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刚进入洛阳城内。
宇文泰正在此处等他,看见高羽前来,宇文泰下拜拦住了高羽的去路。
“拜见将军。”
依旧是熟悉的大黑耗子形象,不过几年未见,宇文泰的身形壮硕不少,但这些年一路奔波,长期在军营中生活,也让他的皮肤越发的黝黑,不知道还以为是哪来的昆仑奴,倪哥。
“起来吧,你我乃是旧相识,不必这般多礼。”
高羽翻身下马,宇文泰却没有起身,而是依旧跪在他面前,“还请将军将阿哥的尸首还给我,由我来将其安葬……”
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这边。
其实贺拔岳、李虎等人都在远处看着,他们不像高羽这般位高权重,没办法随心行事。
不过看他们所在的位置,显然他们十分清楚以高羽的为人肯定会来替宇文洛生收尸。
高羽一抬手,身旁的彭乐便心领神会的将将尸首交还给宇文泰。
宇文泰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旋即背着尸体转身。
高羽默然了片刻,还是开口道,“今后若是遇到什么事,可来找我,当年宇文家与我有恩,没能护住宇文郎君实属无奈……”
哪怕是洛阳城中的百姓都知晓。
天策上将乃是陛下眼前的大红人,可谓是权势滔天!
这样的话语几乎等于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平步青云,面对高羽抛出的橄榄枝。
然而。
宇文泰牢记着宇文洛生叮嘱他的话。
“陛下与尔朱荣定会起正面冲突,尔朱荣麾下无可用之人,尔朱氏子弟皆是一群草包,我等武川之人有骁勇之名,尔朱荣定然会拉拢,重用,改变此前的想法,这便是黑獭你的机会!”
宇文泰没有任何的停顿,仿佛脑海之中完全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待到略微走远之后,宇文泰冷冷道,“谢将军厚爱,将军今日能为我阿哥收尸,让我阿哥得以体面下葬,便是我宇文家的大恩人,要说报恩,将军的恩情才是还不完。”
说罢,他继续朝前走去。
高羽心中不由暗叹一口气。
缺人才啊。
他虽然对南北朝的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但宇文泰可是能够跟高王并驾齐驱的人,而且历史上的西魏整体国力一直不如东魏,尤其是前期。
因为陇西、关中常年的叛乱,导致人烟稀少,田地荒废。
再加上秦汉两代加起来几百年的嚯嚯,关中平原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
在这样天崩的开局下。
宇文泰愣是抗住压力,甚至还能将内部捏合在一起,其政治手腕、治理能力都是上乘。
若是能招揽到他,让其为自己所用……能省心很多。
不过看这个样子,人家没有为自己效力的想法,人各有志,他也就不强求。
人才嘛,只要用心去挖掘,总是能够发现的。
就在更远处的地方。
俩人的对话也被尔朱荣看到也听到了,他对宇文泰并不熟悉。
宇文洛生是被彭乐所生擒,真要说的话,宇文洛生的死起码从明面上来说跟高羽有着密切的关系。
若真是这样的话,也许……自己找到了破局之人?
再一看贺拔岳、李虎、独孤信等人都走到了宇文泰的身旁,尔朱荣的脑海中似乎有一条线若隐若现。
宇文家对整个武川的人皆有恩。
似乎是一个可以将所有人都串联起来的线。
若真是这样的话……
“世隆。”
尔朱荣将其叫到自己的身旁,凑到他耳边叮嘱了几句。
…………
洛阳皇宫,显阳殿内。
元子攸满脸含笑的站在殿门口的位置,很快便见到了那道让他‘魂牵梦绕’、‘日日思念’俊朗身影。
“将军!”
没等高羽下拜,元子攸却主动开口上迎。
在元子攸的视角中。
不说彻底收服高羽之心,但当高羽没有拒绝尔朱荣,反而是果断接受了天策上将这个职务,走到了尔朱荣的对立面。
就意味着元子攸已经成功了。
让高羽跟尔朱荣之间产生了裂痕。
猜忌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消除掉。
尤其是洛阳一战,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高羽的勇武,偏偏高羽在性格层面也没有任何的毛病,称得上是一句谦谦君子。
元子攸也已经得了城外的事情。
对于宇文洛生的死,他也感到惋惜……
高羽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道德水准,这就更令他欢喜。
哪个天子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人都是道德标准极高的人?更何况这个人的个人能力还那么的强。
只要徐徐图之,慢慢拉拢,收服其心。
待到高羽有了根基,彻底掌控山东之地后,那么……元子攸就能距离掌控皇权更近一步。
“陛下……”
“诶,不必多礼。”
元子攸亲切的拉着高羽的胳膊入内,落座后。
他笑着说道,“今日叫你前来,是有事想要问你。”
“陛下可是想问臣要何时启程前往山东?”
