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日出,又一天过去。
11月4号,周二上午。
影视之家附近,海地亚中心酒店,林向东吃完早饭,出门打车。
他暂时住在央视合作的酒店里。虽然跟小岳借了房子,但他也不好意思占几个月,等快春节了,再接家人过去住两周。
至于影视之家的宿舍,他暂时不想住进去。目前,语言类节目的演员已经入住,他们得反复打磨剧本笑点,一个个压力山大,前两天还听到有人傍晚呐喊来发泄压力。气氛有点压抑。
身为歌手,没必要入住那么早,他也不早早过去凑热闹了。
等了会,他乘上车来到朝阳区的音协,与几个熟人打过招呼后,来到组委会办公室。
他来首都一趟,本想在空余时间,悠哉悠哉逛逛,见见老朋友。
结果在第二站就被截胡,被音协副主席项宏抓来干活。
其中一项就是审核星云奖的获奖名单。获奖名单需要八名理事及以上人员,且至少包含一位副主席审核通过,才能生效。大多理事都是兼了个名头,本人不在首都,或是没空过来。
他最近正好在首都,又比较闲,就被抓来审核星云奖的评审结果了。
索性,时间限制较为宽松,大家在本周二至周五之间过来审核就行。
作为一个勤快的人,他选择第一天就来,干完好去逛景点。
他关上门,坐到专用保密电脑前,输入个人信息,点开获奖名单,目光迅速扫过。
三分钟后,屏幕里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眉头微皱,推了推眼镜,缓缓坐直身体。
陈放,最佳新人奖?
是跟他唱《精忠报国》的陈放吗?
林向东点开获奖人员信息,一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屏幕上。
他冷哼一声,身体往背后一靠,手指敲击桌面,眼睛紧盯着“最佳新人奖”五个字,眉头越皱越紧。
真是胡闹!
最佳新人?金曲奖的还凑合,星云奖的最佳新人这两年含金量下跌不少。
他一个文工团副团长退休的、上了三年春晚的老干部,跟最佳新人在春晚双人对唱,这合理吗?
话说回来,虽然评审团不知道这件事情,但陈放怎么可能是新人的水准?
现在搞小动作,都这么不背人了吗?
林向东压住心里的火气,直接用办公室座机,拨通副主席的办公室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林向东开口道:“喂,老项。”
“老林,你这是从组委会办公室打来的啊,你已经开始审核了?”
“对,你看过星云奖的名单了吗?”
“还没,我打算下午过去审核,怎么了?”
林向东叹气道:“陈放拿的是最佳新人奖。”
“什么?”对面的声音瞬间严肃了几分。
电话对面,副主席项宏眉头微皱。
他兼着春晚的歌舞组的艺术顾问,自然也知道陈放和林向东是一个节目。
“老林,我现在下楼过去。”
他挂掉电话,拿起外套迅速下楼。
陈放拿最佳新人奖,这绝对会出问题。
这个奖项在11月下旬颁奖,影响力还不小。
人的认知很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华夏又有14亿人口,很多人不了解陈放的水平。
一旦部分网友对陈放形成“最佳新人”的印象,那明年春晚节目单一出,肯定会有人攻击林向东与春晚。质问凭什么一个新人拿这么好的资源,凭什么让老艺术家给他站台。
而等春晚播出后,这些人与吃瓜路人听过《精忠报国》,又可能会去攻击星云奖,怒斥不公。
他既参与星云奖,又参与春晚,大过年这样,是要搞死他啊。
项宏加快脚步迅速下楼,进到组委会办公室。
跟林向东边握手,边问道:“老林,陈放真拿的是新人奖?”
林向东朝电脑走去,“是啊,我怎么可能忽悠你?提名出来之后,你们没打过招呼吗?”
项宏走向旁边另一台电脑,“我记得陈放提名了好几个奖项,我当时看了提名名单,一打眼,就觉得他提名最佳新人是凑数的,绝对会拿最佳编曲或者年度歌曲,没必要去打招呼啊。”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还感叹没必要冒着泄露春晚人员名单的风险去打招呼。怎么会拿了个最佳新人?
项宏进入审核系统,往下一翻,目光落在年度歌曲的获奖音乐“《伪装》”二字上。
顿时皱起眉心,“这首歌怎么会是年度歌曲?”
林向东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资料,“是啊,它发的早,但热度没有《学不会》高。”
“嗯,而且它有点消极。”
项宏点开评委给的理由以及数据文件,迅速看了一遍。
这什么玩意?估计《学不会》的数据可能下跌?不要数据模型以为,要他们以为?
“两首歌有问题,我跟其他人也说一声,打回去吧。”
“好,你打算怎么写理由?咱们也不能透露春晚的事情。”
“理由还不好办吗?首先,《伪装》的数据表现也非提名中最高的,他们评估理由中的一些推测也不成立,建议以实际数据与计算模型为准,人工猜测的话,需要提供充分的客观证据。”
“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