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开的荒唐事

    大夏圣元四年末,临近年节,本就喧闹的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御史李步捧着血衣进了御书房,随后皇帝召见数位重臣。

    紧接着数队官兵护送着不同的官员奔出京城,与此同时大理寺差役围住了冀郢的家宅。

    仅仅一天的时间,巡查使冀郢遇难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有说冀郢是遇到了山贼,有说是被查问的当地官府谋害了。

    酒楼茶肆内充斥着各种议论。

    “是不是又要天下大乱了?”

    “持符节的巡查使被害,无疑是谋害天子!”

    “天啊,外边的官员们又要造反了!”

    “诸位诸位,不得妄议朝政!不得胡言乱语!一切等官府结论。”

    店伙计们不得不喝止纷乱的传言。

    相比于大厅里不知详情各种揣测的民众,坐在包厢里的人们了解的更多一些。

    “只有血衣,并无尸首。”一人低声说。

    “那到底是死是活?”另一个人皱眉问,“御史怎么说?”

    “李步说不知道。”又一人说。

    这话让室内坐着的几人纷纷看向他。

    不知道?

    不是李步抱着血衣觐见的吗?

    怎么又成了李步不知道冀郢的死活?

    “张二郎,你叔父是御史台的。”其他人忙催促,“你知道的肯定清楚,快说说。”

    张二郎端茶喝了口,意味深长看诸人:“其实你们关注点错了,李步真正说的不是冀郢遇难的事。”

    什么意思?不是李步拿着血衣告诉皇帝冀郢死了吗?

    冀郢死了的消息没有人知道,就连冀郢家人也不知道,要不然早就报官了。

    张二郎放下茶杯:“你们忘记李步是什么身份了?”

    没忘记啊,御史啊。

    “所以啊,御史啊,御史不是查人生死的,是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的。”张二郎说,“李步其实是纠察奏告冀郢的。”

    纠察,奏告冀郢?几人神情震惊,竟然是这样?

    告冀郢什么?不是人都死了吗?

    张二郎轻声说:“白马镇山贼劫掠案以死囚代山贼,敷衍结案。”

    白马镇山贼劫掠案?

    这是什么案?白马镇又是哪里?

    “这白马镇位于豫州鲁县境内。”

    “今年六月下旬的时候,被山贼劫掠,镇子的人一夜之间几乎被杀光。”

    一个镇子?怎么也要百人吧,被杀光,这可是大案!

    怎么没印象?从未听说过。

    室内几人大惊。

    “因为这个案子是冀郢办的,他用死囚假做山贼劫匪斩首示众,几天之内了结此案,欺瞒了民众,所以没有传开闹大。”

    随着张二郎的声音,室内的诸人瞬间愤怒。

    “荒唐!”

    “身为巡察,竟然做出这种荒唐事!”

    “真是该死!”

    “该死该死啊!”

    包厢里瞬间嘈杂,店伙计也不得不前来劝阻,但比起大厅里的普通民众,这些或者读书或者有出身的人们可拦不住。

    “此等恶事必须公之于众!”

    “让世人都知道冀郢的恶行!”

    “死有余辜!”

    “所以,是李御史得知冀郢罪行,杀了冀郢?”

    听到这句问,站在厅内的张二郎摇摇头:“不是。”

    “那是怎么回事?”门外走廊里有人急切问,“是哪位英雄好汉为民除害?”

    因为喧闹店伙计开门来阻止,导致其他包厢甚至大厅的人也都被引来,此时都站在走廊里听和议论。

    店伙计们已经完全无力阻拦。

    随着询问所有的视线都凝聚在张二郎身上。

    张二郎迟疑一下:“冀郢似乎是自尽了。”

    自尽?

    诸人愣了下,旋即再次哄声议论,其间夹杂着怒斥声。

    “自尽?真是便宜他了!”

