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林斯基终于从难以言喻的喜悦感中清醒过来后,他终于是开始以一个评论家的眼光来看待这篇。
在又认真阅读了几遍之后,别林斯基也是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篇短篇的精妙。
在有着一个较为明确的主题的同时,这篇同样又通过了几处细节刻画出了好几种关于幸福的观念,首先自然是这位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对于幸福的看法:
“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幸福是没有的,也不应当有。如果生活有意义,有目标,那意义和目标就绝不是我们自己的幸福,而是比这更伟大更合理的东西。做好事情吧!”
这样的观念无疑是一种呼吁,呼吁人们不要沉浸在昏睡当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参与更加伟大更加合理的事业。
这样的演讲确实震撼人心,但别林斯基觉得非常可惜的一点就是米哈伊尔依旧没有将话说的太明白,就比如到底什么样的事业才是伟大跟合理的。
而除此之外,也展示了弟弟成全了他却似乎又毁了他的“幸福”,接着便是地主家的男女老少听完之后的无动于衷,暗示出了另外一种更加自私的幸福,除了让他们感到舒适的东西以外,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足以打动他们了。
最后或许还有那位中学教师布尔金的幸福观,尽管他看似对兽医的说法毫不在意,但似乎又通过“布尔金很久睡不着觉,不住地纳闷,想不出这股难闻的气味是打哪儿来的。”这一细节,刻画出了他那种或许有些摇摆和挣扎的心态。
总之真可谓是没有一处闲笔,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东西,而且无疑让这篇简短的短篇变得十分复杂,似乎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别林斯基可谓是越看越喜欢,甚至都想先折返回去给米哈伊尔一个拥抱了,能将短篇写到这种程度,哪怕是米哈伊尔接下来就此停笔,那么估计他依旧是俄国文学史上很难绕开的一个人物。
但米哈伊尔并不会停笔,他不仅不会停笔,而且似乎还准备写许多长篇,写许多通俗,然后他还要提出新的美学原则,还想革新和诗歌的形式,或许还准备写一点剧本,提出一些哲学理念乃至完善一些理论.
有时候光是想想米哈伊尔的这些计划别林斯基就不由得感到一阵战栗,天知道米哈伊尔要是办成了这些事情究竟会成什么样子。
这些东西有的还在规划,有的则是已经在慢慢变为现实,就像美学原则这一块,别林斯基对于米哈伊尔提出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艺术观念十分的感兴趣,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一艺术观念无疑是一样崭新的事物,即便是在始终走在前列的西欧各国都尚未听闻过。
目前相关文章已经基本完成,只等再修改一番后便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发表,真要说的话,或许还是发在法国的刊物上影响力会更大一些。
而抛开这些先不谈,就当别林斯基看着米哈伊尔最新的这篇短篇感慨不已的时候,米哈伊尔这边倒是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本来在送走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之后,米哈伊尔便准备去缺了个人手的杂志社帮帮忙,岂料就在去杂志社的路上,又正好碰到了似乎正在寻找他的那几位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而在见到米哈伊尔之后,他们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接着便来到米哈伊尔面前满面红光地说道:
“尊敬的先生,我想我们已经完全明白您的想传达的意思了,请您放心吧,我们会响应您在当中的呼吁,然后积极投入到更加伟大和更加合理的事业当中去的!至于是什么样的事业,我们也已经从您那里完全领会到了。”
米哈伊尔:“?”
所以你们领会的到底是什么事业?
应该就是多做一些好事吧?
再就是这只是一篇面向很多读者的,你们倘若日后惹出了什么祸端,万万不可说出我米哈伊尔的名字
在简单的对这些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交流了一会儿之后,米哈伊尔便在他们“您一定要常来我们的聚会啊!”的告别声中,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不多时,米哈伊尔就来到了《现代人》的办公场地。
不得不说,别林斯基确实是《现代人》杂志的灵魂人物之一,首先他拥有巨大的声望,其次他也有着多年的杂志工作经验,关于杂志的很多事务都难不倒他。
这种情况下,即便别林斯基在去疗养之前已经将杂志的很多事务安排了下去,但等他真的离开了,涅克拉索夫以及杂志社的其他编辑难免还是有些紧张,再加上又赶上了最新一期杂志发售的这个节点上,这种压力无形之中似乎就变得更大了,以至于在这天早上,杂志社的众人看上去似乎都有点手忙脚乱了。
米哈伊尔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了杂志社当中,手上还拎着一些经过他本人亲自尝过并且予以认可的点心,在杂志社的众人有些愣神之际,米哈伊尔简单分发手上东西的同时,也是带着微笑关心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状况。
当然,由于平常不干这些,米哈伊尔确实懂得也不多,但是说一些善意的废话还是可以的:
“稿子要慢慢看,正如同点心要慢慢吃一样。”
“累了就先休息一会儿吧。”
虽然好像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和一些废话,但是不知为何,杂志社的众人的内心确实是越来越安定,原本稍稍有点混乱的局面很快就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当中去。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归根到底无非只有一个原因,只要米哈伊尔先生还在,那么《现代人》会没人看会倒闭吗?不可能的!
