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人人如龙

    大道凝城,白玉承道,白玉京。

    这里热闹了一阵,不过却是在尘世之外,不为寻常生灵所感。

    曾经的玄门三教、各脉道统弟子汇聚一堂,那般浩浩荡荡的威势,不亚于曾经截教的万仙来朝。

    玄门,也正式更名作道门,三教再度归一。

    除了三清祖师之外,各种尊号也与天庭的谱系相结合,做了一番相对的统一,从天尊,到真君、元君,真人。

    一群人本就闲得无事,对于这等事倒是颇为上心,琼霄在恢复自身修行之余,便拉着龙吉混在其中凑热闹。

    元易却要忙碌许多,他需要对三教的道承重新做一番梳理,将三教的传承相互结合,形成新的道门典籍。

    三位圣人的大道,本就已经包罗万象,高深莫测,梳理起来可不是易事。

    元易甚至都觉得,这是挖了坑把自己给埋了,让自己闲不下来。

    偏偏此事非他不可,寻常传承典籍他还能拉些苦力来帮手,比如赤松子,亦或是同门的师姐师弟师妹,以及广成子等人。

    可真正的核心却没办法交由他人代劳,融合三教于一体,这种事当下只有他做得到。

    也唯有以他的道行,以及承三教之道的独特道路,才可以尝试着去梳理三位圣人的大道神妙,将其再做演绎与阐释,凝练成三教真正的道统传承。

    当然,除了他倒也还有人可以做这件事,但那都是他使唤不了的人,不管是老师通天圣人,还是二位师伯。

    另外,梳理道统,再做演绎与阐释,实际上也是元易的修行,梳理他自身的大道,演化自身道果。

    所以这件事他需得投入心神,修道这种事,完完全全地躺赢,是不可能的,终究需得自己去参去悟。

    世间没有捷径,只有正确的路与歧路而已。

    或者说,正确的路,相比起歧途,便是捷径。

    元易静下心来,梳理三教之道,演化为一教之道,熔炼进这一方道土之中,映照于天地间。

    在此之外,元易也在观摩其他的道路。

    在这段时间里,百家争鸣,一片繁盛。

    这百家之道不再只是单纯的学问,而是契合了世间的大道,映照入道土之中,便演化出道途来。

    毕竟这百家之道,本就是众生之道,是众生与天地之道。

    元易在道土之中为他们留下了位置,未曾去干预,而任其发展,自己见证一条条别开生面的大道雏形一步步形成,一点点汇聚,演化成一条路。

    与仙道不同的是,这些纯粹的众生之道,其大道的出发点便不是为了求个人伟力与长生,这大道建立在众生之上,道的形成,也同样要以众生为根基,方才能令大道真正成形。

    换言之,并不是一条大道被奠定下了基础,有了雏形,这一条大道便能显照于世。

    因众生心中无此大道,这向内而求,生于众生的道,便也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偏偏这一条路,要在众生心中埋下种子,生根发芽,都需要漫长的时间,非一时一代之功。

    前人辟道,得享大道的,却只能是后来人。

    净土的某处,元易现身于此。

    此地的景象也因此地的道而显化出对应的景,一座书院,朴素寻常,朗朗读书声,隐约响起,丝丝缕缕的清气流转,虽然稀薄,却已有了几分独到的气象。

    元易伸手,一缕清气落于手中,这便是那被称之为浩然气的东西。

    谓之气,实为意,以己身之意,合于天地意,合于众生意,而成这浩然气,与修道者的法力不同又相似的独特力量。

    这个过程与仙道修行的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不像仙道修行的循序渐进与全方位,尤重神与意。

    这浩然气本身所蕴之道的层次很低,力量对于元易这等层次的人而言更是微渺至极,但胜在其独特,那是新的可能。

    而元易,甚至可以轻易看见这条大道更深远的演化,比其开创者看得更加通透清晰。

    散去指尖清气,元易迈步走向书院,自大门而入,穿行过庭院,院中三三两两的读书人对其视而不见,无察无觉。

    一路走进庭院的深处,在一扇木门上抬手轻轻敲了敲。

    大门随之打开,一位身形魁梧的老人露出身形。

    与此前那些人对元易的无察无觉不同,老人眼中流转清气,看着元易,愣了愣。

    目光之中闪过一丝恍惚,随即却是惊讶。

    “是你,想不到有生之年,竟能再见先生。”

    老人眼中的恍惚瞬间散去,露出一抹笑意。

    “老子乃是神龙一般的人物,当年见二位,便觉二位亦是非凡之人,果真如此。匆匆百载已过,先生风采,依旧如初,不知先生名讳?”

    “贫道元易,见过夫子,夫子所言老子,是我大师伯显化之身。”元易表明了自身的身份,并无避讳。

    “当不起先生夫子之称。”

    元易笑笑,对于这般事也不在意,目光打量着这位老人。

    躯壳已然衰老,但那双眼眸却格外的明亮,不见衰老之意,散发着勃勃生机。

    这位儒家的辟道之人,将元易请入院中,以最高的规格待客。

    “这里是我所辟道土,得道之辈,合于道境,显化在此。”

    元易放下茶杯,率先开口道,不等老人询问。

    虽是辟道之祖,但却并无道行在身,只因此道尚只是众生心中一枚道种,未到生根发芽之时,道果更是无从论起。

    “不过,让你们长存显化的,却不是我,而是道,是众生,你们活在道中,我只是为你们的大道留下了一方沃土,不曾干预你们的生死。

    我等想过是否要引你入仙道,但当初大师伯不曾这么做,想来你也不会愿意,便放弃了这般打算。”

    儒家之道,还太过孱弱。

    不止是儒家之道,百家之道皆是如此,尚且承载不起太多。

    “多谢先生今日专程来为我解惑。”

    明明该寿尽逝去,却再现于世间,进入这种奇妙的状态之中,确实是他长久以来的疑惑,今日却是尽数得到了答案。

    “夫子心中何所愿?”

    对于元易的解释,不管是三立而不朽的圣人之道,还是这儒家大道可能造就的辉煌未来,对面这位辟道的老人都很是平静坦然,元易不由多问了一句。

    老人沉思了一瞬,随意道:“愿这世间,人人如龙。”

    “是吗?”

    元易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把腰间探头探脑的缚龙索给摁了下去。

    这灵宝跟着碧霄久了,灵性都被污染了,与碧霄趋同,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灵宝。

    元易本来也想与这位老人聊一聊,但到了此处,元易却是又不打算说什么了。

    简单地将道土的事天地解释过后,元易再未停留,就此离去,好似从未来过。

    新的道种已经埋下,自己这道门之人,就不要过多干预了。

    百家出于道,却是独立的路,该有与仙道不同的风光,不然便失去了百家争鸣的意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不错,请把《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