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的提议,让郭松无话可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让自己手里没有东西呢?
要是海军手里有11个航母舰队,要是陆军手里有几十个海外基地,要是空军手里有几百上千架第4代战斗机,谁搞这?
直接捶死他!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就按你说的,我去找一下林易,让他收集好相关的数据,到时候国内其他研究所可以直接用。”
“也算是升级换代了!”
“那边事情多,我就先回去,有事直接给我打个电话!”
郭松急匆匆的来,留下几句话,又急匆匆的离开。
在他离开后,冷云重新拿起那份资料,手指慢慢划过那些照片,划过那些数据。
把这些东西又十分郑重地重新看了一遍,他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地图边上,手指放到西北方向。
最后用力点了点,发出一声低沉的轻笑:
“钢铁洪流!”
“也不知道旧时代的钢铁洪流,和新时代的钢铁洪流碰到一起,会是什么一个表现?”
问出问题,他又轻轻摇了摇头,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还是算了吧,打起仗来好麻烦的!”
自我回答完,他又回到桌子前,把那份资料拿起,只不过这一次,表情显得格外轻松,甚至还唱起了空城计: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另一边,郭松回到办公室,果断给林易打去电话,电话里,他将冷云的想法尽数转告。
最后留下一句多收集数据,又挂掉电话。
黄栗树训练基地。
林易站在山头上,吹着2月的冷风,握着手机,轻轻笑了一声:“真是难为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感慨完毕,他将手机塞进兜里,转身走到角落,拿出另一个手机,给远在沙特的萨勒拨去电话。
电话接通,萨勒的声音显得病怏怏的,似乎是熬夜熬多了。
寒暄完开头,林易直接开口说道:“第1辆坦克已经做好了,已经通过测试,性能非常优异,第2辆和第3辆马上就要做好,你可以安排飞机,准备过来运输你心爱的坦克小姐了!”
“还有事,挂了!”
不给萨勒任何询问的机会,林易直接挂掉电话,转过头,和康小镇一起上车,开车往山下走去。
快走到基地的时候,发现徐有堂还在路上,康小镇停车,把这个犟种给带上。
康小镇坐在前方,一边开车,一边回头问道:
“你咋走这么慢呢?我听说军区大比武,5公里也就才十几分钟,你这都半个多小时了!”
徐有堂尴尬地扭头,将目光投向窗外,吞吞吐吐道:“鄙人……鄙人不善跑步!”
这时候,林易和康小镇才注意到,他身上有泥。
估计是下山的时候摔了!
两人心照不宣地看向前方,装作没看到。
只是二月寒风的夕阳下,充满了欢声和笑语。
…………
沙特,利雅德。
萨勒握着手机,半天没能反应过来,最后还是听了一遍电话录音,才终于确认,林易口中那几台要等到6月份才完工的坦克,现在已经做好了。
并且已经通过测试,只需要自己安排飞机过去,就能把东西运过来。
这……
合着前面说的时间是随口乱说,然后就等自己这个冤大头上当是吧?
心里虽然在吐槽,但萨勒的身体很诚实,转过头,他就在王宫找到自己老哥,将这个消息告知对方。
骤然得到这个消息,赛伊德那张苦瓜脸立马喜笑颜开。
这段时间,以色列一直在边境施压,一直在搞事,而阿美莉卡那边,估计是从俄罗斯那边的内奸手里拿到消息,确认这一次萨勒去俄罗斯,并没有和俄罗斯方面达成什么实质性的条件,索性就一直站在旁边旁观。
一直没有管以色列。
而以色列没有阿美莉卡的制约,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有好几次,都将他们的船,开到了沙特的领海。
而约旦的那帮狗东西,居然同意让以色列的军队经过。
现在,小米重工的这几辆坦克,恰恰是在这个紧要关头,给沙特注入一剂强心针。
你阿美莉卡不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吗?
不是觉得别人不可能把好装备卖出来吗?
现在,好装备来了!
