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户口

    “阿润!阿润!快过来。”

    “父……阿父。”

    已经一岁多的高润,能独立走路,也能开口叫人。

    听到高羽的声音,高润大笑着兴奋的朝着自己的阿父走来,甚至是带着一点小跑,身形摇摇晃晃。

    果不其然。

    跑的太快,一不留神便摔倒在地上,可把身后一路跟着的婢女们给吓坏了。

    刚要去伸手搀扶,高羽却抬手制止,反而蹲下身子,鼓励道,“阿润,自己站起来,快过来。”

    高润摔倒的时候,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他人,听到熟悉的声音后,便又自己爬了起来,总算是跌跌撞撞的冲到高羽怀中。

    高羽抱着他就猛的站起来,还伸手将其举高高,小孩子就吃这一套,摔倒的委屈顿时烟消云散,‘咯咯’的笑个不停,手舞足蹈的,还会伸手去抓高羽的胡须,小孩子没轻没重的,高羽倒也不在乎就是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见到夫君,阿润的性子就开始撒野,明明平日里乖巧的很。”

    郑大车走了过来,嘴上虽然嗔怪,但眼神却极为欢喜。

    “男孩性格野一点才好,又不是女孩。”

    “阿润将来可是要饱读诗书,成为似中书舍人温子昇那般的大家。”

    郑大车为何这般笃定?

    去年抓周的时候,高润就一把抓住了毛笔,这便让郑大车深信不疑,自己的儿子将来定然文采斐然。

    “那你还不如大胆一点,文采如曹子建那般,才高八斗!”

    “夫君!”

    郑大车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高羽则大笑,可又察觉到身旁有一道幽幽的眼神看着自己,元淼那叫一个怨念十足。

    羊苌楚、尔朱月婵都怀了身孕,可偏偏她的肚子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看着被高羽抱在怀中的高润,那叫一个羡慕。

    不由轻咬着下唇,到底哪里出了错呢?

    怎么就是怀不上。

    高羽不由头疼,得亏自己有着一副好使的公狗腰,不然还真就经不起折腾。

    发起疯来的元淼,用一句索取无度都不过分啊。

    “将军,崔长史等人在外面求见。”

    郑大车很懂事的将高润抱走,高羽连忙起身让婢女帮忙整理了下衣物和妆容,这才从内院出来。

    崔劼、崔暹、杨愔等人就在外面等他。

    见到高羽后,便纷纷拱手行礼,“见过将军。”

    “不必客气。”

    高羽坐于案前,看向众人笑着问道,“怎样?”

    高羽大婚之后,便开始着手于清丈田地和清查人口,狠狠地打击了一波流民,将其俘虏回来过后,在去年年初开始正式实行‘府兵制’。

    一上来他也没有去区分什么上、中、下折冲府,就天策府下设折冲府,每个折冲府兵额是一千人,每个折冲府设有一名折冲都尉,两名果毅都尉,一名长史以及两名别将。

    下设五名校尉,一名校尉领两旅,一旅为一百人。

    一名旅帅领两队,而一队为五十人,队主下面则是伙长。

    一伙就是十人,同锅造饭。

    高羽彻底将伍长给取消掉,伙长便是军中最基层的管理者。

    兖州和徐州高羽还没有来得及腾出手去清查,但是青州确实是被他查了一遍。

    世家们配合着吐出了一部分隐户而被俘虏收编的流民也重新编入户口,眼下青州辖区内共有七郡,总共有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一户,总人口在二十一万两千五百八十五口人。

    当然……

    并非青州就这么点人,而是高羽总共能掌控这么多人。

    就跟朝廷在册的户口并非就是大魏境内实际的户口数量一个道理。

    世家愿意吐出一部分隐户和私吞的无主之地,又容忍他打着朝廷的名义去大肆打压本地豪强,这已经是极限。

    高羽的‘极限施压’目前也就只能到这一步。

    眼下整个北方确实是一片‘天下太平’的景象,世家之所以容忍是因为这群人精看的出来,洛阳的局势晦暗不明。

    随时会乱起来。

    权臣做到尔朱荣这个份上,要么老老实实告老还乡,要么跟皇帝元子攸必有‘一战’。

    高羽有勇武之名,麾下玄甲军骁勇难挡,一旦乱起来他们还需要仰仗高羽护佑青州平安,才会这般容忍。

    想要进一步压低他们的底线?

    迫使他们吐出更多的利益?

