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义四年(公元530年),腊月初八。
这是高羽加封天策上将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高羽正式出发前往山东之地的第二个年头。
上天怜悯,让此前一直饱受战火的中原大地百姓们有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年年风调雨顺,入冬以来,洛阳便下起了大雪,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
“古人云,瑞雪兆丰年,今年百姓们的收成应当不少。”
元子攸正在华林园内,带着众人欣赏雪景。
华林园乃是皇家园林,其前身可追溯到东汉的芳林园,在晋朝年间扩建,有了景阳山,天渊池,九华台等,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后,进一步扩建,更是令当时名动天下的蒋少游来主持。
而蒋少游秉持着曹魏时期的‘池中筑岛’风格又融入‘自然山水意境’。
明明华林园仅仅是皇宫内的一角,却让人置身山水之间。
身后的亭内,案几上沏好的茶水冒着热气,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乃罕见的仁德之君,盖因陛下行仁政,这才使得我大魏子民得上天庇佑。”
高恭之本就顶着一张正气十足的脸,若换做他人来说,这种话怕是有拍马屁的嫌疑。
但经由高恭之的嘴说出,倒是让人信服。
高恭之已经由此前的廷尉少卿被提拔成廷尉卿,其职务的上升如坐火箭一般。
“道穆这话说的有理,若不是陛下行仁政感动上天,上天又岂会庇佑我大魏子民?”
“大魏百姓亦无人不感恩陛下如天之德。”
高乾眼下担任御史中尉,而另外一人乃是青州刺史李延寔之子,李彧。
出自陇西李氏,论辈分是元子攸的表哥,前年迎娶了元子攸之姐安阳公主元季瑶,从这一层关系来算,李彧是元子攸的姐夫,起步便是通直散骑常侍这等高贵清官,常伴于元子攸左右。
元子攸露出些许笑容,感叹道,“真希望天下能永远都这般安定。”
李彧当即开口,“陛下不如改元永安,以彰显陛下欲使天下永远安定之意。”
元子攸并没有拒绝。
反而是背着手看向东边,“青州的消息传来没有?”
李彧连忙拱手行礼,“回陛下,臣父的密信昨夜传回,天策上将之妻秀荣郡君已于半月前完成生产。”
“是男是女?”
“乃为一女婴。”
元子攸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背着的手不由握紧成拳头,却又很快松开。
“好消息啊,此前泰山郡君为天策上将诞下的是男婴,如此一来……”
高乾说出了元子攸的心中所想!
羊苌楚为高羽诞下的是男婴,尔朱月婵诞下的却是女婴,俩人都是平妻。
羊苌楚诞下的男婴便是高羽的嫡长子。
“虽为女婴,朕亦要为其备上一份厚礼,还有,让舅父回洛阳吧,让天策上将另则贤臣任青州刺史。”
将话题带到高羽身上,元子攸回过头来看着众人,“朕还听闻,青州当地世家、豪族对天策上将多有怨言?”
“天策上将不过是清查土地,将世家、豪族在战乱期间侵吞的无主之地给索要回来罢了,本就不是他们的田地,此前白白让他们侵占已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私自侵占田地,将朝廷的《占田法》……”
“道穆,何必这般计较。”
元子攸摆摆手将其打断。
《占田法》?
便是孝文帝在位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实行,更别提现在朝廷式微,对地方几乎毫无掌控力。
元子攸为了拉拢世家之心,便是洛阳近郊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他也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世家、豪强谁会把《占田法》放在眼里?
高恭之一愣,进而又皱着眉头道,“陛下,还有一事,天策上将做的太过分了。”
“何事?”
“陛下只是令其都督徐、兖、青三州之事,天策上将却私自插手南青州之事。”
“南青州也是从青州分出来的,此事不必太过计较,朕再下诏令便是。”
“陛下,这般纵容可不是什么好事,贵为天策上将更应当以身作则。”
“朕这就下诏令训斥,今日只为赏雪不谈政事,免得煞了风景。”
嘴上这么说,元子攸心情却不错。
山东当地的世家、豪族都对高羽有怨言?
岂不是证明高羽的根基依旧不稳?
除掉尔朱荣后,也就无需担心高羽会成为第二个‘尔朱荣’。
回到明光殿内,元子攸令人将奚毅叫了过来。
立马脸上带着笑容,显得极为亲切。
“武成啊,天冷,朕却还让你来回奔波,辛苦了。”
“谢陛下厚爱。”
奚毅连忙拱手行礼谢恩。
“武成,朕本想令你为建州刺史,然丞相不允。”
“陛下,丞相自有其考量,臣岂敢非议丞相之策?”
