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兄弟倪墙

    “周兴,你想报个什么项目?”下课后,班长毛君过来问道。

    按照榆州县第七中学的传统,十月底期中考试,十一月中旬举办秋季运动会。

    这和北方有所不同。北方学校,要么是在下半年的九月份举办运动会,要么是在上半年的四月份举办运动会,这样既不热,也不冷,雨水也偏少。

    对于南方学校来说,九月份还是有些太热了。遇到秋老虎发作,学生在进行体育比赛时,便有可能中暑。

    因此,绝大部分学校,会把运动会定在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宁肯冷一点,影响学生的比赛成绩,也要尽量避免天热中暑的风险。

    “有哪些项目没人报?”周兴询问道。

    “跨栏,长跑,这些都还没人报,其他容易一些的项目,都被人占坑了。”毛君回答说。

    周兴便说道,“那行吧,给我报一个五千米长跑。”

    “好人啊,多谢多谢。”毛君激动地向周兴感谢道。

    也不能怪毛君为何如此激动,五千米长跑这个项目,向来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般人都望而生畏,偏偏学校体育组又明确要求,各班都需要选出一个代表参加比赛。

    本来,毛君都想着若是没有人参加,他便自己上阵好了,哪怕跑到中途,自动放弃比赛,但好歹也能向学校体育组交差。

    现在周兴主动报名,倒是替他省了不少事情。

    周兴之所以报名五千米长跑,当然也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来,周兴乃农家子弟出身,体能基础不错,又比较有耐力,哪怕跑不到全校第一名,但跑完全程还是轻轻松松的。

    二来,五千米长跑,作为学校运动会比赛的重头戏,一个压轴项目,被安排在了校运会第三天的下午。

    在此之前,周兴都能以节省体力、积蓄能量作为借口,光明正大地躲在教室里休息、看书。

    周兴现在只想分秒必争,可不想把三天时间,都耗在体育场上。

    星期六下午,整个高三年级终于放假了,让同学们休息一天,为下周的期中考试做准备。

    周兴回到家中,看到父亲周大生、母亲陈六福正坐在厨房里唉声叹气,连忙询问原因。

    原来,这一段时间,家里通过小龙虾生意以及那二十张地笼网所得鱼获,赚了有两三千元。

    周大生手头有钱了之后,便将他欠兄弟周大民的那一笔利钱,合计一千元,连本带息,全部都还给了周大民。

    但周大民、欧阳薇夫妇俩,却有些不乐意。一来,他们借给兄长周大生的这笔钱,每月都有两分利息,现在周大生执意于提前还债,甚至于多付一个月利息都无所谓,周大民、欧阳薇夫妇俩也没法再坚持不收。

    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他们凭空少了一个月利息钱,自然心中有气。

    二来,欧阳薇时常以债主的身份,前去兄长周大生家里打秋风,无论是巴掌大的鲫鱼,还是黄鳝、泥鳅,欧阳薇从不空手。

    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借了你们一千元钱,拿一些小鱼小虾不过分吧?”

    本来,亲戚之间,拿些小鱼小虾也无妨,但架不住欧阳薇来的次数太多,太频繁,让人心里直冒火。

    周大生将这笔债务结清之后,欧阳薇也就再没有理由享受免费鱼虾的待遇了,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再看到丈夫周大民那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笔欠款明明没有到期,我们现在拒收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刚才为何不把你三哥顶回去?”欧阳薇质问丈夫周大民道。

    周大民反驳说,“三哥家经济有困难,其他人借钱给他,都是不算利息的,唯有我们借给他的这笔钱,算了两分利息。这都十月底了,这笔一千元的欠款,再过两个月到期,多拿二十块钱的利息,不济什么事不说,你让村里人都怎么看我,让亲戚朋友们都怎么看我?”

    这么一说,也有道理,欧阳薇纵使心中不舍,却也只能罢了。

    但她很快想到一个问题,“你说三哥家里,怎么一下子就手头宽裕了起来?我刚才听他说,除了还我们家的这笔钱之外,他还要还给大哥周大元八百元钱。三哥家里的棉花和稻谷都没开始卖,就凭那些小鱼小虾,个把月能挣一两千元钱?”

