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商量好的计划,洪中相继与东升农场和合兴达成了订单意向。
两家都考虑在友谊农资进货。
日暮西山,陈家志也从家里来了菜场,与洪中一同站在田埂上。
“你没给他们透底吧?”
“他们倒是想细问,但我可没那么傻。”洪中笑道:“我给他们说这要算在技术服务里。”
“对头,就是这么做。”陈家志手上拿着烟,“卖农资就该和技术服务相结合,你后续还得和植保站打好关系,如果能挖两个技术人才出来,那就更稳妥了。”
“有必要吗?”
“有!”陈家志说:“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就得配套相应的服务。”
“好,那我招人!”
洪中现在很重视陈家志的意见,除了他是股东,持有股份以外,更和他每次的建议效果都立竿见影也有关。
陈家志又问:“种子呢,他们没买种子吗?”
“没有。”洪中说道:“东升从日本引进的种子,合兴也有海外渠道,我最近也在关注行业情况,有很多外资种企也都进入国内了。”
“安?”陈家志讶然,他没空关注这个。
洪中凝神道:“美国孟山都、先锋和圣尼斯、日本的坂田和泷井、韩国的汉城和兴农、法国的利马格兰等等企业都进入了国内。
有的设立了办事处,有的成立了合资公司,韩国农友去年更是在京城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种子企业。”
“看来你也没少费心思。”陈家志称赞了一句,随即又很纳闷,“但普通民企还不能进行种子生产和销售吧?!”
“是。繁种基地生产出来的种子只能由政府统一供应和集中销售,种业还未向民企开放。”
“哦~”
陈家志不知该如何说了。
洪中笑了笑,“难得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
陈家志很想说这很正常,术业有专攻,然而他又无法解释自己为何知道哪些种子好。
想了一会儿,陈家志说道:“这些企业应该都才进入国内不久,还在市场推广期,我觉得你可以去北方接触一二,运气好,兴许还能买些便宜种子回来。”
洪中考虑了下,答应了下来,“行。”
接下来两天,菜价依然居高不下,菜心批发价再一次达到了3元/斤。
还有菜的菜农都很幸运的要大赚一笔。
江心菜场的菜不多,供港和档口的供货量都只能勉励维持在10吨左右。
陈家志减少了去市场的次数,菜场的工作重心也转到了移栽和管理。
在此期间,菜工团队人数也再次增加,达到了400余人。
这么多人,每天都自带工具来移栽菜苗。
不到一周时间,600亩菜场就移栽完毕。
穴盘苗很健壮,移栽成活率很高,并且也进行了追肥,恰逢天晴,叶菜生长很快,几天时间,菜场就再次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而行情依旧坚挺。
同时,东乡菜场也正式成为了过去式,除了敖德海夫妻,大部分熟练菜工也都决定跟着过来,也有部分人被陈正旭调去了靠谱鲜生。
这天,正是搬家的日子。
“永锋,瞧你那熊样,口水都快掉地上了,要不要给你放半天假,你和娟婶两人回去授个粉?”
人一到,早等着的戚永锋就到车前接自家媳妇,迎来易定干一顿调侃。
一车人也纷纷哄笑了起来。
“哈哈,对,就该给永锋放半天假,要是黄娟还不来,永锋都快憋不住去采野花了~”
黄娟恼道:“你们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当了场长也还是满口黄腔,没一个正经的!”
戚永锋也不怵,冲易定干说道:“行啊,要放假那我等会儿就不过来了,娟,走,回家!”
易定干撇嘴道:“靠,你来真的,有这么饥渴吗?”
“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戚永锋哼哼道,又被黄娟呵斥了几句,这才安分下来。
陈家志也站在楼上看一群人打闹,等安顿好,易定干领着敖德海和大姐夫吴成勇也来到了他办公室。
“德海过来后担任副场长,管理新拿的300亩地,同时会多3个小组长,其中一个小组交给勇哥,另两个小组易场长会推荐一个新人,德海也从老人中挑一个,有问题没?”
