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单貔貅,有些碍事了

    薛虹这边刚刚安抚完毕正德帝,便准备去户部查看一些户籍。

    因为根据缅甸那边的情报,身毒内部已经打乱套了,差不多年底就可以动手了。

    身毒和东瀛不同,身毒的人口之广仅次于大明。如果准备不足,易地作战翻车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开打之前,有必要调查一下家底有多厚实,够不够撑起前期大军杀入身毒境内的粮草。

    什么?为什么是前期?因为身毒人服管,一般只要不是太过分,对于自己被统治者身份接受的相当之快。

    只要大明的军队到了身毒,打下一块地盘后,就可以彻底就敌于食了,甚至可以时不时反哺大明。

    薛虹一路上到了户部后,命户部员外郎先是调出了京畿地区的基本物价。

    由于在吕宋、缅甸两地开始大规模输送粮食回大明,北方严重短缺的粮食,有了初步的缓解。

    加之今年比较幸运,整个北方只不过是陕西大半州县颗粒无收,其余几省只要朝廷减免些赋税,还算能自给自足。

    也就是说今年,朝廷从要赈灾数个省份,变成了只需要赈灾一个省份就可以了,真是可喜可贺。

    对于这样的现象,自然有年轻不懂事的官员想要拍龙屁,上书圣天子登基,皇天有感,正合天人感应。

    然后……这封折子就出现在了隆庆帝的桌子上。

    最后这名官员被从庶吉士直接撸成京郊八品仓管,终日和试验田里的红薯、土豆为伴。

    事实证明,哪屁不能乱拍,龙屁更是胡乱拍不得。

    薛虹来到一张桌子前,开始翻看记录。

    “京畿附近,新米五钱半一石,陈米四钱九一石。

    绢八百文一匹、麻布三百文、三等绸缎一匹二两七钱、茶叶二百三十文一斤……嗯?”

    薛虹觉得丝绸、绢布、茶叶相较于去年的级别有了不小的涨幅,但又转念一想便又放下心来。

    “自本朝大兴海贸以后,凡南方造物均有所涨,也属正常。不过对内的物价还是要限制一番才是。”

    薛虹的底线是,钱随便你们赚,外人你们往死里给我坑!但是不能为了赚钱把自家人也当日本人坑。

    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必须要落实到位。

    如果薛虹没带人开发南洋,大明百姓饿肚子。

    现在薛虹带人把南洋开发了,大明百姓还饿肚子?那tmd这南洋不是白开发了吗?

    薛虹又将朝廷与草原互市记录册子翻开,只看了一眼……

    啪!!!

    薛虹直接将整本册子合上,沉默良久。

    普通茶叶二百三十文一斤薛虹已经觉得有些高了。

    可在北边要价十斤茶叶一匹驽马,五十斤茶叶一匹上等马!

    至于绸缎、盐这两样也都贵了三四倍!

    只有粮食的价格只高出大明本土一倍左右,还算良心。

    薛虹又分别调了江南南直隶、浙江、山东、山西几个省份的粮价看了一下。

    波动幅度并不大,说明百姓的生存暂时还不是问题。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清查各地的粮仓,核查一下朝廷手里到底捏着多少粮食了。

    自从正德帝登基后,便颁布了规定。

    火龙烧仓,视同贪污,亏损数目足够,负责管理的官员直接就是死罪。

    如果数额巨大,该地主官也以同罪论处。

    自从正德帝颁布了新规矩后,就极少发生火龙烧仓的事件了。

    因为他们只要敢烧,正德帝就敢杀。

    顺天府下辖的两个知县已经死在这上面了。

    也许仓里粮食是满的,也许仓里粮食是空的。但无所谓,只要烧了,你就是死罪。

    在官员的眼皮子底下粮仓被烧了,怎么算都是官员的失职。砍头更是一点都不冤枉。

    ……

    京城严府后院中,严唯忠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桌子上摆放着一叠糕点,一壶惹茶。

    身旁是四个约摸十一二岁的小丫鬟。

    一个揉肩,一个捧盏、一个摇扇、一个捶腿。

    桌子不远处,站着一个五尺高低白瘦的男子,恭敬道:“老爷,这是今年江南产业的收成,一共是折合现银十三万七千两。

    小的按照老爷的吩咐,其中三万两存在钱庄中,老家留了两万七千两的银子。

    然后又往书院送去了一万两,剩下的七万两银子都带了过来,供老爷使用。”

    严唯忠将手里的书缓缓的合上,往椅子上一靠,挥手示意丫鬟全部退下,而后才道:“这海事一兴,银子倒是挣的多了些。

    不过距离老夫预料中,总还是要差了不少。”

    “老爷,如今朝廷抓的紧,陛下又刚刚对东瀛动过兵,沿海正是紧张的时候。

    况且自从远洋贸易司设立后,海贸相当大的一部分利润都被朝廷直接吃了。所以……”

    严唯忠挥了挥手:“行了,老夫也知道下面的不容易。

    如今朝廷中老夫虽是首辅,却也不是一家独大,不宜张扬。这些银子于老夫而言,倒也是够用了。

    真正让老夫愁的是海事大兴一事啊!”

    那管家有些不解:“老爷,这海事大兴不是好事吗?这四省可是咱们的基本盘呐!

    海事一开,江南四省岂有不富之理。老爷怎么反而愁了起来?”

    严唯忠偏过头去,看向天边的云朵:“月满自亏,水满自溢。

    江南四省本为大富,又是文华重地。朝廷历来忌惮重视。

    要是东南沿海因为海贸更富一些,恐怕对于咱们而言,是祸非福啊。

    陛下一定会想办法分化削弱四省,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这东林一脉等我一死,恐怕就会被变做一盘散沙,再难有出头之日了。”

    现在严唯忠已经渐渐回过神来,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了。

    正德帝不是江南一脉等的“圣君”,而是和他爹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暴龙2.0plUS”。

    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因为正德帝能力比隆庆帝强,而是正德帝有一个天胡开局。隆庆帝给正德帝留的班底太硬了!

    隆庆帝那会要干点什么,大臣们一报团,大概率就能让他收回圣命。

    正德帝这会哪个大臣抱个团看看,分分钟全家被剁成肉馅包包子!这tm叫结党营私!

    这就是大权在握的皇帝,和傀儡皇帝的区别。

    所以严唯忠在等,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朝廷中老人们渐渐老去,权力开始出现空缺的机会。

    严唯忠一直深信一句话,政治,不是比一时的输赢,而是要看谁活的久。

    活的久,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为后人铺路。

    “林如海、薛景瑜这对师徒简直像对刺猬,无从下口。”

    面对林如海师徒二人,严唯忠以往的绝大部分对付政敌的办法都很难奏效。

    泼脏水?那也得有的泼才行!

    你泼人家什么?私德有亏??

    薛虹和tm个圣人似的,要不是和林家小丫头有一对儿女了,严唯忠都要怀疑这小子是和尚转世了!

    告人家结党营私?

    不好意思,林如海是隆庆帝玩伴,除了办正事和休息外,最多的时间就是去配隆庆帝钓鱼。

    诬告薛虹……难度更大。

    不贪财、不好色、社交透明干净、行动范围有限,家中人丁单薄、对名声似乎也看的很淡。完全找不到对付的点。

    “若是掌管户部的是咱们自己的人,那许多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单貔貅啊……有些碍事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风华首辅不错,请把《红楼:风华首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风华首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