平复好心情,赛伊德看向萨勒,非常认真地说道:
“你等两天再过去,要大张旗鼓的过去,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从华夏搞到了第4代坦克!”
“在你过去之后,我会让穆萨同步前往阿美莉卡,对阿美莉卡进行国事访问。”
“只要是个正常人,他们都会感受到压力,然后妥协!”
看着自家老哥那副自信满满的模样,萨勒小心翼翼地问道:“万一他们不是正常人呢?我看阿美莉卡那个黑人总统就是。”
“要是正常人,能干得出之前那些事?”
两句反问,问得赛伊德哑口无言,他烦躁地闭上眼睛,用力挥挥手:“你赶紧给我滚,滚去把坦克带回来!”
“对了,如果坦克里面没有空调,没有冰箱,就不要带回来了!”
“收到!”萨勒难得正经,抬手学着穆萨往常经常做的动作,敬了一个礼,转身离开。
他按照赛伊德的指示,先把这个消息传开,等了一天半,才收拾东西前往华夏。
他从沙特离开时,也同时给俄罗斯去了电话,让俄罗斯方面负责租赁飞机的人,将飞机直接开往姑苏。
俄罗斯莫斯科。
伏尔加-第聂伯集团总部,收到来自萨勒的消息,集团老总不敢怠慢,直接将这个消息送到俄罗斯国防部。
伏尔加第聂伯集团,是俄罗斯主要的民用安124运营商,提供商业租赁服务,但需要将相关的合同报送俄罗斯政府进行审批。
这一次是总统先生直接安排下来的工作,所以,俄罗斯国防部没有审批合同,而是负责监督。
收到来自伏尔加第聂伯集团的消息,国防部长伊戈尔脸上露出笑容,转手又将这个消息报送给总统米耶拉夫洛维奇,同时,又给伏尔加第聂伯集团回消息。
让他们把飞机准备好,会有俄罗斯空天军的飞行员,去驾驶这架飞机,然后运输货物。
然后趁机在飞机上记录相关数据。
他们的动作很快,不到三个小时,来自俄罗斯空天军的三个机组,总共18个人,就替换了伏尔加第聂伯集团的飞行员,驾驶三架安124飞机,向着东南方向飞去。
飞机上,领航员手捧任务书,看着地图,最后皱起了眉头。
仔细核对了半天的任务书,他扭头看向一旁的机长:
“我们前往的目标机场叫做姑苏簪吴机场吗?”
“你看任务书啊!”
“我看了,就是因为看了,我才会问你!”
“为什么!”
“因为这个机场在他们那条叫长江的河流三角洲地区,那地方是沿海,据我所知,那附近没有什么军事基地,没有什么生产军事装备的地方,我们确定这次是运输军事装备?”
机长听到这么一番解释,劈手夺过任务书,打开,把上面那一串难念的词汇念了两遍,又对着地图看了半天,随后一巴掌把任务书拍回领航员手里:
“跟着任务书走,你只要不把我们带到印度,带到欧洲,就行,明白吗?”
得到机长确认,领航员回过头,不停地对照地图和经纬度,核对飞机当前位置。
安124的飞机空载,满燃油情况下,航程在12000公里到15000公里之间。
所以这三架安124飞机组成的编队全程没有加油,从莫斯科起飞之后,就直接前往姑苏。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航行,这三架飞机在姑苏簪吴机场降落,机场已经接到过通知,地勤人员很自然地带领这三架飞机,到一旁的停机坪等待。
小米重工。
林易走在前方,萨勒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两人一起走进车间,在车间里,三辆坦克静静地躺在生产线上。
旁边,是打包好的弹药。
用手指了一下坦克和弹药,林易平静的解释道:
“每一辆坦克出场自带300发脱壳尾翼穿甲弹,300发高爆人员杀伤弹。”
“如果你需要额外的弹药,那需要额外加钱。”
“……”听到总共只有600发弹药,萨勒气得浑身发抖,刚准备说两句,林易将自己的手机递到他面前。
手机里,是一段正在播放的视频。
视频内容,正好就是在黄栗树训练基地拍摄的爆炸画面。
那此起彼伏的爆炸,在山头上一声一声作响,一次爆炸,一次亮光。
到最后,整个山头被硬生生炸下去一层,原本看着光秃秃的山顶,更是弹药坑遍地。
在弹药坑上面,还有人拉着卷尺,卷尺上面明明白白的尺寸,更是让人胆寒。
看完视频,萨勒笑呵呵地将手机还给林易,抬手一指弹药:
“每台坦克每种弹药,再给我多配1000发,对了,你们的火炮炮管的寿命是多少?”
