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分封出去

    灭国容易治理难,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对大汉这帮武力值爆棚的武将来说灭掉周边的番邦小国非常容易,只要过去基本就是一路横推。

    但灭国之后呢?

    大军不可能一直驻扎只能撤军,撤军之后被灭的小国就会另立国君死灰复燃,大汉再灭人家再复,周而复始永无尽头。

    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土归流,将被灭小国纳入大汉治理体系,融入大汉版图之中。

    但这需要制定完善的治理政策,同时还需要政策的持续性,这个持续时间最少需要二百年,期间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人亡政息,在这点上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朱元璋治理云南的案例。

    历史上的云南从唐朝中期就开始独立,分裂成了南诏国,到了宋朝又变成了大理国,元朝虽灭了大理却因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什么都没改变,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云南已经脱离中原六七百年,形成了独立的文化和文字,跟中原彻底没了关系。

    面对这种已成死结的局面,朱元璋利用铁腕手段先进行武力镇压,随后大规模移民,将云南百姓迁入内地,将内地百姓迁往云南,利用人口置换不断提高当地汉民比例,又命义子沐英长期镇守云南,经过沐家近三百年的努力,等到明朝末年,明初的蛮夷叛乱问题就变成了县令都能轻松平定的街头打架斗殴的治安问题,可见明太祖亲手制定的政策的威力。

    过年期间闲来无事,刘关张诸葛几人大半时间都缠着关兴讲述后世历史,因此早已清楚了汉末到关兴穿越前的历史脉络,只是不清楚旁支末节罢了。

    刘备蹙眉道:“明太祖朱元璋的办法确实不错,但如此一来岂不是等于变相分封吗,这能行吗?”

    对于分封,刘备多少是有些顾虑的,因为大汉与大明的情况不同。

    汉承秦制,秦却只有十四年国祚,换言之大汉是在秦灭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高祖刘邦更是从战国时期过来的,对分封制的危害可太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高祖刘邦立国之初,为维护国家稳定实行了郡县与分封并行的政策,然后后续之君便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断的跟分封制做斗争,甚至还引发了七国之乱。

    尽管如此分封制依旧没被废除,直到光武中兴之后依然存在着许多郡国,后续帝王费了很多努力才逐渐将郡国制这种国中之国给磨灭掉。

    因此老刘家对分封的问题很是忌惮,能不封就不封。

    关兴清楚刘备的顾虑,继续说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成不变的套公式,既然知道了明太祖朱元璋治理云南的成功案例,咱们就再谈谈明成祖朱棣治理安南失败的反面案例。”

    “明成祖朱棣灭掉安南之后并未像老爹一样派国公永久镇守,而是派流官治理,明成祖最初是派一位名叫黄福的官员坐镇安南的,黄福因调度得当深受安南百姓拥戴,但在安南没多久就被召回朝廷……”

    “黄福的继任者刚一上任就废除了黄福制定的,执行多年且行之有效的政策,采用暴力统治,逼的安南各地皆反,后来明朝见安南局势糜烂不得不再派黄福过去救场,但那时局势已经彻底失控黄福也无力回天,几乎刚到安南就被当地义军给擒了,义军抓到黄福非但没杀,反而像受到委屈终于见到父母的孩子似的,痛哭流涕向黄福控诉道“治理安南的若一直是您,我们何至于造反啊”,然后就给黄福盘缠将其给放了,后面安南就脱离明朝的掌控独立出去了。”

    “陛下,征服一个地方很容易,但想消化一个地方却很难,就拿巴蜀来说吧,秦国是秦惠文王时期拿下的巴蜀,却到秦昭襄王时期才彻底平定境内起义,将巴蜀永远纳入秦国统治之中,南中以前是夜郎国,是孝武皇帝派兵打下来的,孝武皇帝攻下南中已经三百多年,可直到现在朝廷依旧没能实控南中,为什么,不正是因为朝廷朝令夕改,政策没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吗?”

    “再说扶南,分封出去的话确实有诸侯坐大,反过来威胁朝廷的隐患,但若不分封的话,扶南就永远都是扶南,变不成大汉啊。”

    “这种境外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文字都与大汉截然不同,想要治理就得先向他们输入大汉文化,让他们对大汉产生认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若分封出去就不一样了,分封出去的诸侯会将这些琐碎的问题逐一解决,将来朝廷再想收复扶南就不用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只要将这个诸侯灭掉就行。”

    “周朝为什么分封,不就是境外全是蛮夷没法实控,只能派遣诸侯去发展嘛,经过数百年的征战发展,等到秦灭六国的时候,各路诸侯早已解决了境内的文化问题,始皇帝只需要灭掉六国国君就能将六国的城池土地全部收入囊中,而非像周朝那样艰难治理,一寸寸的蚕食土地发展壮大了。”

    说白了周朝的诸侯国都是创业者,秦灭六国属于掠夺,直接抢了六国数百年的劳动成果。

    扶南也是一样,境内全是蛮夷,大汉在境内没有丝毫根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这种情况下想快速吃掉扶南就得分封诸侯,给诸侯绝对权力,等诸侯解决问题创业成功之后再将诸侯灭掉,扶南自然就融入华夏了。

    就算刘备的子孙做不到也没什么,别忘了四百年后还有个叫李世民的碳基生物呢。

    祖宗是要为后辈铺路的,前人栽树后人才好乘凉,前人只有打好基础,后人才能一飞冲天嘛。

    刘备闻言陷入沉思,思忖许久才问诸葛亮道:“丞相你怎么看?”

    诸葛亮挥扇说道:“臣觉得安国说的不无道理,肉只有吃进嘴子里才有机会消化,没吃进嘴里都是别人的,咱们再眼馋也只能干看着,所以臣同意先分封出去,派名诸侯永久治理,先将扶南融进大汉再说。”

    刘备捋须道:“明太祖治理云南和明成祖治理安南的案例确实值得借鉴,那就按安国的意思办吧,派名国公过去永久治理扶南,至于将来如何,留给后人吧,只是派谁去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家父关云长不错,请把《家父关云长》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家父关云长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