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无题

    应天,早朝。

    朱元璋也按照计划,对外公布了凤阳皇城案最新进展。

    朝堂之上他大发雷霆,表示此事一定会追究到底,所有涉案人员一律夷三族。

    群臣也都无比震惊,盗卖皇城建材?

    实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那些人太大胆了。

    要知道大明才立国三年,皇帝正励精图治想要开创盛世,你们就敢这么干。

    这完全是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哪怕是最古板的人,都能理解皇帝的愤怒。

    不过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夷三族,这牵连的人是不是太广了?

    当即就有人试图劝谏。

    朱元璋的反应自不用提,所有劝谏的人一律罢官问罪。

    这一下在没有人说话了。

    反倒是有些人瞅了瞅李善长,跳出来弹劾。

    赵彦君等人都是他举荐的……

    听到有人弹劾李善长,朝中不少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他们。

    李善长只是不屑的瞥了几人一眼,然后就主动站出来请罪。

    果不其然,朱元璋冷冷的道:“刘伯温、宋濂……”

    他接连点了十几个朝中大员的名字:

    “这些人皆是李善长举荐出仕,尔等是不是想连他们也一起弹劾?”

    这一下弹劾李善长的人开始流汗了,之前他们是真没想那么多。

    朱元璋这么一数他们才知道,朝中能数得上号的大员,过半都能和李善长扯上瓜葛。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但后悔也晚了,接着朱元璋就要将他们全部罢免问罪。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李善长竟然出面为他们求情。

    “他们弹劾我也是依规矩而行,若问他们的罪,恐会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秉公执法。”

    朱元璋叹道:“百室豁达如此,咱心甚慰啊。”

    于是就训斥了那几个官吏一番,让他们回去思过。

    朝廷确有类似的制度,谁举荐的人犯了罪,作为举荐人也要受连带责任。

    只不过李善长的身份太特殊,这条规则对他不适用。

    之后朱元璋又安抚了李善长几句,并当众表示刘伯温已经查清楚了,此事李善长并不知情云云。

    这个表态完全在情理之中,大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善长心里也松了口气,说起来此事他确实不知情。

    他只知道那些人克扣工匠钱粮,并不知道盗卖建材的事情。

    刚才骤然听闻此事,也是吓的一身冷汗,心中将赵彦君等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有人弹劾他也早有心理准备。

    换成以前谁敢弹劾他,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现在接连出事,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才会主动替那些人讲情。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都为他的宽宏态度感到佩服。

    但也正因为这么一闹,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之事。

    这事儿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下朝后,盗卖皇城建材案就快速传遍应天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毕竟事情涉及到皇家,大家自然喜欢谈论几句。

    至于夷三族……反正杀的又不是我,和我有啥关系,吃瓜吃瓜。

    马钰自然也知道了朝堂发生的事情,对于朱元璋的处置办法他并不奇怪。

    因为按照律法,买卖皇城建材确实是夷三族的大罪,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这一波是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

    确实是血流成河。

    在内线的通风报信下,毛骧顺利完成了对万宝全的抓捕。

    同时也知道了万通的结局。

    得知万通主动求死,毛骧颇为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被自己鄙视的人,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对于万通的选择,也变得理解起来。

    一方面是效忠的主人,一方面是自己的子女,左右为难啊。

    他做出这个选择,也实属无奈。

    于是他让人将万通的尸体保存好,准备还给他的家人,也算是叶落归根吧。

    之后他先去码头见了耿天璧:“耿将军,集结可以动用的军队,明日一早入城查抄钦犯。”

    然后毛骧又去见了吴桢。

    广州湾水战在只持续了一个半时辰不到就结束。

    主要是被困在水湾里的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见突围无望就开始投降。

    吴桢命人统计战果。

    共计俘获倭寇两千四百余人,张士诚余孽一万三千余人。

    倭寇首领藤原秀太自杀,孙运忠也想自杀,只是被部下给绑了投降。

    此站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不过己方的损伤也出乎了他的意料,占尽天时地利,竟然也战死四千多人。

