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祖宗这就……」
「准备回去了?」
朱允熥的回答倒是再次令傅友文有些意外。
除了施展紧绷着的一根弦总算松下来,同时心中也再次安心了一些——只是一样东西看了两轮就作罢,至少陛下没有表现出丝毫以此为玩乐的心态。
换而言之,陛下来这里果然是办正事来的!
「不仅是来办正事,看陛下此刻的目光神情,似乎心情也很不错!说不定……多少办成了些他想要办的事儿!」
「且不论陛下心里计较的事情是否与淮西勋贵有关,但以陛下一贯的脾性……」
傅友文在心里暗暗揣度着道。
算下来,他也自认多少能够摸到这小祖宗些许脾气了——常日,脑子里九曲十八弯,肚子里冒黑水儿,喜怒不形于色,现在这小祖宗面上能出现如此神情……
或多或少是有好事发生了!
当然,无论傅友文蛐蛐什么,面儿上肯定是要全然遮掩住的,朱允熥没有明说的情况下,他贸然揣测帝王心意,那就是错的。
况且这小祖宗的心意本就是最难猜的。
之前「设计发行开乾通宝」、「为庆祝新帝改元而申请增发大明宝钞」那样两件十拿九稳的功劳都给毙了。
更别提这些没影的事了。
顿了顿,傅友文只恭敬地应了一声道:“是,微臣这就带陛下回宫去。”
朱允熥不置可否,只是自觉地以「户部尚书随身的小厮」身份,往后退了一步,微微低下了头。
傅友文当然也明白朱允熥的意思,当即朝之前那些被自己屏退开来的人招了招手,待此间接待之人靠近,便故作一副威严气势,公事公办地道:“今日的抽查便到这里吧,火铳、碗口铳、火箭……等等,质量都算合格,看来你们并未玩忽职守,往后也当继续如此。”
“户部的事就是朝廷的事、是陛下的事情,是半点也马虎不得的,都给本官记好喽!但凡有任何的不当心之处,本官必严办了你们!”
作为「彩虹屁小能手」、「进步积极分子」,傅友文抓紧每一个显眼的机会。
官大一级压死人。
傅友文被朱允熥压,而在下面这些人面前,傅友文就是绝对的顶头上司,众人自然不敢怠慢,当即信誓旦旦地道:“谨遵尚书大人之命!”
傅友文耍了一通官威敲打了手底下人,而后便十分自然地带着自己身边的「小厮」径直离开了城北仓库,二人依旧坐着傅友文常日出行的马车,一道回了皇宫里去。
整个应天府几乎无人知道。
在户部尚书傅大人出宫办差的期间,当今的开乾皇帝竟也悄悄地跟着走了一遭,心满意足地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
现在刚开年,又才把国朝一年的预算定下。
六部各自都忙碌得很,傅友文把朱允熥安顿好之后,依旧得回户部衙门上班去。
不过,他前脚刚刚踏进户部衙门。
后脚没过多久,詹徽就跑过来和他核对公务来了……
“老詹?你这来得这么巧,不是单纯来找老夫核对公务来了吧?方才你跑得还挺快啊,老夫连你背影都没看清,人就不见了。”傅友文揶揄了一句道。
他还不知道这老油子?有事的时候一溜烟跑得比谁都快,打听消息起来,耳朵竖得比谁都高。
詹徽厚脸皮地嘿嘿一笑,理直气壮地道:“老傅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跑?我有什么好跑的?陛下他宣的是你,也没宣我呀!这公务繁忙的,我可不敢耽误。”
“呵。”傅友文轻嗤了一声:“那詹大人,咱现在便赶紧专心对接公务吧。”
詹徽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样子:“正经公务当然也是有的,不过这副样子你就别摆了……自太祖皇帝驾崩以来,咱俩可是一路一起走过来的,况且……”
说到这里。
詹徽的神色倒是严肃了许多。
穆然道:“现在一切看似平静,实际却并不安稳,你我虽都擅长保全自身,可你我既不愿负太祖皇帝提携之恩,亦都不想从前那般乱世天下重现,如今大明皇朝的许多事情,咱们力能所及的,都当一起想一想,商议商议才是。”
“此番去乾清宫待了这么长时间,事情不小吧?”
詹徽打听消息的确是勤快的,但他说的这话,却也并无任何作假,否则他也不至于每次有重要的消息,也都会分享给刘三吾和傅友文这两个革命战友了。
人都是非黑即白的。
想要进步、想要权利是真的,对朱元璋一路而来的知遇之恩,作为文人对天下之忧也是真的。
也是因此。
傅友文并没有抓着他继续揶揄,也同样没有藏太多。
当即收起面上开玩笑的表情,面色微微一沉,道:“虽然……老夫也不清楚这一趟实际上算是做了什么,可想来,也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事。”
“老傅,你说的这话,我怎么听不懂?”
这话直接给詹徽听懵了。
啥叫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做了什么,自己还能不清楚的?这是梦游去了不成?
傅友文沉吟了片刻,理了理自己的思绪。
随后才缓缓开口,如实道:“就是吧……老夫其实并没有去乾清宫,而是把陛下扮作了小厮,以例行巡检为名义,悄悄把陛下带去城北仓库去了一趟。”
“城北仓库……户部存放各类武器的地方。”詹徽隐隐居于文臣之首,自然不陌生:“还特意防着人!或者说,防着淮西勋贵!好啊!陛下并没有放任淮西勋贵的意思,这是好事儿!”
说到这里,詹徽面上露出喜色,目光都亮了起来:“大是大非大格局之上,陛下果然还是看得清楚的!我就说陛下是聪明人!怎么会看不清楚?哈哈!”