巩固好山西之地后,尔朱荣准备将手伸向河北,关中、山西、河北都掌控、消化之后,尔朱荣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让尔朱世隆前往相州担任刺史,建州自然空了出来,却还是留给了尔朱氏子弟。
元子攸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只是轻笑着感叹,“若人人都能如武成这般……该多好啊。”
奚毅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滞,却也没有说话。
元子攸则继续开口道,“朕有所耳闻,并、肆二州境内,多有原六镇百姓聚众造乱。”
“陛下,这群贼子,先后在六镇、河北作乱,本就不遵王命,难以管教……”
“可朕听说其聚众造乱,盖因丞相待其过于苛刻?”
“这……”
奚毅可不敢胡说,连连摇头,“陛下乃仁德之君,丞相听从陛下之令,亦施仁政,岂会苛则百姓?想来是有人从中作梗,欲要使陛下与丞相生隙,其心可诛!”
“臣恳请陛下不要理会小人之言,圣人云,君不密则失臣。”
“想来其中是有误会。”
元子攸接着说道,“去年入冬之前,蠕蠕再次南下劫掠,致使恒、朔等州损失惨重,朕思来想去,先帝在位时,蠕蠕王对我大魏俯首称臣,为何眼下却敢屡次三番的袭扰大魏边境?”
“盖因此前有六镇骁勇坐镇,致使蠕蠕不敢轻易南下侵犯。”
“你手书一封,将朕的意思转告给丞相,为防止蠕蠕再次南下袭扰边境,让丞相将并、肆境内的原六镇军民迁往恒、朔二州安置,再另择原六镇之人前往恒、朔为刺史,朕的意思是,晋州刺史高欢,泾州刺史贺拔岳或可胜任。”
奚毅表面不动声色。
心中却早有答案。
尔朱荣脑子进水了才会答应。
这一批六镇军民,稍微组织一下,给军械,那就是一支骁勇之军,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批人前面一直在打仗,各个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贺拔兄弟也好,高欢也好,此前在六镇都颇有名望。
让他们去管理?
元子攸这点小心思未免也太明显了。
“臣这就将陛下之言转告给丞相。”
“去吧。”
元子攸摆摆手,随后又叫住了他,“武成,天冷,记得多添衣物。”
奚毅身形一顿,却还是恭敬的回过头来拱手行礼,“谢陛下关心。”
………………
奚毅给尔朱荣传密信,基本都不会超过三日就会送到其手中。
看着奚毅送来的公文。
尔朱荣不由笑了。
“陛下还是不死心呐。”
这点小心思他一眼便能看穿。
“不过……”
尔朱荣站起身来,背着手看向远方,“确实也不能逼迫太甚。”
平定关中之乱,尔朱荣不再像此前那样防备武川之人,如贺拔岳就被提拔为刺史,虽然依旧是在尔朱天光眼皮子底下,但却比此前要好了很多。
“贺拔岳……颇有些手腕和能耐。”
在尔朱荣眼中。
贺拔三兄弟加在一起就是个缩小、弱化版的高大、高二兄弟。
因此他也将三兄弟天南海北的分开,就是不让他们聚在一起。
“莫贺咄如今在山东,无需理会……竟然会去得罪世家、豪族。”
高羽在兖州、青州、徐州的一举一动,元子攸和尔朱荣都了如指掌。
巧了。
二人都乐于见到高羽跟当地世家、豪族的关系破裂。
“可惜……月婵生的乃是女婴。”
尔朱荣略作思索。
同意一半。
眼下关中、山西都在他手上,而晋州刚好卡在了两块地盘的中心位置,这个位置确实得让心腹来掌控。
尔朱荣对高欢的警惕心下降了不少。
原本斛思椿还在晋州看着高欢呢,早在去年就被他调到东徐州。
主要这几年高欢也确实没有做什么事情,十分低调,甚至都不怎么跟高羽有联系。
“来人。”
“以丞相府的名义,下令,令晋州刺史高欢迁恒州刺史,恒州刺史叱列延庆迁晋州刺史。”
叱列延庆与尔朱氏有姻亲,乃是尔朱世隆的姐夫,算得上是心腹,也有能力。
至于从河北俘虏而来的六镇军民?
只有一个选择。
要么现在就死,要么在反复被折磨的过程中死,要是命真的够硬。
那也得老死在并、肆二州!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