    吴桢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倭寇果然悍勇。”

    最后综合统计,双方共有一万多人死在这一战,伤者不计其数。

    港湾的海水为之赤红。

    不过吴桢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派人对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进行审问,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情报。

    倭寇行踪隐秘,问了一遍也没能掌握剩下那两千余人的具体动向。

    不过吴桢也不失望,主力都已经被消灭,剩下两千余人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反倒是张士诚余孽那边,审问出了很多关键情报。

    陆续逃到海上的张士诚余孽,共有十一万左右。

    其中三万多人,逃到了南洋各国谋生。

    剩下八万多人,则跟随孙运忠落草为寇。

    孙运忠在南海占据了很多小岛,那些非战斗人员,目前就被安置在小岛上。

    拿到了海图之后,吴桢就开始计划,明日就派人去将那些人全部抓回来。

    就在他谋划着怎么去海岛抓人的时候,毛骧过来拜见。

    虽然很不喜欢锦衣卫,但吴桢也知道,经此一事毛骧肯定会升官,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于是就亲自接见。

    见面后毛骧就是一通恭维:“一战灭倭寇和张士诚余孽,靖海侯果大明柱石也。”

    吴桢客气的道:“多亏了陛下运筹帷幄和毛百户的计策,否则本帅岂能立下此等大功。”

    接着两人又互相恭维了一番,毛骧才道明来意:

    “这是钦犯名单,有些恰在靖海侯辖区,还需您派兵围剿。”

    看到这份名单,吴桢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全都是泉州有名的海商,很多与他也算是认识。

    关键是,如果真按照这份名单拿人,恐怕泉州又要遭受一次破坏。

    难怪要动用军队去抓人,这是怕牵连的人太多,有人造反啊。

    本来他还想亲自带人,去南海抓捕张士诚余孽,现在看来是去不了了。

    毕竟泉州那边更加重要。

    于是他就将此事交给了副将,自己则回泉州坐镇。

    至于俘虏,那自然是押送应天献捷。

    ——

    港口发生兵乱,自然是瞒不住人的,广州城内人心惶惶。

    不过好在城防军和衙门应对及时,倒也没有生出太大的乱子。

    普通人只能躲在家里,祈祷明军能挡得住敌军,广州城不要被攻破。

    有关系的则开始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有船只停靠在港口的人家,更是担忧不已,生怕自家的船没了。

    不过他们打听来打听去,也就只知道是倭寇和张士诚余孽想要洗劫港口,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这让他们更加担忧,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还不等他们派人继续打探,耿天璧就带着三千大军接管了城门。

    然后在锦衣卫的带领下,开始抄家。

    此举在此震惊全城,这是要做什么?

    就在这时,布政使沈叔同派出差役四处张贴布告,将事情原委告知百姓。

    得知万家偷买皇城建材,事情败露后竟然想勾结倭寇和张士诚余孽,洗劫广州城。

    现在明军正在查抄万家同党,大家不用担心。

    顺便也将昨日的战果告诉了大家。

    百姓们顿时就愤怒了,纷纷怒骂万家不得好死。

    对于明军一战全歼贼寇,那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换成以前,肯定会有人怀疑,是不是朝廷缺钱了,找借口杀猪。