林易右手竖起两根手指:“10000发!”
“第1辆坦克我们打了60发炮弹,后面两辆没有测试,但数据不会相差太远。”
“脱壳尾翼穿甲弹一枚3000美元,高爆人员杀伤弹一枚2000美元,你确定要买吗?”
“买!别搞得好像我买不起弹药一样!”萨勒大手一挥,转头就走向坦克,在几个工程师的指引下,他费了点力气,才爬到坦克上,又通过舱门钻进内部。
几秒钟不到,他就从舱门里探出头:“没有空调吗?没有冰箱吗?”
这两句提问,让在场的人都扭头看向了他,仅仅看了两秒,他们就将目光落向林易。
林易翻了一个白眼,走到坦克边爬上去,钻进舱室。
随后指向车长右边,以及炮手左边的墙壁,“看到这个门一样的东西没?”
“这两个门后面都是一个小冰箱,里面可以放一些水果,饮料,还有食物。”
“至于空调,你看你头顶通风口就行,你们中东那么热,我怎么可能不给你配空调?”
随后,他用车长的权限将坦克启动,将空调拉到最大档位,一刹那间,空调开始运转,冰凉的风透过通风口,直直地吹到萨勒身上,吹得他浑身上下发凉。
“这空调给力!”他称赞了一声,随后将脸对准空调口,那股冷风吹到脸上,都将他的脸吹得变形。
抱着手打了一个哆嗦,又赶紧喊道:“快关了!太冷了!”
吹完空调,他这才有空注意面前的驾驶室。
作为沙特的亲王,他进入过艾布拉姆斯坦克的驾驶室,曾经,他觉得艾布拉姆斯坦克的驾驶室惊为天人,现在再回想起那些画面,只觉得有些过时了。
他没有尝试操作,而是从舱门钻出,双手搭在舱门口,看了几分钟前方,又回头看向从另一个舱门钻出来的林易:
“装车,我要赶紧运回去!”
难得没有听到他啰里八嗦,林易很高兴,从坦克上跳下,随后招呼工人和工程师:
“装车!”
装运坦克的卡车早已经准备好,一声令下,坦克慢慢开出车间,开上卡车,相应的弹药,也被装进专用的弹药箱,装上另外的卡车。
装车完毕,浩浩荡荡的车队,朝着姑苏机场出发。
机场。
在车队出发的第一时间,消息就同步到来自俄罗斯的三个飞行机组手里,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好好看看那到底是什么大杀器。
盼望着,盼望着,车队走近了。
看着被盖在三色彩条布下的东西,他们越来越兴奋,因为他们马上要见到一个秘密。
一个可以扰乱中东格局的秘密。
在他们的期盼下,卡车停住,三色彩条布被掀开,里面露出三辆造型别致的坦克。
看到坦克,三个机组的成员互相看向彼此,眼睛里满是不敢相信,他们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向卡车。
还是坦克!
在他们又一次看向坦克时,坦克被启动,缓缓朝着安124的后舱门前进,最后开进机舱。
作为货机,机组中有一个货物调度员,专门负责指挥装卸各种货物,他赶紧跑进机舱,协调坦克,以及坦克的零件和弹药。
等到机舱被装满,他才走到坦克面前,用力拍了拍。
手很痛!
是真坦克!
三个货物调度员回到各自的机组,各自汇报,几分钟后,消息就从飞机传回莫斯科:
“是真坦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