    周大民也有些疑惑不解。

    “小龙虾到处都是,一天捉几百斤,扣除前往县城的交通成本,所得也不过一二十块钱,最多不超过二三十块钱。再多的话,人家公交车司机就不允许你上车了。”

    “而且,话说回来,现在吃小龙虾的人也不算太多,即便运到县城,怎样打开销量也是一个大问题。”

    周大民还在那里啰啰嗦嗦,但他老婆欧阳薇却指出了问题关键所在,“你说了这么多,看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曾影响到你三哥一家挣大钱?”

    周大民一想也对,不管怎么说,反正三哥周大生一家通过小龙虾生意,挣到了不少钱,他周大民难道就不能依照葫芦画瓢?

    此后几天,周大民、欧阳薇一边捕捉小龙虾,一边暗中调查兄长周大生的赚钱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夫妇俩终于打听出来,原来周大生和廖司机、熊司机二人,达成了协议,将数百斤小龙虾运送到榆州县城的往返成本,降低到了十块钱。

    “你三哥周大生掏十块钱路费,那我们就掏十二块钱路费。只要能把小龙虾运送到榆州县城,不愁赚不到钱。”欧阳薇自以为看穿了这门生意的秘诀,十分兴奋地说道。

    熊司机也欣然同意。他替周兴运送小龙虾到徐州县城,原本就是由廖司机充当中介,才最终谈妥了这桩交易。他只认廖司机,不认周兴。

    现在,熊司机有了更好的选择,能够从周大民、欧阳薇夫妇这里,拿到更多的车费,当然要放弃周兴的这笔生意,转而和周兴的五叔、五婶进行合作了。

    不过,周大民故技重施,想要把廖司机也争取到自己这边时,廖司机却坚决不同意。

    廖司机心里是这样想的,他从周兴手里,每天虽然只能拿到十块钱的车费,但双方乃长期合作关系,胜在稳定,现在陡然放弃周兴这边,转而和周大民、欧阳薇夫妇俩进行合作,虽然每天能多挣两块钱,但名声却差得太远了。

    而且,廖司机对于周兴,还有一些别样的心思。他的宝贝女儿廖丽云,曾经和黄毛谈过恋爱,要不是周兴仗义出手,廖丽云怕是早就落入黄毛之手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兴乃是廖司机的恩人。廖司机怎么也不可能为了每年几百元的收入差距,便和周兴立即翻脸。

    廖司机还想着将廖丽云和周兴撮合成一对呢,周兴不到脑筋活络,而且成绩也很好,上次月考年级第一,廖司机也隐隐约约听人说起过。

    若是现在为了每天多挣两元钱,让廖丽云和周兴之间彻底没戏,廖司机肯定一百个不同意。

    没有说动廖司机,周大民、欧阳薇夫妇俩倒也并不沮丧,反正他们已经谈妥了其中一位司机,这门生意可以做起来了。

    他们甚至打定了主意,哪怕刚开始赚钱不多,仅能赚个十块八块,也不嫌少,先把这个小龙虾生意做熟透了再说。

    但这却让周大生感到紧张了。他也不是没想过,小龙虾生意赚到钱以后,一定会有人出来摘桃子,和他面对面竞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出来拆台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兄弟。

    这真是兄弟睨于墙啊。

    这不,周大民将小龙虾运送到榆州县城以后,为了抢夺市场,将小龙虾的价格打到了二毛五分钱一斤,比周兴和大排档老板唐胖子谈好的价格,还低了三分钱。

    唐胖子虽然没有托人过来捎话,就小龙虾的价格问题进行商讨,但周大生下次前往榆州县城结账时,必然将面临小龙虾的降价压力。

    这样一来,本就微薄的利润,又要少上一大截了。以至于周大生、陈六福二人,为此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周兴安慰父母亲道,“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差点被你们吓了一大跳。恰好明天周日,我不用上课,到时候我亲自上一趟县城,和唐老板交涉一番,把这个问题解决就是了。”

