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怎么解决矛盾

    段守正一听脸更黑了,暗暗冲程时翻了个白眼。

    岑云舒抿嘴笑,回头看了他一眼。

    段守正忙回以最温柔的微笑。

    等岑云舒转过头去,他又拉下脸来,兴趣缺缺的转头四顾。程时几乎可以想象到他心里正骂骂咧咧的话:你个混蛋,耽误我泡妞。

    艾美隆跟岑云舒聊了两句,便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跟程时说:“想不到程先生这么快就能找到这么专业的翻译人员。”

    两边开始谈。

    段守正望着岑云舒的侧脸发呆。

    跟岑云舒认识的这两月,岑云舒不停地给他惊喜。本以为她只是长得好看,没想到运动乐器样样行,还会法语。

    只是他听程时讲了几句后,就立刻从花痴状态中清醒过来,神情肃穆,认真地听。

    穗城一早就跟霓虹合作开办汽车生产企业。

    本来中外合资,是因为外资垂涎中国巨大市场,中国想要外国的技术,各取所需。

    可现在情况却变成,外资不肯给关键技术,中国的外汇本来就缺,还被外国人以技术费,设备费,关键零件购买费,赚走外汇。

    “市场换技术”这个方法达不到既定目的。

    而且中方对合资企业没有任何话语权。

    不光技术和人事任免,就连意识形态都控制不了。

    霓虹企业在厂里明目张胆升太阳旗,把个合资厂变成了新型殖民地。

    光这件事都已经引发了多次工人与企业,周围民众和企业的冲突。

    可是如果直接中断,就坐实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投资环境恶劣的传言,中国以后在想引进外资就难了。

    如果不改变,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会给原本出现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所以合资企业的地位很尴尬。

    段守正虽然有点玩世不恭,但是基本的商业敏感性绝对比普通人强。

    他意识到,如果程时能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不仅仅是对向东市,对全国所有合资企业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竖起耳朵来听。

    艾美隆说:“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在贵国搭建一条我们的生产线就需要约100亿人民币。”

    张国华吓了一跳,看了一眼程时,不敢出声。

    程时问:“嗯,具体包括哪些投资?”

    艾美隆:“四大工艺的设备约60亿元。整车技术的专利授权费用技术转让费15亿元,基建配套投入约26亿元。”

    程时:“年产量多少。”

    艾美隆有些得意:“我们的都是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可达900辆,理论上可支撑30万辆的年产能。当然这是在贵国的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元件的产能可以跟上前提下。”

    程时微微点头:“所以艾美隆对这三十万辆车的销售有什么计划么?”

    艾美隆:“当然是大部分在中国销售。”

    张国华皱眉。

    程时转向他,问:“张总肯定做过中国的汽车市场调查吧。去年,也就是199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有多少?乘用车有多少。”

    张国华:“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去年我国汽车总销量约为50.9万辆,乘用车,包括轿车和吉普车销量是仅4.4万辆。私人购买轿车的数量约为1.2万辆。”

    程时说:“就算今年,增长一倍,达到十万辆。也才达到艾美隆先生刚才说的三十万辆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还有其他合资,国产汽车品牌。”

    艾美隆:“我们看好的是中国潜在市场。中国有十几亿人呢。就算有万分之一的人购买我们的车,那每年的销售量都能达到十万辆。”

    程时:“贵公司对在中国的售价应该也有估算过吧。”

    艾美隆:“估算过,我们的三厢车,经济款,大概售价为10万人民币。”

    程时微微点头:“嗯,去年中国家庭年收入中位大概是2000元。也就是说普通家庭不吃不喝,也要五十年才能攒够买车的钱。想让我们花钱,得要让我们先有钱。想要剪羊毛,好歹也要让羊有营养长出毛来。大家都是商人,这种风险和收益明显不匹配的生意,没人会做。”

    艾美隆在心里骂骂咧咧:既然这么穷,为什么还搞合资汽车厂?大老远的叫我过来,逗我玩呢?

    程时话锋一转:“不过现在东南亚的人有钱,可是他们没有地和资源。劳动力也不够。所以,我们可以在中国建厂,用中国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卖到东南亚,大鹅,甚至是棒子国和霓虹去,赚他们的钱。如果整车运输不方便,那就把发动机,外壳这些在中国加工好,拿去那边组装。也比在那边生产要便宜。”

    段守正要不是对程时及其了解,知道这是他在给法兰西人抛诱饵,绝对会把他当成卖国贼给抓起来了。

    艾美隆摸着下巴在琢磨。

    程时:“我们的优势就是人力便宜,资源便宜。土地多,比霓虹和棒子的成本低。想必贵方也是受够了这两个国家的汽车扩张速度,想要对抗,这一次才会来跟我们谈开办合资企业的事吧。你们要是还不动手,等霓虹和棒子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发展起来,贵国想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分肉吃,也不可能了。”

    艾美隆说:“你们的人虽然多,但是缺乏技术工人。达不到我们的质量要求。”

    程时:“你们的工人也不是生来就会,还不是培训出来的。达不到要求,就培训到符合要求。”

    张国华这会儿才反应过来程时从去年开始就搞,而且没有中断过的下岗工人培训,原来是奔着这个来的。

    艾美隆:“中国人有句俗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中国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会不知道。

    这个技术都教给你们了,以后哪还有我们盈利的份?

    程时说:“贵国也有句谚语叫‘不打碎鸡蛋就做不成煎蛋卷’。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其实技术吧,我们自己也能琢磨出来,就是慢点。但是市场不等人。我们国内现在还消化不了那么多产品,不代表以后也消化不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不错,请把《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