    ……

    ……

    之所以会传说冀郢可能是自尽,是因为李步还呈交了冀郢的血书。

    柴渊站在室内,神情沉沉,拿起一张纸端详。

    “冀郢的血书?”他发出一声嗤笑。

    这张纸上没有血,自然不是御史呈交的那张血书,是誊抄的。

    字迹,的确是冀郢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真的,模仿字迹很简单。

    柴渊一目几行扫过,内容是供认白马镇用死囚假充山贼,欺瞒民众为图功绩胡乱结案,然后日日夜夜心有愧疚。

    “那些死难者的惨状,日日夜夜在我眼前,做出这种事,我一定会不得好死……”

    信纸上的字这里戛然而止,似乎不忍心写下去,又或者像是被人打断。

    如果没猜错的话,真正的血书就在这里染了一片血。

    柴渊将信纸团起来往火盆里一砸。

    “这是什么鬼东西,好像是他冀郢劫掠了白马镇一般!”

    坐在椅子上宜春侯笑了笑:“还好,呈上来的只是冀郢字迹的血书,而不是我给冀郢写得那封信,否则,我今日只怕还在宫里呢。”

    说到这里又想了想。

    “也可能被关在大理寺。”

    是了,先前宜春侯写了一封信让冀郢回来,然后冀郢就消失在回来的路上。

    如果递上了宜春侯字迹的书信,冀郢死了,无影无踪,给冀郢写过信的宜春侯肯定要被问询。

    冀郢的消失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困惑。

    现在突然冒出来……

    又是血衣又是血书,但冀郢依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步说是在回老家祭祖的时候,血衣和血书被塞在墓碑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没看到是谁放在这里。”

    “李步跟冀郢同在朝中为官并无来往,但他们年少一同求学过,所以认得冀郢的字体。”

    “虽然此事有些荒唐奇怪,但看了内容,知道事情关系重大,李步便借着探亲去了趟鲁县白马镇亲自察看。”

    “一查,查到的确是以死囚代替山贼,然后又去查了冀郢,发现冀郢消失许久,便再无迟疑,立刻呈报陛下。”

    宜春侯将当时在御书房李步讲述的说了一遍。

    说到这里再次笑了声。

    “真是毫无破绽,合情合理的过程。”

    柴渊没觉得好笑,只皱眉:“这李步怎么冒出来的?谁指使的?”

    话说到这里,门外有老仆进来。

    “侯爷。”他低声说,“陛下召定安公进宫了。”

    柴渊脸色一沉:“陛下竟然要见他。”

    除了逢年过节,皇帝几乎从不召见定安公。

    宜春侯神情淡淡:“冀郢的事闹这么大,定安公妹妹是白马镇死难者的事也瞒不住了,皇帝怎么也要亲自过问一下。”

    柴渊脸色变幻,忽地想到什么:“皇帝是要通过这件事,揭示那杨氏女的身份!”

    说到这里冷笑一声。

    “果然被我猜对了吧!”

    从皇帝没把这姓杨的从国学院赶走就觉得不对了。

    又让这杨氏女当了祭酒的弟子,果然是造势。

    现在终于借着白马镇的事,要让杨氏女恢复真实身份了!

    “我这就进宫!”他喊道。

    “行了。”宜春侯喝止他,“事情正乱着呢,你不要添乱。”

    柴渊恼火:“那就这样眼睁睁看着?”

    宜春侯淡淡说:“我们什么时候眼睁睁看着了?当年没让邓山把那女人带进宫,如今那女人的女儿也不会如愿。”

    说罢示意柴渊。

    “安静些,先好好看着,事情还没定论,别自己跟着慌乱。”

    柴渊深吸一口气:“真是荒唐!”说罢坐下来了。

    荒唐,宜春侯心想,的确荒唐。

    这件事是皇帝的手笔?

    要不然呢,总不能是那杨氏女杨落的手笔吧。

    这个念头闪过,宜春侯忍不住自己被自己逗笑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她的护卫不错,请把《她的护卫》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她的护卫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