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花城城里的车流量不小,有些路段还要堵车。
陈家志坐在五十铃驾驶位上,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视觉广,路上各种复古的小轿车都很娇小。
这样看,轻卡车的安全性好像要高一个档次。
即使路遇匪徒,硬闯过去的几率好像都要更高一些。
他往旁边看了看,跟着奔波了一夜,李秀已经睡着了,睡着时的李秀更添一份柔和的气质。
想了一会儿,小轿车得买,但晚上出行还是开轻卡更靠谱一些。
小轿车可以在重要场合使用,陈正旭拜访大酒店酒楼时也可以拿去用。
一路东想西想,便也到了家。
“秀,到了,回家睡。”
“唔~”
在市场上已吃过了早饭,到家后彭国真也准备好了热水,两人把钱放好,洗漱后,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倒头就睡。
…
阳光有些晒。
洪中和洪彪却置若罔闻,戴着草帽与易定干一同走到田间地头,周边是弯腰弓背采收菜心的菜农。
“易场长,这菜心种得真漂亮。”
“还行吧。”易定干问:“洪老板认为和陈总比怎么样?”
“呃……”洪中苦笑道:“老哥,你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易定干笑了笑,“哈哈,看来我还差点水平。”
洪中沉吟道:“各有千秋,易场长的大小分级做得更好,这样的菜在香江很抢手。”
易定干笑道:“我们今天下午也有一车菜心发往香江,5吨左右,量稍微少了点,但一车菜比在花城卖要多赚三千来块钱。”
“5吨……”洪彪呢喃道:“量也不少了~”
洪中瞪了洪彪一眼,意思是让他不要再想走水的事,目前香江的菜价也不是特别值得冒险。
而且,以江心菜场现在的体量,走水根本解决不了多少销售量,还可能引出大麻烦。
易定干不了解两人参与走水蔬菜的事,还在为供港订单少而发愁。
早上家志没来菜场,他估计是昨晚的菜太多,卖得没那么快,回来得也就晚了。
这让他有点担心后续的销售。
这茬菜心昨天开始采收,一收就是十几吨,昨晚去了市场10吨,冷库里还有好几吨。
今天就更不得了,达到采收标准的菜心更多。
从早上开始,他就组织了一百多号菜工开始采收,下午一上工又顶着太阳采收,采收完马上进冷库。
全天估计至少入库20吨菜心,还有最后10吨空心菜,10几吨青椒。
按他的菜心播种密度,等空心菜没了,后续每天菜心都是30吨打底。
如果市场一天只能卖10吨菜心,供港只有5吨,还有15吨的冗余量。
何况对方一直说的是两天发一车菜心!
不得不发愁啊!
今年这雨有点不给力啊!
易定干抬头眯眼望天,这又晴了两三天了。
“易场长看什么呢?”
“我看这老天爷又欠骂了。”
“额…”洪中劝道:“老哥,这可使不得,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种事还是少做,万一哪天老天爷就发怒了呢。”
“我还就怕他不发怒呢,今年这雨下得不上不下,一点也不痛快。”易定干说:“我小拱棚都准备好了,菜又多,就等着来场大雨,行情大涨!”
“万一老天爷就是听你骂他不下雨,他才故意天天出大太阳呢?”
“你这…这…”
易定干砸吧着嘴,感觉好像有点道理啊!
家志老喜欢教唆他们与老天爷对着干,说不定早就被他老人家记恨上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能再讨论这个了。
“马上都端午了,你们不回去参加聚会,来菜场闲逛什么?”
洪中笑了笑,说:“就想着马上端午了,所以给菜场提了些水果和月饼过来,已经放在陈总办公室了,等会儿下班你们记得拿。”
“你们广东人就是讲究。”
“另外,也月底了,刚好来问下菜场有没有新的采购需求。”
“确实很讲究。”易定干笑着打趣了句,又说:“采购得等家志来,我估计他也快过来了,回去等着吧,这外面又晒又热。”
太阳确实很晒,从前两三天下了场雨后,这鬼天气就热得人心里发慌。
菜工为了防晒,也基本都裹得严实,弯腰弓背,也汗流浃背,只有手上的动作不慢。
也没人扎堆,都各自拿着菜筐分开,埋头就是咔咔咔的掐菜。
收菜工最怕的就是没菜收,最厌恶的就是明明有菜但老板因为卖不上价宁愿烂地里也不让收。
但在江心菜场,他们只需考虑如何收得更快更好。
多收一点就多赚一点。
菜场也真给钱。
就当菜工们专心收菜的时候,忽听碎石道路上传来了大喇叭的喊声。
“冰镇酸梅汤,收了菜都来喝一杯酸梅汤,解暑又透心凉!”
“冰镇酸梅汤~”
一开始不少菜工都以为是沿街叫卖的小贩,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花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排队费时间。
但偶尔抬头一瞥,才发现是办公室的人,紧跟着小组长也都在喊收完一手菜后,都去喝一杯解暑。
不少人这才稀奇的小跑过去喝食堂自制的酸梅汤,经过冰镇后,一口喝下去,酸爽直击闷热的躯体。
陈家志来菜场时,便听到了不少菜工对菜场的交口称赞和谈论。
“菜场还挺贴心~”
“大热天,喝一杯也是真舒服,不过也不能喝多了。”
“咋了,肠胃不好?”
