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总结

    “很棒的菜品,陈总,希望我们能有更深度的合作。”

    齐藤叶指了指桌上后上的三道青菜,“如果这次顺利,下一次我会要的更多。”

    “比如生菜,你们的生菜口感很好,比美国货更新鲜。”

    生菜的单词来替死(lettuce)陈家志记得很熟,一听就明白了大意。

    另一个日本人村田直仁也没给米子琪翻译的机会,抢先问道:

    “陈总,沪市基地有生菜吗?”

    “我想再加点生菜!”

    等米子琪翻译过后,陈家志先是摇头,说道:“沪市没种生菜,即使在花城,生菜目前种植量也很少,只能满足本地少量供应。”

    “我认为你可以多种点生菜,就和西兰花一样,我的需求不少。”村田直仁拿起一片生菜,“只要能达到这种品质,我可以给一个让你满意的价格。”

    齐藤叶附和道:“我也是同样的意思,日本对生菜的需求很大,比菜心、油麦菜的需求都更大,既然你能种出这么好的生菜,现在最应该做的事之一就是扩大种植面积。”

    弄明白了两人的意思,陈家志也是微微颔首同意。

    不用两人说,他也有意扩大生菜种植面积,只是疑虑从昆明空运过去的价格。

    “空运?为什么要空运?”

    齐藤叶不解,在沪市种植生菜,海运很方便。

    陈家志说:“我知道内陆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种植生菜,即使最炎热多雨的7~8月份,都能种出品质极佳的生菜,就是运输过于艰难,走空运会方便许多。”

    齐藤叶和村田愈发感兴趣,7~8月能出产生菜的地方可不多。

    陈家志没有透露具体地点,但再三肯定能种出菜。

    此时日本人对国内的蔬菜产区也比较陌生,尤其是西兰花、生菜等以前主要从美国和宝岛进口的蔬菜。

    现如今是转向从中国进口的重要时间节点。

    齐藤叶和村田讨论了一会儿,才又说道:“如果七八月也有优质生菜,空运也可以尝试。”

    话说得好听,但陈家志依旧认为抱着空运在云南建叶菜基地的风险很高。

    空运只能为辅,公路运输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现在谈那一步还比较遥远,我当下要考虑的是扩大在沪市的基地。”

    “哈哈,就该如此。”

    在商言商,双方的交流还是比较愉快,你需要买菜,而我刚好有,各取所需,生意做起来就很轻松。

    难点在于互相能否有机会在一起交流。

    而广交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吃了饭,喝了茶,陈家志又送齐藤叶和村田去了会馆,他们来得晚,还没逛完。

    陈家志也又在里面发了一下午传单,可能是运气用完了,一下午都没收获。

    开车回办公室时,路上又下起了雨。

    一进入梅雨季,老天爷就没完没了,一日三餐都在下雨。

    天空也灰蒙蒙的,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陈家志的心情,一天签了两单4.4万美元,就算老天爷下瓢泼大雨,他也要笑。

    方头捷达刚停在门口,李秀就撑着伞从屋里走了出来。

    “家志,下午的情况怎么样?”

    “还可以,发了一下午名片。”

    李秀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啥也没捞着就直说呗~”

    “哈哈,开个玩笑。”

    办公室里,米子琪也还在,许是今天成交了两单,她心情也不错,起身和陈家志打了招呼。

    陈家志说道:“米同学,今天应该没事了,可以早点下班回校。”

    米子琪笑了笑,“没事,时间也还早,我多坐会儿,万一像昨天一样,晚点又有人打电话来呢~”

    “也可以,等会儿我要出去一趟,我让旭总送你,有客人找的话,你就和谭忘机一起去谈。”

    “好~”

    雨下得不小,让米子琪一个人回去不太安全,今天她居中翻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专业能力很不错。

    这份钱给得值。

    如果要是能招来公司长期上班就好了,可惜人志不在此。

    李秀也已试探过,米子琪已经铁了心的要出国谋发展,这才出来做兼职挣钱,想招进来是没机会了。

    “对了,秀,晚上和我一起去吃饭哈,约了马来西亚的薛成林。”

    “好。”

    陈家志站在门口抽烟,李秀也在一旁望着连绵的雨水。

    “这雨再这么下,又有多少菜要烂地里了,家志,这行情应该不会再跌了吧?”

