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风潮

    形势变化太快,杨健尊和区景泰两人愈发的疲于奔命。

    如果说原来合约订单客户只是有出轨的意向,现在大部分已经在出轨的路上,还有些已经和别人好上了。

    但他们还得忍着恶心想办法好言相劝的阻止客户出轨。

    不仅人累心也累。

    区景泰派出了人手前往增城,看能不能从农户手中收购一些迟菜心。

    即使再恶心,再难,他也不会拱手相让,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心血也不是那么好抢走的。

    布置好后,区景泰才有心思看起了蔡澜的评价,心里很愤慨,但人却很从心的往最近的黄记餐厅走去。

    相比高端餐饮,黄记餐厅市井烟火气更足,也让其生意看着十分火爆。

    这样的场面哪个餐饮人看了不动心?

    而这仅仅是因为蔡澜的一篇食评,其食评里还高度推崇了一种菜蔬。

    “不只我会来看,其他餐饮人也会关注黄记餐厅~”

    身后另有一道声音响起,“至少短期内迟菜心会形成一波风潮了,就看它能不能长期稳住了。”

    区景泰回头,看到了面带愁容的杨健尊,“杨总也来看情况?”

    杨健尊道:“你能来,我自然也能来,这两天从玉客户流失也加剧了。”

    区景泰心里突然没那么难受了,他揶揄道:“你说你干嘛要去招惹靠谱鲜生和同兴泰嘛,现在有没有后悔?”

    “没有。”

    杨健尊心在滴血,但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从玉和合利农业的定位是重合的,我不干他,他迟早也会干我,只是没想到他们能藏这么深,这么阴狠!”

    “不出手则已,出手则一鸣惊人。”区景泰开始有点幸灾乐祸了,“从现在开始还有得从玉难受。”

    杨健尊呵呵冷笑道:“区泰记能好得到哪里去?”

    区景泰:“至少我的客户好歹还会看点情面和关系,高端餐饮可不同,客户十分注意食材的差别,杨总应该深有体会才对。”

    杨健尊有些破防的走了。

    他想到了陈树杰,利苑就是典型的粤菜海鲜酒家,十分注重食材品质。

    陈树杰刚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曾经连续亏了6年。

    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才从西餐厅转向经营粤菜,随后越做越好,其对食材也越发挑剔。

    听说其为了优质食材,最近还考虑在湛江建农场自行养猪、养鸡鸭。

    这样的人在选择供应商时很少会考虑情面,而是更注重品质。

    陈树杰说留给从玉的时间不多了,还真不多,他说完这话后第二天蔡澜的食评一出,就和同兴泰签约了。

    “真踏马艹了!”

    从玉长期坚持走高端市场,像这样的客户还不少,杨健尊越想越气。

    现在他只希望能在增城找到稳定货源,毕竟名字叫增城迟菜心,想必当地有不少农户会种,起码还能保住一些客户。

    最其次还有出口市场,出口的利润始终不低。

    他还没想过对靠谱鲜生用盘外招,一是远没到绝望的时候,二是靠谱鲜生背后有陈观叶支持。

    合利农业也是市里的重点项目,还带着‘扶贫’性质,对当地的带动效果也已初显。

    毕竟蔡澜宣传的是增城迟菜心,而不是靠谱迟菜心。

    从玉还要在花城混,用盘外招很可能得不偿失。

    与区景泰一样,杨健尊也派了人去增城。

    让他庆幸的是当地果然还能买到迟菜心,但量都不大,品质也没有合利农业的好,而且很分散,只能一家一户去组织货源…

    但有总比没有好。

    杨健尊和区景泰同时让底下人开始组织货源,两人都是从底层的菜农和菜贩子爬起来的,心性坚韧,没到最后一步绝不可能放弃。

    这一行也注定了很难赢家通吃。

    只是任两人再怎么挣扎,客户还是一点点在流失,就像钝刀子割肉一样慢慢失血,极为痛苦。

    这天,杨健尊又从一家连锁酒家走了出来,他回头看了眼招牌。

    “我迟早会回来的。”

    只是很快杨健尊就从报纸上看到了新闻,蔡澜又去黄记餐厅品尝迟菜心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蔡澜除了再次点评迟菜心,还夸赞了鸡心芥。