敖德海沉吟道:“我没问题,马上就能投入工作。”
吴成勇迟疑了下,也点头同意。
陈家志给两人泡了茶,说:“勇哥你也不用怕,管人而已,不懂就问,新拿的地也需要整理,拿来练手也正好合适。”
吴成勇喝着茶,带着点点局促,“好,我尽最大努力。”
喝了一壶茶,陈家志又带着人去看新接的地。
早稻已经黄了,金灿灿一片,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收割。
两块荒地上的‘菜山’也已腐烂,一堆一堆的看着很恶心。
陈家志说道:“杂草和石头都清理干净了,先开沟打地,再把这些腐烂的菜铺在地里,都是很好的养料,下一茬菜种出来差不了。”
敖德海笑道:“在东乡菜场也有这样的经历,腐烂的菜当肥料,种出的菜很漂亮。”
整体来说,新租的地肥力还不错,唯独排水较难。
但大力开沟又会破坏肥力,后面又是雨季,调整田形的时间不多,只能保留原有基础开沟。
定下框架后,敖德海就领着人先动起了荒地。
这也是给他积累开荒经验,为以后建分场做准备。
平整、开沟、耕地、施肥、再耕、整畦……
敖德海采用了整一块播一块的开荒方法,整体性会有所欠缺,但优点是能尽快出菜。
这种方法难说好坏,虽说现在不差钱,但陈家志仍挺认同这一做法。
在花城,因为地租和人力成本增加,能做长久的大菜场极少,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
江心菜场暂时也没在他的长久规划里。
所以,也没必要在一些细节上精益求精。
在他的认知里,经营基地,一开始投入越大,吼得越欢,最后收场就有多惨淡。
“咚咚咚。”
“请进。”陈家志抬头看着进来的徐瑶,“哟,看着廋了不少,减肥卓有成效啊!”
“是吗?”徐瑶愉悦的笑了笑,“陈总,6月份的账目做出来了,业绩爆炸。”
“哈哈,也不枉全场的人都那么辛苦。”
“我先放这里了呀~”
徐瑶又小跑着出门,听脚步声就很欢快,转过身就下了楼。
陈家志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书,拿起报表看了起来。
平账是一门艺术活,江心菜场、东乡菜场和靠谱鲜生就有很多牵扯不清的地方。
但好在现金多,关起门来又都是自家人,所以倒也好做。
整个六月,江心菜场实现销售额627万元,大幅刷新了记录。
月初收尾的青椒可圈可点,菜心在月中深陷泥潭,但又在月末迎来超级大反弹。
月末8天,一共卖了520万余元,一战成名!
供港的配额任务也集中在月末超额完成,并再一次获得了优等评价。
江心菜场7月也拿到了400吨的供港配额。
开支方面,工资发了65万,给靠谱鲜生的代销费42.6万元,泡沫箱厂成本约25万,电费、油费、修理费等杂七杂八的支出20万。
另有月初买楼买车买农资,支付冷库和泡沫箱尾款、食堂建设等费用~
计算下来,6月的总支出便是359.6元,结余267.4万元。
这业绩确实很爆炸。
账户上的余额达552.4万元,还有一笔给靠谱鲜生买楼的借款72万元。
有了钱,便又要思考怎么花出去。
陈家志早有了些想法,在市场投资建设冷库,扩大终端渠道的销售储藏优势。
其次建设钢架育苗大棚,现在人力成本低,育苗移栽的性价比还很高。
同时还会投入部分资金用作科研,主要涉及种子育种留种、设施和机械改进、肥料配比、配套技术等等~
培育的种子也不会对外销售,现阶段目标还是自产自销。
察看着业绩报表的同时,陈家志也在笔记本上完善着心中的想法。
500多万不是个小数字,能做很多事,除了冷库、大棚、科研,都还能剩下很多钱。
投资新菜场的事也可提上日程。
只是位置要如何选?
花城如今有了江心菜场,他更倾向于开拓其它城市的市场。
深城是一个选择,距离更近,靠近港澳,但他对那边不熟。
其次是沪市,他在沪市宝山呆过几年,对那边的种植环境更熟。
而且沪市的地租低,他记得2002年时,宝山的地租每亩才200多元。
同时市场也不小,浦东新区也才刚成立两三年,出口日韩也更方便。
只是距离花城远,不便于管理。
在脑海中思索着这两个地方,陈家志一时难以抉择。
索性暂且搁置,出门散心。
在农场工作就这点好,随时能看到田园风光。
尤其如今花城工业愈发发达,污染严重,想呼吸口新鲜空气也不容易。
李才和薛军在城里呆久了,厌烦了城里的污浊,今天也回到了菜场。
“陈哥,地里好多菜都可以收了!”
“今天就可以多收点,别等了,趁现在菜价还坚挺,卖菜苗也划算啊!”
陈家志才出门,李才和薛军就一前一后骑车飞奔而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