    “你怎么解决?你五叔都把小龙虾的价格打到二毛五分钱一斤了,他已经在村里扬言,亏本都要做,用意就是想让我们家支撑不下去,他好接手这门独家生意。”周大生疑惑道。

    周兴笑道,“那你们就别管了,你们继续摸鱼捉虾,等我明天从榆州县城回来以后再说。”

    “行吧。你把缸里的那只大甲鱼带上,看能不能在县城里顺便卖掉。那是在哑巴河里捉到了,一张地笼网,同时出现了一大一小两只甲鱼,真是运气好到爆棚。”周大生说道。

    “两只甲鱼?那个地笼网是丢到了甲鱼窝里了吧?我现在就去张胜家里,用鱼虾换一些猪肝回来,看能不能赶在甲鱼冬眠前,多捉几只。”周兴开心地说道。

    这天傍晚,周兴从家里提了两条鲤鱼,送到了张胜家,张胜也投桃报李,给了周兴好几斤猪肝。

    “用不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试试看,听说甲鱼最爱吃猪肝,看能不能把这一窝甲鱼都吸引到地笼网里。”周兴解释道。

    “甲鱼吃不了这么多,你们就自己吃。”张胜不但强行将这几斤猪肝都塞到了周兴手中,还给周兴割了两斤五花肉,让他提回家,给家人们打牙祭。

    “五花肉就算了,你们做生意,也是要赚钱的。”周兴拒绝道。

    “少来,你们摸鱼捉虾,难道不需要赚钱?”张胜反问道。

    随后,张胜又感慨地说了一句,“现在大家还是同学,每天都能见面,倒是没什么感觉。等到了明年,你去上大学以后,我即便想给你送这送那,也联系不到你这个人了。”

    “不至于此。以后人人都有手机,打电话很方便。”周兴笑道。

    张胜不相信道,“你能有一个BP机就不说了,还想要有一个手机?”

    周兴微微一笑,感觉自己没必要和张胜争执,反正再过几年,人人都有手机便会很快成为现实。

    周兴回家后,将这些猪肝取出来一半,全部都切成了猪肝条,随后前往哑巴河,准备将这些猪肝条都放置在地笼网中。

    “哎,爆炒猪肝是一道好菜啊,结果你却把它放在了地笼网里,我感觉自己都不如哑巴河里的这些鱼虾了。”

    跟着周兴一同来到哑巴河边的周隆,看着周兴将这些地笼网,依次小心翼翼地从水中取出来,再放进猪肝条,不由得十分感慨地说道。

    “你都初三了,还一天到晚想着吃吃喝喝?家里这段时间以来,鱼虾都不缺,偶尔也能吃上几次荤油。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周兴批评老弟周隆道。

    “你在学校里寄宿,每天好吃好喝,就不允许我贪嘴?”周隆不服气道。

    两兄弟正相互斗嘴,周兴突然感觉手心一沉,他惊喜道,“好家伙,看来要上大货了。”

    周兴将湿漉漉的地笼网拖出水面时,青鱼甩尾的哗啦声惊飞了两只水雉。三条青灰色的脊背在网眼里扭成一团,鳞片上的银光混着水草,在暮色里晃得人眼晕。

    周兴将这三条青鱼取了出来,丢进身边红色水桶里。粗糙的指腹蹭过鱼鳃,触感像新收的麻袋——上个月放地笼网时,他就瞅准了这片回水湾,看来果然没有白等。

    这一天傍晚,周兴在二十张地笼网中,捕捉到了好几条青鱼,草鱼、鲫鱼也有一些。

    但小龙虾的数量,却是比前一段时间少了许多。

    一来,二十张地笼网在这片水域,连续放了将近一个月,小龙虾再多,也经不住反复薅羊毛。

    二来,五叔周大民也开始参与小龙虾生意以后,村里参与捉虾的人,一下子增加了许多,以至于他父亲周大生,为了确保每天都能向榆州县城的大排档老板唐胖子提供上百斤小龙虾,不得不去其他村捕捞。

    “看来,是得想个法子,把这小龙虾的生意巩固一下了。”周兴沉声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不错,请把《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