虽然在当前格局之下,淮西勋贵看起来是无解的难题,可即便如此,傅友文和詹徽都明白,真让那些土匪当了道,大明只怕就不是大明了。
毕竟能打天下的「土匪反贼」一抓一大把。
可这群人里能治天下的,却只有已经去了的太祖皇帝。
再难再无解。
他们都只有一个选择——站在当今开乾皇帝这颗还并不稳当的「幼苗」旁边,站在淮西勋贵的对立面。
之前他们担心的,自然是朱允熥的立场——淮西勋贵那多大的名气,多大的压迫力?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很难顶得住,若是未战先降,在淮西勋贵这一块儿直接摆烂,他们这群人把劲儿铆到天上去都白搭。
现在却是彻底放心了。
傅友文白了他一眼:“你说陛下是聪明人不致向淮西勋贵妥协?等等,老詹啊,咱怎么记得你前头不是这么说的来着?”
詹徽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有吗?”说完摆了摆手道:“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陛下足够坚定。”
看到他这喜笑颜开的样子。
傅友文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詹徽欣喜之余,又突然微微蹙了蹙眉头道:“不过……陛下去城北仓库……能干啥?”
傅友文摊了摊手:“老夫也不知道啊……”
他一脸费解地把朱允熥特地跑去仓库做的事情,都和詹徽说了一遍,依旧没想明白自己和那小祖宗去户部跑一趟,对于对付淮西勋贵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说完,傅友文看着詹徽道:“你最擅长揣测君心,太祖皇帝都能让你伺候得舒舒服服,一路各种破格给你拉到现在这位置,你想明白没?”
詹徽思索无果,摇了摇头:“没。”
而傅友文提起所谓的「擅长揣测君心」,倒是让詹徽有些破防了:“揣测什么呀揣测!这小祖宗比太祖皇帝难伺候多了,最起码……太祖洪武皇帝还是个人,这小祖宗,是个神仙。”
傅友文随口接了一句,玩笑着道:“可不是?这是个神仙!说不得都不需要咱们瞎操心。”
詹徽面上的神色却是再次严肃下来,道:“玩笑归玩笑,可兹事体大,你我食君之禄,太祖皇帝去了那一日能被陛下喊到乾清宫去,却也算是承蒙了当今陛下的信任。陛下之忧,天下之忧,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掉以轻心。”
傅友文也收起脸上玩笑的神色。
郑重地道:“是非轻重,我傅友文还是省得的,当下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往后,依旧还打起十二分精神便是。”
……
再说朱允熥这边。
今日一整个上午下来,他算是一口气都没歇上,等回到乾清宫,用午膳的时间都已经过了。
马三宝按照他一贯的脾性和习惯。
给他留出了一份简易的饭菜,热热囫囵吃了,也就算是吃过午膳了。
享乐,但凡他乐意,身在现在这个位置,他可以极尽世间一切奢侈,可那并非他的追求,相比于他心中的蓝图,朱允熥对这些吃吃喝喝的,其实还真不那么在意。
吃完饭没多久。
外面守门的小太监便亦步亦趋地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细声细气地道:“启禀陛下,工业司掌印王大人求见,说是陛下上午便曾有传召过。”
朱允熥打了个呵欠。
心道「果然事情一多,就容易忘东忘西。」
这时候也想起来这回事儿,上午总结年度规划的时候,把「农业部」提上了日程,也就当场让马三宝先去给王应辛传了旨,他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出去回了话。
不多时,王应辛便跨过门槛儿,缓缓走了过来,拱手躬身,神色恭谨地道:“微臣王应辛,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可有何事要吩咐?”
朱允熥也没空绕弯子,直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自己的意思:“朕打算另外建立一个农业部。”
王应辛却是事先不知道的。
一下子还有点懵逼:“农业部?”
朱允熥神色淡淡地解释道:
“《王祯农书》。”
“你是王伯善(王祯的字)先生的后人,机械、印刷,虽也是你们耕读传家下来的本事。”
“可你家先祖最得意、最重视的……还得是农业吧,朕把你们一族举族都搬到了应天府来……可不是只要你们纺纺纱,印印字来的。”
“六部之中,虽也有负责农业相应的部分在,但我大明立朝至今不过二十余载,朝中农业相关的事务,一来体系其实还算不得太过完善,二来他们负责的内容也过于死板。”
“王伯善先生本是山东人,在京师直隶、江西两省做过地方官,又到过江、浙一带,所到之处,常常深入农村作实地观察,最终在自己所著的《王祯农书》之上,聚集了他一生扑在农学之上的心血、阅历与心得。”
听到朱允熥提起自家先祖的著书。
王应辛一双眼睛都变得明亮了起来,面容之上更是带着无比自豪之意。
而听到朱允熥这位当朝新帝……
对自家先祖的经历、著书,竟了解得如此透彻,王应辛除了面上露出受宠若惊的感动之色。
一颗心脏更是“砰砰”直跳起来。
咽了口唾沫,极力保持镇定的应声回话道:“承蒙陛下厚爱,微臣王氏一族,并先祖,同感陛下恩义!”
虽然嘴上没有直接说出来。
可王应辛心中却已经对朱允熥的意思了然:这位少帝既然对自家先祖著作如此熟悉了解,必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优越之处,如今的意思,更是要推广先祖总结下来的诸多经验,同时,也是要更加重用王氏一族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
继续道:“王伯善先生大才、大仁义,《王祯农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农业著作,而是吸取前人经验和自己亲身实践、所见所闻,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叙述十分详细,又广泛介绍了各种农具,对农业机械进行了记述与讨论……”
“你王氏一族既一直耕读传家,想来,相比于那些被外界称之为「奇技淫巧」的东西……”
“你们也更想把先祖走遍山河大地,为天下百姓而著的内容真正用于实践之中,真正造福大明百姓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