    “难说。”陈家志沉吟道:“得看各地下雨的情况,今年用小拱棚的农民也不少。

    不过最近菜场播种很均衡,即使有行情,我们也能吃块肉。

    就怕雨下太久了影响品质,至少还有一柜货要发往印尼,品质下降影响口碑才是麻烦事。”

    夏季广东叶菜卖相普遍很磕碜,梅雨季水分高,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也很容易出问题。

    只能等雨停了,叶菜水分少时再收菜,给菜场管理造成极大的麻烦。

    聊到菜场,李秀轻声道:“家志,我想豆豆了。”

    “明天下午就回去,这趟的收获也足够了。”陈家志把烟头踩灭,又看了眼稠密的雨线,“走吧,现在过去时间差不多。”

    晚宴地点就选在了云杉,过程同样很融洽。

    得知两个日本人都下了订单,且对西兰花很感兴趣时,薛成林也坐不住了。

    同样要求发西兰花样品到吉隆坡。

    陈家志自无不可,西兰花总产量预计在200吨以上,货源充足,多找几个客户更保险。

    晚上喝了酒,陈家志和李秀就在云杉歇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又开车回了办公室,丁桥和陈正旭正聊得热烈。

    见陈家志和李秀回来,丁桥也立马绘声绘色的给他俩汇报。

    由于昨天的雨水,蔬菜行情两极分化。

    蔬菜水分重的湿货卖不动,而档口的都是干货,非常抢手。

    陈家志问道:“菜场冷库今天还有干货吗?”

    “还有一天的货。”丁桥沉吟道:“只要今天或者明天早上雨停,菜场就能再组织收菜入库。”

    “就怕雨一直不停。”

    “这鬼天气难说,今天看着也不像晴天。”

    “只能看运气了。”

    陈家志又问陈正旭:“彭村基地的情况呢,这一茬鸡心芥快割完了吧?”

    “今天能割完,等明天就是下一批移栽的了,规格要稍微小一些。”

    “但品质差距不大,近几天鸡心芥的供应也一直很稳定。”

    “在扩建基地投产前,我也不准备再开拓新客户了。”

    陈家志点头道:“嗯,先停一停,也给人说清楚,高品质的鸡心芥现在还只能季节性供货。”

    “另外,再统计分析下这一茬鸡心芥的销量数据,以及明年的潜力,给扩建新基地做参考,面积不够才好继续加。”

    “好。”

    “你们忙吧,我再去发一上午名片,下午也要回去了。”

    “呃…李才说他今天回来,可能要傍晚去了,要不等等他?”

    “行。”

    陈家志刚好想了解下连州的情况,一千亩的合作基地,他至今还没有去过一次,这对以后的货源渠道是很好的补充。

    早上这会儿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不过也掩盖不了广交会的火热。

    陈家志在展馆守了一上午,竟真有收获。

    昨天来咨询过的泰国佬又来了,今天陈家志也在车上带了几小箱样品,泰国佬看了后很满意,当即也凑了一柜货。

    也有其他人咨询,但除了帮他练习英语外,还没看出有其它价值。

    等下午时,陈家志便没再去会馆。

    这次广交会收获不小,印尼黄俊明、日本的齐藤叶和村田直仁、泰国佬,一共达成了4份合作,4柜青菜,交易金额8.8万美元。

    另外,西兰花的潜在合作对象也有了。

    只要过段时间发出的样品符合要求,沪市基地的200亩西兰花销售便也不成问题。

    不过订单有了,后续的执行也很关键。

    下午时,陈家志和谭忘机便在办公室与各方协调对接。

    “老谭,把这几柜货发了,你去一趟沪市吧,把那边手续再完善一下,我怕出错。”

    对接了一下午,问题最大的便是沪市,涉及到外贸手续基本是一问三不知。

    谭忘机叹气道:“我早点过去,那边要做的事还挺多,晚了我怕来不及,花城这边流程都熟了,应该没问题。”

    “也行。”陈家志拍了拍他肩膀,“这次就辛苦你了,再过两个月有年中奖励,到时给你发个大红包。”

    “那敢情好。”

    公司的出口业务在扩大,相关的人才却没跟上。

    这让陈家志略微有点急,等陈正旭下楼时,便喊住了他。

    “正旭,米子琪那边你要催着,中午给她结工资时,她答应帮我问问同学里有没有人愿意来公司上班。”

    陈正旭苦着脸,“小叔,大学生那可都是天之骄子,我感觉没啥戏,我们就一种菜卖菜的公司,有几个能瞧上我们的?”

