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爱?

    [精神病院规则怪谈之:送来就治疗、限制人身自由、强制用药、谁送来谁负责接走。]

    [其实不止国内,国外也有当红巨星是被亲人送进精神病院里囚禁了很多年的。]

    [国外的药物滥用太严重了,在里面被强制服下大量药物,就算出来也已经药物成瘾了。]

    [想毁掉一个人,就说她是疯子,让人把她隔绝在正常世界外,这样她就会自己摧毁掉肉体。]

    这三个病人都有个共同点——

    都是被家人直接或间接地放弃过。

    难道这就是中心城公民的共性?

    裴望星翻完第三层入住病人的病历。

    封闭住院楼目前没有住满,但入住的近七成病人是女性,最多时达到九成。

    她也忍不住想起奇怪女人问出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这里得精神疾病的女性更多?

    为什么呢?

    三个房间的病人在清醒时的自述里,都流露出同样的疑惑——她们是被爱着吗?

    301患者是独生女。

    父母倾注了全部的关心和期望在她身上。

    如果没有爱,怎么会花高价送她去网戒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长期住院费也不便宜。

    可若是爱,为什么一次次无视她的诉求,哪怕她为了逃跑不惜摔断腿,也还是被送到这里。

    也许,比起他们的面子和权威,比起看到她脱离掌控……她的痛苦,就没那么重要了。

    …

    302患者用谎言换来了爸爸家族的“接纳”,叔叔和姑妈轮流拉扯她长大,从不苛刻和嫌弃她。

    但如果真的爱她,怎么会把这么重的道德枷锁全压在一个小孩儿身上。

    利用一个孩子的年幼无知,拿亲情做的利益交换,保全儿子和家族颜面。

    等302长大,在很多个时候想起妈妈,那一刻的改口都会成为一种背叛的折磨。

    为了逃避这份痛苦,只有不断用新的谎去圆上一个谎,仿佛一张不断向外织的网。

    而她并不是这张网的主人。

    她从未从自己编织的谎言里获利。

    她也会被这张网缠绕困死。

    …

    303病人的母亲爱她吗?

    不是全然爱着,但也不是完全不爱。

    比起新闻里那些更不幸的例子,她能被供养到读完大学,无疑是幸运的。

    可一旦牵涉到了自身的利益。

    她的妈妈、姐姐不惜把她送进精神病院,只为了证明她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她们明明知道自己没有病,却囚禁她、逼她吃药,每次探视只追问存折和证件放在哪里。

    这一刻,她的家人是真的希望她有病,最好是彻底疯了,才能顺理成章地拿走一切。

    …

    这些人被送来不是一两天了。

    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大半年。

    病人没有太多娱乐活动,每天做完操,除了放风时间,就是坐在病房里发呆。

    看着楼下的秋千,望着窗外的天空。

    怎么也想不明白,她们明明有家、有家人、有房子,却又像什么都没拥有过。

    时好时坏的家庭,更容易精神污染。

    亲情才是最伤人的软刀子。

    ——但这和【蚂蚁】有什么关系?

    裴望星没想明白。

    还是得去病房里找答案。

    她正准备起身,忽然有东西从抽屉里掉出来。

    是一本病人意见簿。

    她刚检查过周围,没有发现这东西。

    随手翻了几页,里面大多是涂鸦和抱怨。

    有人投诉隔壁病房半夜总有人敲墙。

    有人骂食堂的饭菜越来越难吃。

    有人说护士每天半夜推车的声音像在运尸体。

    翻着翻着,其中一条留言引起她的注意:

    【听说这里以前是圣婴院,是不是真的啊?】

    圣婴院?

    裴望星觉得有点耳熟,她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这段历史。

    华国动荡年代,洋人传教士以慈善救济的名义,在华国各地建立起育婴堂,圣婴院。

    那时候,溺杀和弃婴的现象非常普遍。

    女婴要么被丢到后山、井中、田边的塔里,要么是被于心不忍的父母送到就近的圣婴院。

    圣婴院由几位修女管理。

    她们会把送进来奄奄一息的婴孩,先放进阴冷潮湿的地下室,等上半天或一天,如果婴儿还活着,就抱出来接受洗礼,再送进育婴房。

    要是没撑过去,就直接埋掉,形成死仔坑。

    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孩子,从小要承担院内繁重的劳动,看护幼婴,还要遭受修女们的虐待。

    她们过得最好的时候,就是被修女精心打扮后,拍成照片和电影寄给国外的社会名流。

    几十年间,大型的育婴堂至少收养了超过四万名婴儿,最终活下来的却不到两百人。

    华夏大地大大小小的育婴堂,

    万婴坑更是不知多少。

    它们就像不被看见的蚂蚁,看着微小,实则底下已经快要被尸骨填满,累累垒累累。

    如果真是圣婴院,这数万婴孩的怨气……

    裴望星深吸了一口气。

    猛地想起了网上很火的一句话:“从杀死女婴的数量来看,我们地府应该是母系社会。”

    中心城副本全都是女性。

    难道是污染源的另一种演化形式?

    她记得老师说,那些洋人传教士后来被驱逐出境,圣婴院里的本地修女嬷嬷也被遣散。

    这些罪恶的圣婴院旧址,大多由国家机构接管,改建成了人流量较大的学校或医院。

    老师说,洋人的罪行曝光后,愤怒的民众冲进去捣毁育婴堂,亲生父母挖出孩子的骸骨。

    小小的裴望星当时觉得虚伪。

    如果真的悔恨,怎么会把刚出生的骨肉送出去,把一条生命的决定权拱手交给他人?

    明明从交出去的那一刻,

    就已经默许了最坏的结局。

    迟来的眼泪啊,只是为了抵消心中的歉疚,粉饰自身的虚伪……它们能不怨吗?

    病人问出的这个问题,显然没人解答。

    护士把这本意见簿收了起来,这样的举动反而更证实了病人的猜测,在私底下流传开来。

    裴望星放下意见簿,走向病房。

    住院部的病房是从后往前排列,锐角和直角很少,走廊和房间都采用了柔和的蓝色砖。

    她先来到了303病房。

    维持着探访的基本礼貌,站在病房门口,先抬手敲了敲,才握住门把手推开门。

    独立病房不到七平米,只容得下一张床和一个床头方柜,床头柜上插着一束花。

    不是花店和花篮的那种花,而是白色紫色的小野花,像是从医院的空地上随手摘的。

    说是来“探病”,房间里根本没有病人。

    可她一进来,就隐约觉得有什么在注视着她。

    裴望星克制地打量着病房。

    她注意到几只蚂蚁在花瓣间爬动。

    这些蚂蚁和平时见到的蚂蚁不太一样,个头明显大一些,身体两侧拖着极薄的翅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不错,请把《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还能在规则怪谈里塌房不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