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鸣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你的珍珠贝价格就不能太高!”
刘美兰点头:“那当然!成本价,很低的!四方岛这边都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拿到什么价格,我卖给海省的养殖户也是这个价格。”
张凤鸣笑了:“那行,只要能让老百姓赚钱,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这时候,刘奕邦问:“凤鸣,有的养殖户只看到眼前利益,别人出更高价格就会毁约,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张凤鸣笑了,“掌握核心技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不能保证没有人这样做,因为人心不足,总有人想走捷径。不过,你们的珍珠贝种是专门培育的,他们就算毁约,也只能毁这一次。以后再想买你们的珍珠贝种,你们不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刘美兰点头:“是的,这一点我们会在一开始就写进合同。如果有人不愿意遵守,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后续我们不会再提供饲料,也不会再供应珍珠贝种。”
谈完这些,他们重新回到岸上。
对这边的考察,张凤鸣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又仔细聊了些细节,还极力邀请刘美兰去海省考察。
刘美兰回答:“等孩子大一些再去吧。不过,我会先派人过去,到时候还需要张同志多行方便。”
张凤鸣笑道:“那必须的!我们海省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美兰,你们可得尽快推进啊!”
刘美兰点头:“行,我会尽快。”
刘奕邦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时间不早了,回家吃饭。”
刘美兰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家宴,款待张凤鸣。
张凤鸣很感动,吃过饭,跟刘奕邦在岛上散步时说:“奕邦,恭喜你步步高升啊!”
刘奕邦笑笑,顺势恭维:“你也不错了,越是条件不好的地方,其实机会越多。”
张凤鸣感慨地摇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我会努力践行当年的誓言。”
刘奕邦拍拍张凤鸣的肩膀:“凤鸣,我相信你是个心有大志的人,也相信你能做出成绩。好好把握这个项目,要是能做好,能给你们海省带来几亿甚至十几亿的收入。”
“这数额看着不多,但带动的就业岗位不少。别好高骛远,慢慢来,根基不稳,以后会留下隐患。你们当地物产丰富,其实还可以开发些饮品或零食。比如我就利用当地的土豆,做出了粉丝、酸辣粉,这些不仅能切实改善老百姓的收入,还能增加就业,让当地政府获得税收。”
“我们岛上别的不多,就椰子和香蕉多。”张凤鸣笑道,“我不喜欢吃零食,之前也没往这方面考虑。”
刘奕邦挑眉笑道:“那你现在可以考虑了。我家别的不说,零食就有很多——男人可能不喜欢吃,但女人和孩子喜欢。我记得你们当地有一种叫‘椰树’的饮料,很好喝,口碑非常不错。”
张凤鸣眼睛一亮:“椰树是当地的大品牌,倒是零食,我没听说过有知名的。不过我们那边水果确实多,很多会运往外地销售,但真没做成能销往全国的零食。”
刘奕邦建议:“椰子可以做椰子糖,椰果、椰蓉能做成点心、饼干。对了,水果多的话,新鲜的容易坏,你们可以做成水果干啊!既可以单独包装,也可以把几种水果混合在一起。现在研究食品的技术人员不少,让他们帮忙开发,留下好吃的品类,这些都是很好的投资方向。”
张凤鸣被刘奕邦勾勒的蓝图吸引,随即问:“既然这么好,奕邦,你说美兰会不会来投资啊?”
刘奕邦哭笑不得:“美兰很忙,真的没空。要是她手边没别的项目,或许还会考虑投资。”
张凤鸣有点失望,但很快振作起来:“你说得对,总要先做起来。全国那么多超市,喜欢吃零食的人也多,应该很有市场。”
刘奕邦点头:“本来就是啊!就地取材,总比舍近求远强多了。等你把水果干这类零食做出来,我可以给你介绍销售渠道,帮你把这些东西卖出去。”
张凤鸣连忙感谢:“奕邦,谢谢你!从你这里,我得到了很多新思路。”
刘奕邦笑笑:“咱们的理想和目标是一样的。我在西部,你在南方,天南海北的,难道是为了自找苦吃吗?不就是因为我们心里的那团火还没灭吗?”
张凤鸣笑了,笑容很纯粹:“是的!深城发展快不是没有原因的,我正好趁这机会多待两天,四处看看。”
“行啊,不过我们明天就要回去了,没法陪你了。”刘奕邦回答,“但你可以随时联系我妹妹,她很有想法。”
张凤鸣点头:“是的,跟美兰妹妹聊过之后,我脑子像是突然想明白了一样。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难。”
这一天,刘奕邦全程都在招待张凤鸣。
第二天,刘奕邦就和米小楠坐飞机赶回了工作单位。
张凤鸣在这边考察了三天,才起程回去,向徐主任汇报情况。
徐主任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半天没说话。
张凤鸣问:“主任,这样的合作方案,不行吗?”
徐主任停下脚步,笑着看向张凤鸣:“行,太行了!只是我还没想好,怎么把这份功劳全落在咱们单位头上。”
张凤鸣一怔,旋即笑了:“这事绕不开渔业单位,这份功劳咱们未必能全吞下,只能尽量争取占据主动权。”
徐主任有些遗憾,但也明白张凤鸣的话有道理:“是的。凤鸣,让你下基层,你愿意吗?”
张凤鸣点头:“当然愿意。”
徐主任拍拍张凤鸣的肩膀,称赞道:“小伙子,很有前途!我这边会跟领导汇报,你回去好好准备,回头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
张凤鸣点头:“多谢领导栽培!”
徐主任眼中露出赞赏,心里却越发羡慕,这些都是天子门生啊!不仅人脉广,还有渠道直达上级。
张凤鸣要是真能做出成绩,既是他们这些领导的功劳,更是当地老百姓的福气。
于是,经过领导们多方博弈,张凤鸣最终下了基层,主管珍珠和海产养殖工作。
随之而来的,还有六个年轻人,都是从各个单位调过来的。
说是协助工作,其实就是觉得这个项目能出成绩,来“混功劳”的。好在没把张凤鸣这个主要负责人换掉,“桃子”没有被人全摘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