    蔡澜没那么喜欢吃芥菜,但他觉得鸡心芥不一样,这也是他第一次点评芥菜,又小小的引起了一波关注。

    让杨健尊难受的是,迟菜心似乎已形成了一股潮流。

    除了蔡澜外,又接连有知名食评人和明星称赞或者品尝了增城迟菜心。

    增城迟菜心也用稳定的品质接住了流量,从上市以来几乎做到了零差评。

    很显然,增城迟菜心不仅会成为最近的潮流,更有可能稳住江湖地位。

    一旦坐实了岭南冬蔬翘楚的称号,以后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而推动这一切的合利农业必然会收到极大的回报。

    同时,靠谱鲜生的运作能力也让杨健尊胆寒,从鸡心芥到迟菜心,两种不同的菜都逐渐被其推广开。

    其背后的种植水平、品质把控无疑都做到了第一流。

    从玉未来的路会走得很艰难,还好靠谱鲜生不重视出口,不然形势会更严峻。

    与一片愁容的杨健尊和区景泰相比,夏有车则是春风得意。

    几乎每天都有新客户加入同兴泰的大家庭。

    除了名单上的88家客户搞定了大半,一些中间商和零售商也闻名而来。

    “归零,归零……”

    夏有车按着计算器,统计出了今日的订单量,然后拨通了合利农业办公室的电话。

    “喂,我夏有车,今天迟菜心还要加货,加货,给我加货!”

    “加无可加了,夏总。”

    “咦…”听到熟悉的声音,夏有车立马换了副温和的口吻,“陈老板,你又回增城了?”

    陈家志淡淡的道:“嗯,你加货太猛,迟菜心出货量跟不上。”

    “客户等着要呢,陈总,能不能提前采收或者去收购农户的,还要麻烦你想想办法。”

    “农户的都被从玉和区泰记的人买走了。”陈家志沉吟道:“涨价吧,此时不涨更待何时,现在是人找菜,不是菜找人。”

    “嗯?!”夏有车立马就惊呼道:“是哦,该涨价了~”

    陈家志语气变了变,“夏总,我感觉你在演我,你卖了几十年菜了,连这点市场嗅觉都没了?”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夏有车急忙解释,他可不想引起陈老板的误会,最近也确实忙晕了头,只顾着挖墙角,撬客户,签订单,除了迟菜心等三样菜,还要尽可能想办法把合利农场的其它菜也给塞进供应链……

    只是挖别人墙角确实爽。

    此外,还要接货卖货,一天到晚哪还有时间思考。

    好不容易安抚住了他的陈老板,夏有车才说道:“我跟着就通知提价!”

    陈家志嗯了一声,“也要掌握好分寸,其它菜也还要趁机多推一推。”

    “好。”

    同兴泰提价,自然也得提高给合利的结算价,让本就丰厚的利润更加丰厚。

    说来,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区泰记和从玉的功劳,要没两家的业务员在小楼、正果、派潭等地区争相抢购迟菜心,把价格抬了起来,可能陈家志也没想到可以提价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已经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迟菜心不仅在香江火了起来,在深城和花城也已有了些名气。

    陈正旭带领配送中心小小的做了些推广,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要货量也在一天天增加。

    陈家志被扰得不胜其烦,索性再度回乡下躲清净。

    “迟菜心应该成了,果然好东西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即使在策划前他就知道迟菜心能成,但真到了这一刻仍旧很激动。

    他还隐约记得未来增城迟菜心的产值做到了十亿元级别,这份潜力注定会让靠谱鲜生受益无穷。

    也让陈家志搜肠刮肚的回忆还有哪些知名的蔬菜,或者水果,以后有机会时再去参上一脚。

    在办公室坐了片刻,陈家志又走向菜田里。

    消费端的繁荣也让生产端的合利农场格外忙碌,连李秀从城里回来后也加入了割菜的队伍,老娘也时常跑去地里帮忙。

    本地工人干活时也议论纷纷,言语里时常充满了不可思议。

    高脚白菜到了香江竟然人人追捧?

