这可是尚方宝剑,见血封喉啊!

    别看林火旺说的话很漂亮,还让你随便调单位,让你舒舒服服养老,在这年代,都讲究艰苦奋斗,讲究的是为革命做贡献,谁贪图享乐,谁畏惧困难,谁想要舒舒服服养老,那怕是一辈子的官声和名声都不要了吧!

    “还有。”

    林火旺见第一步震住了老油条们,便乘胜追击地说道:

    “你们怕花钱?怕工人闹事?那是你们没本事!不用我说,你们自己也清楚。东北的工业基础,东北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说,在这样的客观条件和待遇下,你们都还说服不了手底下的工人,都还没办法执行这一次的改革命令。

    首先要反思的应该是你们自己,而不是来质疑上面和我下达的命令!所以……”

    “从今天起,所有参与改革的厂子,有问题有困难,都可以提出来,但是我要听的不是抱怨与泄气的话,而是具体的解决办法。

    你是要资金呢?还是要设备呢?

    既然我在这里,负责这次的改革,我们的关系不是对立与对抗的。相反,我是大家的底气,我是来给大家支持的。

    资金我来出!设备我来买!”

    “我也把话撂在这儿!只要是肯干、能干的工人,工资翻倍!年底分房!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给我搞官僚主义,搞人浮于事那一套……”

    林火旺说到这里,立马就是冷笑一声,指着刚刚那个最先发难的厂长说道:

    “赵厂长是吧?听说你们厂去年的次品率高达30%?不仅不思悔改,还在这跟我拍桌子?从现在起,你被免职了!我做主,保留你的工资待遇,原地退休,好好回家休息抱孙子去吧!让你们那个懂技术的副厂长上来干!”

    “你……你敢……我离退休的年纪,还有五六年,我还可以……”

    赵厂长气得那叫一个吹胡子瞪眼睛,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率先质疑了一下,竟然就被林火旺给杀鸡儆猴了。

    他还想为自己辩解几句或者是指责林火旺乱来,却被一旁的廖公直接喊道:“既然退休了,就带下去!”

    两名警卫员立刻上前,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位赵厂长给“请”了出去。

    没有错!

    林火旺今天就是要“杀鸡儆猴”。

    为什么这个成语可以流芳百世,当然是因为这一招是真的好用了。

    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任何场景当中,用来立威,其实都是最佳的办法之一。

    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林火旺可以说是在整个东北的工业领域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般又轰轰烈烈的改革。

    实在是因为,他太了解东北了。

    他知道这里的“病根”在哪里,也知道能解决这些病的“药方”本质上是什么。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不错,请把《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