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我只能帮到这

    淮王府,弈心殿

    景淮独坐殿内,对着棋盘一手执黑、一手执白,自己与自己对弈,时而皱眉沉思、时而自言自语,看起来极为享受这种悠闲。

    虽说加封了淮王,但景淮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搞迎来送往、豢养门客那一套,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王府里深居简出,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的与世无争。

    少倾,殿外响起了内侍的轻喝声:

    “王爷,户部尚书程老大人求见。”

    “进来吧。”

    户部尚书程砚之缓步而入,躬身行礼:

    “老臣参见王爷。”

    “程老大人可是稀客啊,快快请坐。户部应该事务繁杂才对,今日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

    景淮笑着招呼老大人坐下,可程砚之却苦笑一声,直奔主题:

    “还不是因为奴庭战事。”

    “噢?奴庭战事关户部什么事?”

    景淮略显好奇:“程大人莫非遇到了什么难事?”

    “难事谈不上,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罢了。”

    程砚之眼珠子咕噜一转,沉声道:

    “王爷对老臣有提拔之恩,老臣就明言了。眼下两朝三十万精锐对峙于茂山,陇西粮草告急,曾多次来信希望朝廷能增援些许军粮。”

    “此事我知道。”

    景淮微微点头:

    “但不是说国库空虚,难以支援前线吗。我记得陇西官作司财大气粗,一直在中原各地采买粮食,想来粮草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才对。”

    其实当初陇西出兵之后朝堂就有过定论,绝不会给陇西粮饷上的帮助,此事已定,就算是景淮也改变不了。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忧心,因为陇西的底子他清楚,这些年靠卖酒还有棉布挣了不少钱,买个几十万、上百万石军粮没有问题。

    “以前是这样,但现在变了。”

    程砚之苦笑一声:

    “这两天老臣收到风声,中原好几家大粮商接到了消息,禁止向陇西出售一粒粮。估计从现在开始,陇西就算手握白银也买不到粮食了。”

    “噢?”

    景淮的目光陡然一寒:

    “翊王府干的?”

    放眼满朝文武,只有翊王府现在在针对陇西,而且能让中原众多粮商乖乖听话,必是位高权重之人。

    “王爷果然聪慧过人,一语中的。”

    程砚之愤愤不平地说道:

    “翊王府那帮人打的什么心思老臣看得出来,朝堂党争,自古就有。可不管怎么说,陇西边军也是我大乾军卒,仗还没打完就忙着内斗,实在是说不过去。

    万一,万一粮草告急、前线大败,死的不还是我大乾将士?所以老臣斗胆,想来问问王爷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帮帮陇西。”

    景淮手中捏着一颗白子,轻轻敲打着棋盘:

    “此事可不好办啊,户部一粒粮食都不能运往陇西,各大粮商的渠道也被断了,按照陇西的储备,只怕撑不过两三个月。”

    “正是因为如此老臣才忧心忡忡。”

    程砚之面露难色:

    “私底下常夫人曾经来找过老臣,试探过户部的虚实,说实在的,这一年来户部收上来不少漕粮,发数十万石粮草去陇西不成问题。

    可是陛下不发话,国库的粮食就出不去。”

    “老大人忧国忧民,真乃国之忠臣啊。”

    景淮略微思索片刻,轻声安抚着:“程大人先回府,粮草的事我来想想办法,放心。”

    “好!”

    程砚之似乎就在等这句话,起身告辞:

    “全靠王爷了,若是有老臣能帮忙的地方,尽管直言!”

    “老大人慢走,不送!”

    老大人步履匆匆地走了,独剩景淮一人冷冷地看着棋盘:

    “大哥啊大哥,你的手段未免太狠毒了些。”

    恰在此时,内室走出一道消瘦的身影,身穿锦衣,望着程砚之离去的背影轻笑道:

    “老大人确实耿直啊,这些话若是传出去,只怕要被翊王党群起而攻之。”

    别看程砚之并未参与到党争之中,可三位皇子,他与景淮走得最近,当初他加封户部尚书也有景淮从中助力。

    “我大乾朝总得有几位忠臣,若都是夏甫、南宫烈那种人,大乾朝早就亡了。”

    景淮摆摆手:“坐吧,跟我下完这一局。”

    来人施施然坐下,他是谁?

    夜家,夜辞修!

    他原本是景霸手下的谋士,当初两位皇子领兵征伐东境,夜辞修随军出征,帮着他们料理了不少后勤军卒的事务。可景霸实在是搞不来文人这一套,夜辞修跟在他身边很别扭,所以这一年来他转而成了景淮的人,恰好两人幼年在一起求学,知根知底。

    他可不是什么寻常的文人士子,夜家坐镇关中道,乃是朝中一大门阀,哪怕与当初的南宫家想必也不逞多让,只不过手里没那么多兵马而已。

    景淮轻笑一声:

    “首先恭喜你,昨日父皇已经下旨,你父亲加封工部尚书,兼领关中道节度使,算是跻身朝堂中枢了。你也顺势成了工部侍郎,京城世家大族的子弟里面,你的官位几乎是最高的。”

    “还是多亏了王爷相助啊。”

    夜辞修微微作揖,很是谦虚:

    “翊王府那边推选的人选被王爷出手送进了大牢,否则工部尚书这个位子怎么也轮不到我父亲来坐。”

    短短一句话就能说明眼下朝堂党争有多么激烈,实权要职就那么几个,谁不想安插人手?

    “呵呵,你我之间,无需言谢。”

    景淮轻轻放下一颗白子:

    “我记得夜家的产业里似乎有几家不小的粮商吧?”

    夜辞修落下一颗黑子,眉头微挑:

    “王爷是想通过夜家悄悄将粮食运入陇西?”

    “除了你们,我想不到别的方法了。”

    景淮平静地说道:

    “户部那边许多耳目在盯着,程大人如果冒着风险运粮,定会被翊王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别说运粮了,连户部尚书的位置都保不住。

    其他大粮商又不敢和翊王府作对,只有你们夜家能帮忙。”

    “运粮没问题,但夜家的粮商规模都不大啊,而且势必会有翊王府的暗探盯着,一旦被他们发现定会想方设法阻扰,我们只能一点点运粮。

    奴庭战事动辄都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的规模,几万石粮草恐怕是杯水车薪吧?”

    “那也比没有好。”

    景淮沉声道:“运粮的事就交给你了,能运多少运多少,如果翊王府那边阻扰,我会出面的。”

    “明白。”

    夜辞修重重点头,但犹豫地问了一句:

    “王爷,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言无妨。”

    “现在陛下对陇西心怀警惕之意,朝臣们更是痛斥玄国公为反贼。这种时候王爷出手相助陇西,未免会引火烧身。

    对大局,并不利。”

    “你的意思我明白。”

    景淮执棋的手悬在了半空中:

    “可帮洛羽就是在帮我大乾啊,陇西将士难道就不是大乾子民了吗?让十几万人命丧奴庭,对国家而言有什么好处?

    奴庭只要能赢,那就是开疆拓土之功,何乐而不为?

    十几万将士的性命,不该成为棋盘上的棋子。

    辞修,有时候看问题,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陇西在,我们才能与翊王府有一较高下的底气!”

    “明白了。”

    夜辞修微微点头,躬身告退:

    “粮草的事我现在就去办,夜家定会尽力而为!”

    景淮目光怅然,遥望陇西方向:

    “洛兄,我只能帮你到这个份上了,祝你好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军赋不错,请把《从军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军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