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三十一年,底!
风雪吹过金陵城,皇宫大殿的琉璃瓦上一夜落白,宫里的太监们拿着扫把清扫的积雪,显得安静又寂寥。
飞鱼服,绣春刀,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踩着积雪来到尚书房外。
“臣马顺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太子微微颔首,问道:“办完了?”
“是!”
马顺将那份太子交给他的名单呈了上去,打开后,许多人名后面已经用加上了红圈,后面又多了几百个新人名以及身份。
太子一边看着一边问道:“说说吧!”
“是!”
马顺立马开口说道:“臣奉命以来,不敢有一丝懈怠,立马召集人手,于各地缉拿朝廷钦犯……”
太子冷声道:“不要废话,直接说事,你有多大功,不用你说,孤心里都清楚!”
“是!”
马顺再次行礼,说道:“臣先抓的是在京的官员,凡名单乱党,皆被臣一网打尽,无一漏网,之后,臣立马带人前往地方抓人……”
“十一月三日,山东布政使柳华在家中服毒自杀……”
“十一月十二日,闽地御史柴文,汪登,在衙门悬梁自尽……“
“十二月初,江西按察副使张华,失足落水而死!”
“除此之外,涉案之官员几乎都被缉拿归案,经过臣一番审查,都招认了,请殿下过目!”
马顺又将一份写好的奏本呈了上去。
这一次动静可不小,在京官员抓了一百六十多人,地方有五六百人,这还只是有官身的官员,牵扯其中的更是达到三五千人。
此次办案,马顺可谓出了大力,有一个抓一个,不管什么身份,地方三司,封疆大吏,都敢直接上门拿人,有抵抗的,就地格杀。
上个月,马顺带人在江南办案,缉拿一位知府时,遭到了家丁的抵抗,结果被马顺屠了全家。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锦衣卫诏狱每天都会抬不少人出来,马顺办事没别的,就是上刑,不招就一直用刑。
尽管如此,诏狱依旧人满为患,每天都有走着进来的,也有被人抬出去的。
沉寂十几年的锦衣卫,在马顺的带领下再次崛起,再现洪武风光。
马顺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做事不讲原则,也不讲什么道理,现在不少官员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
整个京城都在议论纷纷,锦衣卫出了一位狠人,而且比洪武朝那几个都狠。
“畏罪自尽了!”
太子看着名单不禁冷笑起来,悠悠说道:“以为畏罪自尽就没事了吗,真是幼稚……人死账可不能清……”
马顺是个精明人,立马行礼道:“请殿下示下!”
“柳华虽死,但其罪难恕,抄其家,将其亲族依律处置,财产充公,妻女入浣衣局,男丁发配辽东各卫,其余畏罪自尽之人,皆以此例办理。”
太子面色冷峻,眼中满是威严,继续说道:“其余乱党,依法追究,按谋乱之罪处理!”
“臣领命!”
马顺抱拳,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另外,朝廷那几个……”
太子阴冷的声音传到马顺耳边。
“他们犯了这么大的错,怎么没有畏罪自尽啊!”
马顺当即明白过来,说道:“臣明白!”
皇帝不在,朝廷出了奸臣,太子脸上挂不住啊。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
锦衣卫诏狱!
随着绞盘的转动,铁锁发出“哗啦”的声音,昏暗的地牢中突然照射进一阵阳光,伴随而来的是发霉的恶臭和痛苦的哀嚎声,还有喊冤的,求饶的……
独立的牢房内,身穿布衣的杨士奇坐在地上,背着所有人,安静的面向墙壁。
“杨大人!”
马顺喊了一声,走了进去,身后的王山放下食盒,点燃了蜡烛。
“这里没有什么杨大人了,只有犯人杨士奇!”
王山将带人的东西放在地上,两碟小菜,两个馒头,一壶酒。
“其实在太子殿下心中,你就是杨大人,一直都是,不过可惜的是,你辜负了太子殿下!”
马顺悠悠说道:“尽管如此,太子殿下依旧念着和杨大人的情分,毕竟你为朝廷干了三十年的活,别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杨士奇低头看着酒菜,不觉苦笑起来道:“看来我要上路了!”
“上不上路的,都要吃饭啊,杨大人,你说是不?”
杨士奇点头,再次坐在地上,拿起筷子馒头吃了起来。
马顺蹲在一边,问道:“如果杨大人没有参与这些事,如今恐怕能和殿下身边的另一位杨大人一样,等到殿下继位,不是辅臣,也差不多了,这路怎么就走错了,后悔不?”
杨士奇吃着饭,叹息道:“这路千千条,只有在脚下的才是自己的路,不一定是对的,却是必须要走的!”
“身不由己,朝堂如江湖,身处其中,很多事并非自己所能掌控,有些事,一旦开始,便再难回头。”
马顺冷笑一声,“那您便不该参与这谋逆之事,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杨士奇苦笑道:“谋逆非我本意,本想成为名臣,却不想成了落得这样的下场,你说的对,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哈哈……”
马顺忍不住大笑两声,他就喜欢看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落魄之时,心中有种莫名的痛快。
“杨大人,有个人想见见你!”
杨士奇抬头,看到有人从黑暗中走了出来,看到此人,神情逐渐复杂起来。
“马镇抚,我欠你一个人情!”
马顺笑着行礼道:“陈部堂客气了!”
随后,马顺带着王山走了出去!
“汉南巡抚,陈大人是来看我笑话的?”
陈丕淡淡一笑道:“我已经不是什么汉南巡抚了……”
杨士奇继续吃着饭,问道:“怎么,你也被贬了?”
“是啊,从汉南贬到了朝廷,现在是兵部尚书了!”
杨士奇一愣,整个人僵住了,就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怎么,杨大人,很意外吗?”
杨士奇点头道:“倒是有点!”
“我觉得你不该有什么意外,陛下说过,兵部尚书这是我应得的,这些年,我为朝廷做了多少事,杨大人身在内阁,应该都是知道的……好了,不说这些!”
陈丕没有炫耀什么的意思,坐了下来,说道:“其实詹公在朝廷之时,就看出你们这些人没憋什么好屁!”
杨士奇笑道:“詹徽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倒也没什么不同,不过是为天下人做了几件事而已,你呢?”
杨士奇没有说话,整个人有些落寞,回想自己三十多年的仕途,好像确实没为天下人做过什么实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