这么想一想,原本的那点不适应似乎就算不了什么了,而再做这些已经做过很多遍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有难度。
关于众人具体的心理路程,米哈伊尔并不知晓,但眼见杂志社的氛围越来越好,米哈伊尔便只当是经过他优选的点心发挥作用了,在确定没什么别的什么问题后,米哈伊尔便来到事情最多的涅克拉索夫这里,然后主动问道:
“尼古拉,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别林斯基刚走,或许我们还是要再适应一阵子。”
“亲爱的米哈伊尔,你光是在这里就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了。”
看着似乎依旧同之前一样稳重的米哈伊尔,涅克拉索夫在同样感到安心的同时,也是颇为动情地对米哈伊尔说道:“放心吧,这些事就尽管交给我们好了,况且跟之前要做的事情基本上是一样的。再说了,我们都知道,你同时在写很多东西,光是这样的事就要耗费你许多精力了,又怎么能再让这些小事麻烦你呢?”
听到涅克拉索夫这么说,米哈伊尔虽然还想继续请缨一下,但在涅克拉索夫的坚持下,米哈伊尔最终只能是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启自己在《现代人》杂志中被迫垂拱而治的一天。
既然暂时在闲着,米哈伊尔便想了想接下来需要自己准备一下的事。
首先最要紧的肯定还是米哈伊尔的母亲和妹妹的到来,自从上次分开后,由于老家要处理的事情有些出乎意料的多,再加上要办各种手续以及受到天气的影响,总之她们确实是一直推迟到了现在才准备再次过来同米哈伊尔团聚。
而在这段时间中,即便路途遥远,但米哈伊尔自然还是跟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一直通过书信来交流。
他的妈妈和妹妹在老家倒是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事,除了自始至终一直在按部就班地办理各种事务以外,米哈伊尔的妈妈一个很大的乐趣便是同他们周围的老熟人老朋友们讲述米哈伊尔如今在圣彼得堡究竟是如何如何。
什么不仅已经凭借着在写作方面的才华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还通过这项事业博得了许多大人物的青睐,与此同时,大学学业也即将完成,想必毕业之后不久便能在政府部门谋得一个好位置,而在更远的未来,米哈伊尔说不定真的能在俄国的文坛有一定的地位,或许也有机会让自己的职位变得越来越好,直至成为沙皇陛下的肱骨之臣.
坦白说,在俄国文坛有一定的地位是有可能的,甚至说米哈伊尔现在已经做到了,而且还超标完成了任务,都快混到国外去了,但像后者的话,估计这辈子是没啥机会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路途遥远通信困难再加上米哈伊尔这边的变化可谓是一次比一次剧烈,总之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对于米哈伊尔状况的印象基本上还停留在上次分别的时候,所以这次她们再过来,指不定又会让她们大吃一惊。
另外真要说的话,米哈伊尔其实并不准备让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一直待在圣彼得堡中,毕竟天知道到了1848年以后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万一到时候米哈伊尔真被直接拿下了,那么他的财产也是必然会被剥夺的,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妈妈和妹妹又该如何在承受了剧烈的打击下继续生活呢?
总之既然这样的话,出于未雨绸缪的心理,米哈伊尔确实是得替自己的家人考虑一下后路的事情。
革命老区老法有点不太行,接下来的年代那是相当的动荡不安,而且等到了王朝复辟时期,对于言论的管控和危险人物的管制那也是真的会重拳出击的。
与此同时,欧洲的其它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这样的话,英国或许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
即便这座海岛上有着堪称逆天的传奇KDA王维多利亚女王,社会状况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坨,但是总的来说,离俄国比较近,局势似乎还算稳定,至于流亡人士那更是一抓一大把,压根就不是什么稀奇事,老马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几部巨著。
所以接下来等自己的妈妈和妹妹过来后,米哈伊尔应该是会抽出时间去欧洲走一趟,一方面见识见识这年头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名人,另一方面或许也能先去当地投个稿探个路,提前进行一定的积累,争取能挣来一个落脚的地方。
不然的话,在大英,那是真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铁拳,这年头的老伦敦打工人那都是得把头吊在绳子上睡觉,就这还要收几便士。
而这还是工人才能有的待遇,倘若你是一个无家可归者,都大晚上了还在街头、桥洞乃至别人的屋檐底下流浪,那么大英警察是真会把你抓起来,轻则服劳役,重则直接被流放到澳大利亚或者某个偏僻小岛上,充当大英对外扩张的一个耗材。
在不当人这一块,大英那也真的算是做到极致了。
只能说到时候先去看看具体的情况,究竟怎么安排,肯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话,米哈伊尔还是不想走到这一步了,毕竟他的事业和朋友们全都在这里,至于说爱情的话,虽然暂且还不确定,但确实是有那么一个苗头.
正当米哈伊尔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沉思的时候,最新一期的《现代人》杂志自然也在被送到一家又一家订户手中,而就在很早的时候,当一位十七岁的少女睡眼朦胧地来客厅准备拿最新一期的杂志,杂志还没看到,她倒是先看到了神气十足的中年男人已经神采奕奕地坐在了沙发上,并且正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上的东西。
娜佳:“???”
竟然比我还早?
尽管真的被吓了一大跳,但是娜佳在换个角度想了想这件事后,内心终究还是有着那么一丝丝说不上来的情绪。
有些事情看似不可能,但似乎也不至于完全不可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