    不仅菜薹好卖,就连以往用来喂猪的肥厚叶片也同样能卖出去赚钱。

    不少人都发现了商机。

    同时也对合利农业的实力更为认可,合利能赚钱,至少土地租金更有保障了,干活也能准时拿到更多工资。

    最近地里活多,还能拿到加班工资乃至奖金,合利在本地也站稳了脚跟。

    在团队士气这块,合利农场同样前所未有的高涨,毕竟每天出菜量都看得到,赚的港币也是实打实的。

    陈家志到了菜田里后,从工人、管理人员以及散步的本地人身上都时刻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就连两只狗子跟着他巡视时也是上蹿下跳,乐的欢实。

    巡视完合利一场,陈家志也相继和郭满仓、二姐陈家芳等管理人员做了沟通,只是易定干又跑到其它场去了。

    用他的话说,这么大的合利农场不能只靠迟菜心。

    但陈家志想说,可以。

    按现在的情况,这3000亩地下半年可能都得种迟菜心了。

    易定干从正果回来后,摩托车才停好,就在办公室门口听到了陈家志计划下半年全种迟菜心的想法。

    “你疯了,还是我听错了?”

    “我没疯,你也没听错。”陈家志把一副手套递给了易定干,“以后骑车戴上这个。”

    “嘁,我又不冷。”

    “那你还回来。”

    说着陈家志就要去抢,易定干敏捷的躲过,“送都送出手了,你还好意思收回去?”

    把玩了片刻手套,易定干说道:“我就怕这波浪潮过后,迟菜心又归于平静,或者是明年这个时候销量大幅下滑。”

    作为合利农业一把手,每天哪种菜出了多少货,易定干还是拎得清的。

    迟菜心因为价格贵出太多,导致产值一骑绝尘。

    但在出货量上,还是普通菜心更占优势,另外,其它菜卖得也不差,一直很稳。

    陈家志沉吟道:“相信我,即使年底迟菜心在香江的热度可能有所退潮,但陈正旭和李才也还在虎视眈眈的等着,消化3000亩的产量不成问题。”

    易定干讶然:“国内需求也很大?”

    “正旭和李才没找你,但是他们天天在我耳边要货,我全都顶住了。”陈家志摊了摊手,“不然你以为我又回来干什么,给你帮忙吗?”

    易定干撇嘴,“我还以为你回来钓鱼的。”

    “我也想。”陈家志无奈道:“但大伙儿都在忙事业,都在奋斗,我还做不到身无旁物的去钓鱼。”

    这时,办公室电话响起,片刻后,有文员喊道:“易总,档口的才总找你。”

    易定干挑了挑眉,看向陈家志,道:“不是说顶住了吗?”

    如果是普通的每日蔬菜需求,现在都有专人对接,李才不至于打电话来。

    陈家志也微微皱眉,进办公室接起了电话,“说了让你们不要催菜场,怎么就不听!”

    “那个啥……姐夫…我想找易哥帮我去续下窝,过两天我准备去钓鱼。”

    “你最好是真钓鱼!”

    “真钓,真钓!”

    李才一肚子话都瞥了回去,撞枪口上了,挂了电话,他一脸无奈的看着陈正旭。

    “你小叔接的电话。”

    “他跑回增城去了?”陈正旭瞪大了眼,等李才点头确认后,又叹道:“那还真撞枪口上了,估计也是被催烦了。”

    李才摊手道:“旭总,这下过两天我真得去钓鱼了,刚好我也被人念得烦,去躲躲,你要去不?”

    “我就不去了。”

    陈正旭摇头道,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他带了点笑容,香江的迟菜心风潮能吹到深城和花城,也有他在其中顺势推波助澜的原因。

    配送中心的迟菜心供应虽然少,但底下的客户大都已知道最近在香江走红的迟菜心出自靠谱鲜生之手。

    而且,迟菜心货不够,但他还有鸡心芥,还有大利生菜,还有其它很多种菜。

    迟菜心的名气不仅是它自身的,也让靠谱鲜生的招牌更加响亮。

    陈正旭能感觉到最近的业务更好谈了,无论到哪,客户大多愿意和他多聊,或者是客客气气的拒绝。

    这种感觉很好。

    而且,按小叔的计划,迟菜心的货源在下半年会很充足,一个香江市场肯定消化不了,必然会全面推向珠三角,现在提前推广,也只是早点把人胃口吊着……

    呸,这叫凡事预则立,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94:菜农逆袭不错,请把《1994:菜农逆袭》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