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星火

    白莲教的起义,在一时的煊赫后,开始乱于内部的争权夺利,各自为战,逐渐为团练和清军分割,蚕食。

    清军和乡绅团练则憋着口气,一股脑儿的,不择手段的报复着之前的挫折和损失。

    一片腥风血雨。

    更遑论康熙早已将镇压叛乱所用军费以及未来的补偿,盘算在江南地区未来的赋税之上,如今已然平乱,自然是加强汲取,以弥补国帑损耗。

    至于康熙五十一年所说的永不加赋?

    那时候他怎么知道之后就各地频频造反?军费不够用了他能怎么办?

    再说了,谁说不加赋税就没有别的办法刮银子的?

    康熙当然不会主动这样说,胤禵的好八哥也不会这样说,但知情识趣的手底下人捧上来钱财的时候,他们会闭上眼睛,欣然笑纳。

    战乱后,原本至少表面富饶的江南,繁华落尽。

    百姓们受苦受难,流离失所,士绅们除了几句嘉奖,亦损失了很多资产。

    康熙用最快的速度,最狠的手段平定了江南,看似保全了财赋重磅地,实则民间的民生却更加一塌糊涂。

    西北,因抽调兵力入关平叛,防务空虚,早已臣服的准噶尔部残余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小规模的摩擦劫掠日渐频繁,边关告急的文书雪片般飞来。

    苗疆,官府借“协饷平乱”之名加倍征敛,终于激起了新一轮的土司叛乱和苗民抗税斗争,山峦之中,烽烟再起。

    天灾伴着人祸,黄河决口的噩耗尚未处理妥当,几个省份又爆发了蝗灾。

    流民队伍再次壮大,其中夹杂着从江南逃难而来的白莲教残部,他们如同点点火星,不时点燃小规模的抢粮暴动。

    虽然很快就被当地绿营和团练扑灭,但按下葫芦浮起瓢,让地方官员疲于奔命。

    就连京中也因加派和物价飞涨而人心浮动。

    康熙看着各地“匪患渐平”却又“此起彼伏”的奏报,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不得不灌了几口浓浓的参汤,继续埋头处理,试图为大清修补这些疮孔。

    这些小型的暴动,造反,仿佛星火燎原一般,总是扑不灭,这些愚昧百姓的反抗意识,也比从前更加大胆。

    毕竟在关外,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关外的殷灵毓,甚至还没有亲自南下,但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面旗帜,让所有活不下去的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紫禁城,毓庆宫。

    胤礽坐在椅子上看书,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只是书页已经很久未曾翻动了。

    自从被囚禁在这里,他所能获得外界消息的途径少之又少,但哪怕如此,关外华夏起义军和江南白莲教的消息,他依旧有所耳闻。

    窗棂将天光分割成细碎的条状,落在他苍白虚弱的脸上,于是他眯起眼睛往后退了退,随后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仿佛要与浓稠的阴影融为一体。

    扭曲的快意,无力的悲凉,还有一丝牵挂的酸楚,在胤礽心中纠结不休。

    半晌才低哑的笑了一声。

    “……拆东墙,补西墙。”

    “汗阿玛,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是了,您总是对的…永远都是对的。”

    儿臣是狂疾,是孽障,是您英明一生唯一的“污点”,可如今呢?把您逼得夜不能寐,焦头烂额的,不是儿臣这个废太子了…

    您是不是…偶尔也会想起我?在夜深人静,被这些事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瞬间觉得…若是我在…或许…或许能为您分忧?

    不…您不会,您宁愿相信任何人,但绝不会再相信我,也不会承认您当年…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错…

    胤礽指尖颤了颤,随后将手中的书撂到一旁,往后倒下去,倒在靠着的软枕上,手臂遮住了眼睛,戴着的帽子歪了,露出了花白的辫子,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心中的恨意和在意。

    然后他突然又想到了关外的那个女首领,殷灵毓。

    他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青面獠牙的妖孽?还是三头六臂的罗刹?抑或是……谪仙降世,专来克他爱新觉罗氏的玄女?

    胤礽搜刮着脑海中所有关于“强大”的意象,却发现都无法准确地安在这个名字上,他见过最烈的马,最骁勇的巴图鲁,最终都匍匐在汗阿玛的龙椅之下。

    她凭什么?凭什么她就能…就能如此…畅快淋漓?

    胤礽忽然生出一种极荒谬,极扭曲的羡慕,羡慕她的“自由”,不是身体的自由,而是那种心无挂碍,劈开一切枷锁的决绝。

    她一定…很快意吧?

    汗阿玛……似乎真的被她逼得很累很累了。

    于是胤礽模糊不清的叹了声。

    “真好……”

    真好,有人能让您如此狼狈。

    真可悲,让您如此狼狈的,不是我,也不您的哪个好儿子,而是一个与您,与我,与这紫禁城毫无瓜葛的,仿佛天生地养的那个女首领。

    而我,竟还会为您感到心疼。

    我真是疯了,我居然有些时候,会想她到底什么时候能打过来。

    那时候,您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关外,华夏。

    “主公!咱们什么时候南下入关啊!”

    “是啊主公,咱们称帝吧,然后入关平定叛乱,恢复秩序,拯救黎民,这形势,咱们师出有名啊!”

    “就是!我给主公,啊不!陛下开路!我是政委我第一个上!”

    殷灵毓正坐在上首,底下的人不论是从前长白山带出来的,还是后来一路吸纳的人才,大多都是迫不及待的样子。

    毕竟关内如今动荡不休,他们若是此时南下,是最好的。

    殷灵毓想了想,道:“先别急,我们做好准备,不要打持久战,那样受苦的只有穷苦百姓,咱们的船不是在建了吗?还要多久?”

    “两个月!我回去就住船上了!保证完成任务!”负责造船的人高高举起手,满脸兴奋之色:“是要走海路吗?!”

    “对啊!海路!”一旁的周文渊猛然惊醒,他们有枪炮也不是非要和清军正面交战啊!

    直接走海路,闪击紫禁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不错,请把《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