    那就得等真正的天下大乱起来,形势险峻起来才行。

    毕竟高羽是元子攸一手提拔上来的,如果元子攸出事,高羽势必要高举义旗。

    “将军乃有德之人,得上天庇佑,去年风调雨顺,又有知行推广农业播种之法,收获颇丰啊。”

    “绝大多数府兵都能自给自足,仅有少部分没分到足额田地以及所分田地地力过于贫瘠者,需要由天策府拨付补发一波粮食。”

    高羽点点头。

    去年初步实行,他也不敢一上来就步子迈的太大。

    原本在洛阳阅武场训练的三千士卒全部编为府兵,又从俘虏的流民中,吸纳体格强健者,精挑细选了两千人出来,加在一起拢共五千人转化成府兵。

    至于最初的六百名玄甲军。

    他们追随高羽南征北战,所立下的军功,怎么可能再让他们从大头兵做起?

    起步就是旅帅。

    高羽也没有取消玄甲军的编制,反而是将玄甲军扩充到一千人,这就是自己的私军,只不过需要重新培养,不过保留了此前的一批玄甲军骨干,重新培养出战斗力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

    目前高羽手下就是一千玄甲军搭配五府,也就是五千人的府兵。

    而配给府兵的部曲,一个府兵配三户部曲,部曲也都是此前抓来的流民以及此前世家、豪强们的隐户人口,至于永业田和口分田的比例。

    经过高羽跟崔暹等人的商议后,还是永业田要低于口分田。

    越高的职级,便能分到更高额度的永业田。

    不能一上来就给的太多。

    这样能够极大减缓随着府兵数量提升,而手中无田可分的尴尬情况,也能激励士卒们奋勇杀敌,建立功勋。

    “这是好事。”

    高羽笑道,“今年可以继续扩充府兵的数量。”

    对应的勋官体系,高羽倒是有在商量,但却也没有急着提上议程。

    眼下又无战乱,待到乱起来后,再提出这一套专门给武夫设计的升职路线,亦可激励其奋勇杀敌。

    仅有少部分府兵因为地力贫瘠和没有分到足额田地才需要天策府补发粮食,就证明目前府兵可以自循环。

    “先在南青州设立折冲府。”

    南青州算得上是地广人稀,因为此前南青州是前线,但随着徐州被大魏拿回来后,南青州就不再是对抗南朝的第一线。

    此前经历战火洗礼。

    人口稀少,地却很多。

    对高羽而言简直就是一块宝地。

    那边没什么世家,多为豪强,软柿子罢了。

    “徐州也可以先去摸一下大概的情况,兖州也摸一摸情况,但不要有进一步的行动。”

    徐州的阻力注定不会太大。

    虽说上一次北伐大败而归后,南梁在边境安稳了许久,但徐州终究是对抗南梁的第一线。

    那边的豪强、世家有着强烈的‘自保’意愿,高羽便可以做的稍微过分一点,让他们吐出来更多的利益。

    兖州的话,只能徐徐图之。

    高羽也不着急。

    只要在青州打好了根基,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提升,有着成熟的经验和管理体系在,后续的动作就会加快许多。

    “将军……”

    杨愔迟疑片刻后提醒道,“此前将军去南青州清查人口就已经招致非议,还是先请示陛下吧?”

    “陛下虽然只让我都督徐、兖、青三州之事,然我是陛下敕封的东道大行台,不必计较小人之言,我自会上表向陛下言明实情。”

    “是。”

    高羽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还有,此前我所说的,开设学校,招收府户适龄孩童入学。”

    “将军……此事耗费甚大,需从长计议。”

    “可以先只在东阳城近郊推广,我会拨付一笔钱财到天策府。”

    “是。”

    高羽并不需要所谓的治国之才,治县之才都不用。

    他需要的是一批基层的小吏。

    甚至都不需要认识太多的字,能帮助他日后将农业播种技术推广下乡,让乡间的自耕农们听懂,听明白就行。

    这也是他普及教育的第一步。

    从府兵内部开始,先设立一个框架,一个雏形。

    至于后面?

    等自己到了更高的位置,有了更大的权力和势力之后再说。

    一切都交代下去后。

    高羽将木兰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下月忙完农活后,我会分批次检阅府兵的武艺,全军会操也不能落下。”

    目前折冲府的数量少,天策府直接管理尚可。

    待到折冲府的数量变多之后,左后卫将军之类的职务也迟早会设立出来。

    “将我的话传给每一名士卒,地给他们分了,部曲也分了,不少人还靠着此前积攒的军功得到了牛羊、马匹,但谁若是荒废了武艺,考核不过关,那就滚蛋!把位置让出来。”

    五千府兵,相当于高羽人为的创造了五千个‘小地主’出来。

    这是激励,但不是让他们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喏!请将军放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的哥哥是高欢不错,请把《我的哥哥是高欢》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的哥哥是高欢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