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没见到的另一面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西域的富裕已传遍了丞相府,自从秦与西域有了联系,往来的西域人多了,许多消息也传入了关中。

    陈平低声道:“今年的秋天,西域人送的奇珍异宝数都数不清,皇帝都让人送去骊山,传闻骊山的宫殿都塞不下这些宝贝?”

    衡颔首道:“我亲眼见到的,足足十余车珠宝。”

    陈平叹道:“西域诸国竟如此富有,皇帝自然要建设西北的。”

    衡摇头道:“陈御史,衡不认为父皇向西北增兵是为了那些宝物,难道我的爷爷要一统南方,就是为了这些橘子吗?”

    说这话,衡晃了晃手中没吃完的半只橘子。

    陈平尴尬一笑,道:“公子所言在理。”

    公子衡与陈平虽不是师生,但胜似师生。

    衡知道,若有看人不准,又不知他人用心好坏,那么就可以问陈平。

    陈平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离开三川郡的时候,这里的天又开始下起了雪。

    当车驾从三川郡进入函谷关时,风雪更大了。

    一众人只能在函谷关休息。

    这场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前方去查探的侍卫来报,“公子大雪封路了。”

    衡道:“无妨,可以在这里多留几天。”

    “是。”

    与陈平一起随行的队伍人数不多,只有百余人。

    又过了三天,当潼关城方向有人来了,衡的队伍这才继续启程回了关中。

    咸阳,章台宫。

    今天,九卿各府的官吏都休沐了。

    忙碌了一年的官吏们,难得有一个月可以休息。

    今年休沐时,皇帝依旧赏赐给群臣麦子,麦子是今年的新麦,每家都有三车新麦。

    皇帝很少会直接赏赐钱财,赏赐的几乎都是粮食。

    似乎是皇帝在提醒群臣,粮食依旧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时刻不能忘,千万不要因现在的安宁而得意忘形。

    衡赶着冬至这天,回到了咸阳城。

    章台宫内,因皇帝要求,这里的大殿开着窗,保持通风。

    哪怕是觉得冷,皇帝也要求通风,并且暖炉也不用。

    衡走入空旷且安静的大殿内,他看到了穿着一身黑袍,正在处置国事的父皇。

    一年四季,父皇的衣袍总是黑色的。

    衡行礼道:“父皇。”

    扶苏道:“这才回来?”

    “儿臣想再去拜访右相。”

    扶苏给了田安一个眼神。

    田安当即示意公子先坐下。

    衡端坐在父皇的身边,禀报着这一次巡查的所见所闻。

    扶苏道:“你觉得陈平此人如何?”

    “儿臣觉得丞相府不能只有好人,又要有陈平这样的坏人。”

    扶苏叹道:“他有用,但不能太依赖。”

    衡行礼道:“儿臣明白。”

    “有个人能教你识别人心的善恶,这很难得,你要珍惜。”

    “是。”

    “右相就在家中,你去拜访吧。”

    衡站起身行礼,离开章台宫的大殿一路走下石阶,走过章台宫前开阔的空地,就出了宫门。

    右相住在咸阳城的东街,也是咸阳城大宅最多的一片地。

    这一路走着,衡见到了当年丞相李斯的住处,现在丞相不住在这里了,就连家仆都散去了不少,这座宅邸很久没有主人住了。

    右相的宅邸就在李斯的宅邸旁,衡亲自上前敲门说明了来意。

    宅邸的大门被打开,公子衡被迎入了宅邸中。

    冯去疾的宅邸其实并不大,家中陈设也比较简单。

    见到右相正在喝着一碗茶,衡行礼道:“老师。”

    “公子与陈平巡查各县有三个月,月可有收获?”

    “衡以为如今的人们活得依旧很不易,衡更觉得丞相府与御史府该多看看各县,父皇让各县的县令来丞相府这还不够,衡觉得应该让御史府的人们多去各县看看,若官吏做的不好,应该教导他们。”

    “嗯。”冯去疾应了一声,似乎对公子的回答不满意。

    衡也在暗想,难道是自己说得太宽容了?

    “来年,御史府会新增三十名御史。”

    闻言,衡又有些诧异,原来他所担忧的,早就有安排了。

    冯去疾又道:“各县的县令治理能力有好有坏,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能让他们去做他们不擅长的事,丞相府对各县的治理要求更高了,御史府的监察职责就会更重。”

    衡的心中暗想着,右相与张苍或是程邈那样的人不同。

    有些人心胸中有着治国之才,有些人能够帮助皇帝运筹帷幄。

    右相掌管着御史府,掌握着官吏的考评,发现能力不足的官吏以及纠正官吏的错误,这是右相所擅长的。

    秦廷虽说休沐,但衡不敢松懈,他既然在御史府任职,就要了解御史府的职责。

    这个冬天,衡常常坐在御史府,独自一人翻看着卷宗。

    又过了几天,有人递来了一卷文书,说是蓝田县的县令被罢了官,已有新的县令去接任了。

    衡这才明白御史府比他预想的更残酷,右相不会让人教导各县的官吏,而是若有治理不当,是会被直接替换的。

    御史府的权力不比丞相府小,并且这里显得更加冰冷,包括陈平或者是右相,哪怕是常有笑脸的廷尉。

    丞相府官吏们有着良好政治氛围,以及干不死就往死干活的精神面貌。

    而御史府是秦廷的阴暗面。

    在人们不经意间,去年一年御史府罢免的县令有二十三人,郡守五人,军中将领都被罢去十余人。

    其中有收受钱财的,私卖军中军械的,变卖粮草的。

    在这里的卷宗中,甚至还记录了赵佗与屠雎的子嗣的近况。

    这都是秦廷鲜为人知的一面。

    离开敬业县之后,来到御史府的这个冬天,衡所接触的都是以前从未接触的。

    这些卷宗看得多了,衡就理解了为什么右相总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平时总是沉默寡言。

    身在这个位置上,看多了那些官吏所做的丑恶事,换作是任何人,也会变得这样吧。

    原来这些事……类似殷通这样的人一直都有,只是父皇从未在群臣面前说过。

    衡收起手中的卷宗,目光看着眼前的油灯,夜风吹入御史府,他起身关上了这里的门,干脆睡在了这里。

    在入睡前,正闭着眼,恍惚间明白了父皇为何总是对吏治与县治不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秦人的悠闲生活不错,请把《秦人的悠闲生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