“不不不。”
元子攸笑着摆摆手,“难道在将军心中,朕是这般不通体恤臣下之人吗?马上便要入冬,将军到了来年开春再出发也未尝不可,天寒地冻,料那岛夷萧衍也不会来犯我边境。”
“也正好给你介绍几个人认识。”
“何人?”
“敖曹的两位兄长、”
“敖曹之父冀州刺史高翼共有三子,长子唤作高乾,字乾邕,次子唤作高慎,字仲密。”
高羽点点头。
元子攸接着说道,“徐、兖、青等山东之地,乃是中原故土,汉人世家在此处经营上百年,彼此之间关系盘根错节,你想要掌控山东之地,就得借助世家的力量。”
“渤海高氏虽不是高门望族,但也能助你一臂之力,你此番前去,宜先去渤海认祖归宗,如此一来便能增加汉人世家对你的认同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阻力。”
元子攸还挺上心。
都已经提前帮高羽谋划好了一切,生怕高羽不能顺利的掌控山东之地。
也是……
毕竟汉人故土跟怀朔等地还不一样。
崇尚勇武的地方,只要你够强,哪怕你是个混蛋,也能得到认同。
但是跟汉人世家打交道,那就得换另外一个模式。
更加考验政治手腕。
元子攸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
高羽微微一滞。
这信息差似乎对所有人都管用?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
汉人世家门阀一定会处处掣肘,让高羽没法顺利的掌控。
可问题就在于。
高羽跟汉人门阀世家的关系没有那么差,甚至挺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羊家。
羊侃是个铁血皇汉,这一点人尽皆知……动不动就当着人的面说要投奔南梁。
这样的人怎么会跟怀朔出身,身上沾染着十足鲜卑特质的高羽保持良好的关系呢?
“有劳陛下费心,臣心中自有思量。”
见高羽这么自信,元子攸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接着说道,“将军离开洛阳之前,也可多去阅武场助越骑校尉一臂之力,此前将军训练的那一批士卒,若是将军想要带走也可以。”
“谢陛下厚爱!”
高羽确实对这一批已经训练过几个月的士卒动起了心思。
一来其中有大量的汉人。
二来嘛。
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洛阳之战的时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过巨大的压力,其心理素质其实已经远超大多数的普通士卒,稍加训练一番,未尝不能成为骁勇。
“不过臣此番前来是为了另外几个人。”
“谁?”
“洛阳之战的其余几个俘虏。”
“哪几个?”
“杨忠、兰钦、庾信……”
杨忠,高羽知道。
一代猛将,其子杨坚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文帝。
当时遇见的时候,就觉得这人勇武非凡,自己也是耗费了些起气力才将其拿下,后面被高敖曹生擒。
他也是后面才知道那名白袍武将居然是杨忠。
兰钦他倒是不熟悉,也不知道跟历史上干死自己大侄子的那个厨师兰京是啥关系,可能是一家人?
在战场上也颇为勇武,而且胆气十足。
能够被萧衍派来北伐肯定是有不小的本事。
庾信他最熟悉。
大名鼎鼎的《哀江南赋》的作者。
后世很多人都觉得《哀江南赋》是比《滕王阁序》更好的骈赋。
不过自古。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高羽并不是一个多么懂得欣赏文字的人,只是上网看到有网友争论就对这个略显陌生的名字比较熟悉。
这么牛逼轰轰的文人。
当然要招揽。
日后想要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对付世家。
肯定要举办科举,普及基础教育。
这样的文人,即便是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总能帮自己编教材吧?
“能被高郎看中,想来是极有能力之人。”
元子攸并没有拒绝,“朕这就下达诏令,不过将军还是暂时不要着急,我下令将其转移到永宁寺让廷尉少卿严加看管,待到将军出发前往山东之地时再悄悄带走。”
“将军也知道丞相……”
“陛下果然深谋远虑。”
高羽朗声称赞道,差点就说要多多向他学习。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向皇帝学习?
怎么?
将来也想过把瘾当皇帝?
PS:抱歉,抱歉,来晚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