“我怕尿多耽误我收菜。”
“嘿,你个婆娘遮这么严实,在菜地里尿也没人认识你。”
“呸~你踏马瓜婆娘~”
陈家志听了后忍不住摇头。
菜场的妇女干活没得挑,就是有部分人呀,开黄腔骂脏话个顶个厉害。
他前世原本多纯洁的一人,在菜场呆久了也被带偏了。
陈家志没去菜田看收菜,径直往办公区走,然后迎面就看到了洪中洪彪和易定干。
寒暄片刻后,便知道了情况。
“来得正好,下半年的物资确实要开始准备了,我计划一次性备足,刚好一起合计一下。”
洪中一听就知道这大单妥了,笑道:“好,需要什么你尽管说,我全力去找。”
陈家志示意到办公室,先泡了壶茶,才开始合计。
“重点是肥料和农药,这两者都管控得比较严,你有办法一次性拿到足够的货吗?”
洪中问:“三元复合肥用国外的行吗?”
“配比15-15-15的吗?”
“对,在花城这边也比较畅销,我能拿到充足的货源。”
“可以,我们有使用均衡型复合肥的经验。”
随后,陈家志一边和易定干讨论施肥方案,一边拿笔开始唰唰唰的做着计算。
最好的施肥方案肯定是根据菜地土壤养分情况,平衡施用氮磷钾、钼、硼和有机肥,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安全的蔬菜生产。
这几年,由于蔬菜种植效益高,人们通常施肥较多。
但,蔬菜生产上基本以氮磷钾化肥为主,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少,这限制了蔬菜产量的提高,也导致品质不高。
长期下去,就导致大众对化肥形成了误解,认为施用化肥降低蔬菜品质。
而陈家志很注重这一点,在施有机肥上不遗余力,所以不论是在东乡,还是江心菜场,他菜的产量和品质都要高出一筹。
然而,江心菜场虽然比平均产量水平高,但一直差东乡一截,尤其是菜心,多的时候每亩能差几百斤。
但这一茬菜心产量又好了许多。
易定干说:“我估计平均每亩没有两千斤,也至少有一千七八百斤。”
这对四九心来说算是高产了,相比之前亩产一千四五百斤,有了很大的提升。
陈家志问道:“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产量增加如此明显?”
易定干想了想,说:“基肥很足,尤其是有机肥,连续两茬菜都施了发酵粪肥。”
“化肥呢?”
“施基肥时每亩加了50斤复合肥,追肥追得也挺勤快,反正在肥料上没亏待过它。”
“但产量还是比不过东乡。”
“我也纳闷啊!”
“我感觉可能是追肥追多了,菜地土壤养分盈余太多,导致产量上不去。”
听到这,卖肥料的洪中讶然道:“肥料施多了,菜的产量还会下降吗?”
“当然。”陈家志想了想,在笔记上画了个抛物线。
“就像抛物线一样,当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到达一个点后,蔬菜产量和品质达到最高,随后便会开始下降。
我觉得江心菜场就是这种情况,养分过足,或者说残余的钾肥过足,限制了菜心产量进一步上涨。”
陈家志看着易定干,“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养分要均衡吧?”
“如果一开始养分就是失衡的,我们后面均衡施肥其实并没有改变本来的养分含量,只是随着时间和有机肥的施入,土壤才逐渐改善,但这个过程很慢~”
“我明白了。”易定干沉吟道:“所以我后面要控制钾肥的施入了?”
“试试吧,我感觉应该是这个原因。”
在当下的花城,菜地普遍存在着土壤养分盈余,这不仅有环境风险,也让产量和品质提不上去。
大半年时间过去,陈家志感觉江心菜场就是养分盈余过多,之前的调整只发挥了部分作用。
除了管理原因外,这也应该是江心菜场始终要差东乡一截的原因。
找到了原因,那就好对症入药了。
以前的施肥方案追肥过多,那这次化肥就减量。
农药保持不变,面积大,防虫网也用不上。
种子方面,菜心还是通过农科院买,但其它的如上海青、油麦菜等则交给洪中……
最后算下来,交给了洪中一份价值约50万元的采购清单,比陈家志预想的省了不少。
但洪中满意的走了。
陈家志趴在围墙上,抽着烟,与洪中挥手道别,同时也打量着冷库外忙碌的场景。
“易场长,今天入库了多少菜?”
啪地一声,易定干拍了下大腿,愁着脸说道:“菜心20吨,空心菜10吨,青椒估摸也还有15吨多,这冷库里的菜也是越攒越多了。”
“哦~”
“还好有冷库,不然就难受了。”
“今天全装了吧。”
“哎,播种猛过头了,嗯?!你刚才说啥!”易定干猛然意识到哪里不对。
“菜不够卖,晚上全装了~”陈家志轻笑道:“你不会找不到车吧?”
“我靠靠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