    但万家新宅院很多人都去过,当时大家都在惊叹,某些建筑雕刻特别精巧,不是一般的工匠手笔。

    而且前段时间他们家就开始变卖资产,采购商船和物资。

    将这一切都联系起来,顿时就说的通了。

    原来不是商船出事了,是想逃跑啊。

    和万家没有什么牵扯的,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争夺他们家留下的份额了。

    而和万家有瓜葛的,则开始担忧自家会不会受到牵连。

    但担忧也没用,该来的还是会来。

    毛骧圈定了十七户人家,其中只有两户是参与了皇城建材盗卖案。

    其余十五户都是他们的亲属。

    夷三族是父、母、妻三族,古代讲究门当户对,豪强大户的联姻对象也基本都是豪门大户。

    这十七户可以说,将广州城豪强的半边天给打破了。

    沈叔同对此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么多大户被抄家灭族,确实会破坏广州城的繁荣。

    但将这么多大户打掉,以后他这个布政使的话将会更管用。

    所以总体上来说,他是支持朝廷这次行动的,也给予了配合。

    否则毛骧的行动不可能那么顺利。

    当然,被牵连抄家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他们纷纷痛骂连累他们的人,然后想办法求饶。

    可惜根本就没用。

    锦衣卫带着军队直接冲进去抄家,但凡敢反抗的当场斩杀。

    一日之间,广州十七户豪族被灭。

    抓捕的案犯超过三千人,缴获的钱财无法计数。

    其他豪族瑟瑟发抖,生怕被牵连进去。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还真有两户豪族被牵连。

    原因是在查抄其中一家豪族的时候,在他家后院发现了几名阉人。

    一番拷问下来,那家人什么都招了。

    说起来东南豪族使用阉人也是有历史的。

    元朝朝廷除了收税什么都不管,关键他们采取的还是包税制。

    地方豪族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土皇帝。

    他们家大业大,就想玩点花活,比如花钱购买幼童阉割。

    既可以用来伺候女主人,又可以满足男主人某些特殊癖好。

    大明建立后,他们明知道时代变了,却依然难舍特殊癖好,继续在家里豢养阉人。

    结果这次就被抓了。

    非但如此,他们还供出了另外两家使用阉人的豪族。

    这同样是死罪,毛骧哪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即派人缉拿。

    同时也借此机会大索全城,一时间广州城人心惶惶。

    直到这时候沈叔同才终于坐不住,出来和毛骧交涉。

    毛骧这会儿还保持这理智,知道大索全城对当地破坏太大。

    这么干得罪当地官吏是小,万一逼的当地豪强造反就麻烦了。

    所以见沈叔同亲自出面,也见好就收。

    另一边,得知倭寇和张士诚余孽大部被灭,早就接到朱元璋手谕的廖永忠,也展开了军事行动。

    他的目标是岭南地区的豪强,主要是坞堡。

    锦衣卫给他的名单上,足足有六十一家。

    “陈家堡,南宋时期迁徙至此,靠着家族帮助迅速站稳脚跟。”

    “元朝中期获得当地包税权,又以抵御蛮夷侵扰为名,获准建立坞堡。”

    “目前陈氏拥有族人八百余人,另有奴仆打手五百余人。”

    “控制着坞堡周围三个村子,拥有土地一万余亩……”

    “根据调查,他们的坞堡内可动用的青壮超过四百,人人拥有兵器,部分人拥有甲具的弓弩。”

    “坞堡内部有水井,囤积有大量粮草,可坚守半年之久。”

    “如果提前准备,再将部分佃户撤入坞堡,动员男女老少,可战斗人员超过三千。”

    “但要动他们,最大的阻碍不是坞堡本身,而是陈氏家族,他们的势力太大了。”

    “其分支遍布全国,拥有族人数十万。”

    听着手下的汇报,廖永忠却毫无惧色:

    “不论他们是谁,只要违反了大明律,一律严惩不贷。”

    “陈氏势大是吗?那正好,这次将他们在岭南的势力连根拔起。”

    他的部下还想再劝:“将军三思啊。”

    廖永忠冷哼一声,暂定截铁的道:

    “勿要多言,依照计划行事即可,有什么后果我一力承担。”

    小明王都能在我的船上失足落水,还怕你陈氏?

    他的部下见此也知道劝不动,只能调集军队,按照名单进行清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的姑母是马皇后不错,请把《我的姑母是马皇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的姑母是马皇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