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风雨欲来

    在游鸣的安排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这一个多月内,又有了好几拨灾民赶来,但元灵县衙已经有了赈灾的经验,中间偶尔有些小风波,但也并未引发太大的乱子。

    一些确定没有携带疾病,并且有意愿留下的人,都被陆陆续续分散到各个村中。

    并且娘娘庙还派人到村中,呼吁村民一同帮助灾民建设房屋。

    这些年,由于娘娘庙十分灵验,庙祝们在地方上的威望极高,尤其是在各个村里,县太爷的话也不如娘娘庙的人说话好使。

    故而这些年县衙也很配合娘娘庙的工作,每一任县太爷上任前,都得到元灵山上香祭拜。

    也不是没有头铁的,想要抖一抖自己朝廷威风的,但最后现实会教他们做人。

    游鸣坐镇在元灵县的阴城法界之中,他的神力涌动,让整个阴城都充满了辉煌的光芒,照耀四方,驱散一切阴冷。

    一轮庞大的【胎光神契】犹如太阳一般,笼罩在他的身后。

    随着他神力的灌注,温暖的光辉迅速弥漫开来。

    虽然浓郁,但却并不炽烈,如同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柔和而包容。在润物无声之中,覆盖着元灵县的每一寸土地。

    在这一刻,所有在元灵县的生命,似乎都感受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那些惶惶不安的灾民,感受到一股久违的温暖与宁静。

    不少人原本原本焦虑、愁苦的面容逐渐舒展开来,仿佛内心的重负被轻轻放下。

    原本弥漫在元灵县上方的暗淡灰气,也随着游鸣神职的影响缓缓消散。

    这代表着此次的灾情虽然对元灵县产生了些影响,但在游鸣井井有条的安排之下,并未造成恶劣后果。

    游鸣的脸上也浮现了一丝笑意。

    如果灾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朝廷应该也反应了过来,各地救灾的救灾,赈济的赈济,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游鸣准备收了神职的时候,却忽然之间,原本已经消散地差不多的灰气,却陡然间变得浓郁起来,密密麻麻,犹如乌云一般覆盖整个元灵县上空。

    甚至其最深处,能窥见一抹黑气与血气。

    “横生祸患……怎么会这样?”

    游鸣看着眼前的红黑交错的气运,心中也是一惊。

    为了尽可能降低灾情的影响,元灵县已经做了许多准备,眼看着就要雨过天晴,怎么好端端会生出灾祸来?

    “劫运带血,这是有刀兵之劫啊。”

    游鸣的眉头紧锁,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记得前些日子吴墨送来的文书中提到,南面的灾民之中,有一拨人马逐渐成了气候,连官兵也敢杀。

    难道这些乱兵,最后会冲到元灵县来?

    “吴墨,到殿内见我!”

    游鸣深深看了一眼天空的劫运,然后直接传音给吴墨。

    不多时,吴墨便自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这些天以来,他几乎是最忙碌的。

    游鸣是主官,只要负责方向性的工作就行,但他却得盯着每一项环节,不敢有丝毫差错。

    眼看着吴墨要行礼,游鸣直接伸手拦住。

    “不用这么多繁文缛节,现在元灵县衙的衙门有多少人马?”

    游鸣现在最关心的还是人间的动乱。

    他在元灵县经营了这么多年,绝对不允许被人就这么破坏掉。

    “衙门有差役三百,巡检原本有一千二百人,最近因可能会出现灾民动乱,又从民间临时征召了一千青壮。”

    “还有咱们娘娘庙还有一支人马,大概有两百人。”

    吴墨略一沉思,便赶紧开口道。

    元灵县虽然只是县城规格,但人口却赶得上一些规模小一点的府城了,故而在衙役之外,还有一个【巡检司】。

    所谓巡检司,其实就是类似于民兵,并没有编制。

    平日里那些巡检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务农,只有出现人手不足的时候,才会抽调。

    操练也很少,基本上只有刚招募的那几天会稍微练一下队列和配合,其他时间跟普通农夫也没什么两样。

    这里头,无论是巡检司和衙役,基本上都没有多少战斗力。

    要说能打的,其实还得是娘娘庙的那支人马。

    朝廷禁制民间豢养私兵,故而这支人马都是以庙役或者洒扫伙计的身份,分散在元灵县各村的庙宇之中。

    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元灵县从学堂中精挑细选的一些青壮。

    平日里习练武艺,打熬身体,甚至还暗中练习队列配合,一旦披上甲胄,便是一支精兵。

    别看只有两百人,若是配上铁甲钢刀,便是上千人的队伍也一样能冲垮。

    “你托梦给庙祝,让他与衙门沟通,再从民间征召一些青壮,就说有刀兵之祸临近,一定要小心防备。”

    游鸣摇了摇头,这支力量用来维持元灵县的治安差不多够了,但面对外界的乱兵,恐怕差得远了。

    否则那元灵县上空显露的,也不仅仅是红黑劫气了。

    看来外界的情形,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恶劣一些。

    吴墨听到游鸣这番话,顿时一愣,元灵县即将有刀兵之祸?

    “是,我这就下去准备。”

    但他也是反应迅速,知道大人既然这么说,那必然不会是无的放矢,还是早些做准备才好。

    元灵县这些年在游鸣的刻意经营之下,庙祝的说话分量还是很重的。

    尤其是现在这位县太爷是个性格软的,基本上娘娘庙这边有什么事情,他都会认真对待。

    在听闻那位送子鲤神传下示警神谕之后,便赶紧忙活起来。

    而娘娘庙也派人配合,到城中各处以及各地村庄之中征召青壮,并许诺每月饷银二两。

    这笔钱同样还是官府、娘娘庙和地方大户共同出资。

    这些年,娘娘庙十分灵验,许多人都感念娘娘送子恩德,一旦娘娘庙发出什么声音,大多数人还是会积极响应的。

    尤其是在各地村中,因为娘娘庙建立了免费学堂,让孩童们都能读书练武,许多人哪怕家中只一个男丁,都踊跃报名。

    一时之间,报名者竟然过万。

    不过,此番招募,巡检司最多就招三千人,人数太多,他们也养不起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不错,请把《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