    陈家志挑了挑眉:“试都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

    “而且国家已经在慢慢实施毕业不包分配,工资给高点,我就不信招不来人。”

    “这也是在给你找处对象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卖菜又怎么了,那一样是出口创汇!”

    “遇上看对眼了的女孩子,就要大胆的去追。”

    陈正旭闹了个红脸,默默坐下来办公,过了片刻才让江晓艳把有关鸡心芥的资料给了陈家志。

    上一茬300亩鸡心芥一共采收了107.3万斤,比预期的高一点。

    销售收入就更可观了。

    除了档口最初有卖过2.5元/斤,后续鸡心芥的价格普遍都在2.8元/斤以上,配送价格则是3元/斤。

    这让鸡心芥的总销售收入达到了近320万元。

    一茬菜不仅收回了全部的成本,还有不错的利润,堪称印钞机。

    而在陈正旭的预估里,未来一年鸡心芥的销售目标是1500万斤!

    “正旭,你确定明年鸡心芥能卖1500万斤?”

    “这可是将近今年的15倍!”

    陈正旭:“我确定,按今年的推广方式,明年全渠道销量1500万斤很轻松。”

    “听着多,其实也就一千亩地一年的产量。”

    陈家志笑了,“但也意味着明年单单鸡心芥的销售额就能达到几千万元。”

    “呃……”陈正旭噎了噎,想说是吧,这个数字又确实比较吓人。

    陈家志打趣道:“这么大的业务量,你凭什么觉得卖菜的就低人一等?

    “我也不会少了你的分红,你凭什么就不敢娶个大学生回去?”

    就在这时,李才和薛军从门外走了进来,薛军大声问道:“谁要娶大学生了?”

    陈家志:“让你娶你敢不敢?”

    “……”薛军瞪大了眼,“你想给我找麻烦就直说,你三姐也在外面竖着耳朵听着的”

    “我问李才,你抢什么话,李才,你说你敢不敢?”

    “只要长得我喜欢,有什么不敢的?”

    “旭总他就不敢。”

    “谁说我不敢了?”

    “那你就找一个回来!”

    “……”

    陈正旭感觉就绕不过去这个话题了,同时米子琪的身影近期始终挥之不去。

    他知道两人不可能,却总是心存幻想。

    此刻索性狠了心,米子琪不行,他还不能找其她的了?

    “行,找就找!”

    “大伙都听到了的哈,是旭总亲自说的,我可没逼他。”

    办公室里的动静有点大,加之李才回来了,在分拣车间和陈家英聊天的李秀进来劝住了想搞事的陈家志。

    公众场合聊这个影响不太好。

    陈家志也是后知后觉,当着李秀面再三提醒自己要注意素质,素质,素质!

    现在他已不是那个小菜农了,好歹是个老板,满口脏话怎么能行呢。

    闹了一会儿,陈家志才和李才、薛军了解起了连州基地情况。

    一千余亩的蔬菜合作基地已经种下了种苗,预计6月份上市。

    采摘期正是岭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季节。

    而连州地区海拔高,气候相对有优势,同时还有一小半的嫁接苗。

    如果最终反馈好,能弥补一部分夏季的货源劣势。

    陈家志还挺有信心。

    …

    凌晨一般是香江长SW市场集中到货的时间。

    由于生意持续下滑,夏有车今天没守在档口接货,而是打着伞,走在湿漉漉的市场里,观察着同行们的一举一动。

    “泡沫箱越来越多了。”

    “合兴也全面改用了泡沫箱的冷藏运输方式,竹筐越越来越落后。”

    夏有车此刻有点惧怕,也很后悔,明明他曾抓住了先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94:菜农逆袭不错,请把《1994:菜农逆袭》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