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伦敦市民的注意与宣告自己到来的米哈伊尔

    资产阶级为工人考虑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法律,当工人向资产阶级步步进逼的时候,资产阶级就用法律来钳制他们,就像对待无理性的动物一样,资产阶级对工人只有一种教育手段,那就是皮鞭,就是残忍的、不能服人而只能威吓人的暴力。

    对资产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

    工人有足够的体验,并且十分清楚地知道,法律对他来说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因此,不是万不得已工人是不会诉诸法律的。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诸多报刊就像它的邻居法国那样,往往有着各自的受众和倾向。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无疑是《泰晤士报》,政治倾向偏保守,读者大多为政界、商界和知识阶层,风格较为庄重且常常会有一些国际报道和议会新闻。

    紧接着便是倾向改革的《晨报》,批评政府,倡导自由主义,狄更斯就曾在这里干过。接着便是保守阵营、反对自由派改革的《晨邮报》、《晨讯报》、《旗帜报》.

    而面向大众的报纸则是主打犯罪新闻、社会故事的《劳埃德周报》、《每周快报》等报刊。

    正常来说,像米哈伊尔这样一位在巴黎闯出了偌大名声并且他的作品在英国也比较畅销的作家,他来到巴黎的事情基本上无论是哪家报纸都会进行一定的报道,无非就是篇幅和版面有所差别。

    但由于米哈伊尔在到达英国后并未声张,也并未拜访英国的文化界人士,而是直接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头扎进了伦敦的大街小巷,再加上想借着这个机会宣传一下后面一点的圣诞图书的缘故,总之米哈伊尔到达伦敦的消息暂时被隐瞒了下来。

    可这一点都不妨碍米哈伊尔以另一种形式登上伦敦的一些报刊:

    “都市奇闻栏目

    神秘人物在伦敦游荡,离奇的行为与离奇的推测。

    近日,伦敦街头出现了一位举止奇特的神秘人物,其装束之古怪、行为之诡谲,已引**敦部分街区的骚动。此人身穿特殊且显眼的衣物,头戴猎鹿帽,外貌极为出众,手持放大镜和笔记本,偶尔会掏出长柄烟斗。

    与正常绅士的严谨衣着相比,他更像是舞台剧上虚构的人物。

    目击者称,这位神秘人物常于清晨徘徊在伦敦的街头,他最引人注目的行径无疑是他会突然出现在乞丐、工人、小商贩和普通市民面前,在取得许可后便开始讲述他们之前可能有的遭遇以及部分经历,倘若回答他的问题,无论承认还是否认,他都会给出几便士作为答谢。

    这样的行为或许会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有着古怪癖好的慈善家,但是被他问过问题的很多人都惊讶地发现,他所说的关于他们的过往和刚才的遭遇竟然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他还会请教关于天气、伦敦的奇闻轶事、马车行驶等知识,回答他之后同样有几便士作为答谢。

    据悉他还免费帮人解决了不少麻烦,如找回遗失的物品,找到走丢的孩童

    更加奇特的是,他仿佛能看到别人的记忆和内心,三言两语就能说出别人一时间想不起来的事情.

    据传他还掌握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而遇到他的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或许会遇到更加特别的事情”

    看到了类似这样的报道的米哈伊尔:“.”

    哪有这么玄乎

    关于报纸上的这些新闻,或许是为了博人眼球的缘故,总之确实没少夸张和曲解一些事情。

    当然,报纸上也确实有很多事情都是真的,毕竟在最近这段时间,米哈伊尔已经沉浸在了角色扮演和外出取材当中,而出于顺便帮助一下别人的想法,米哈伊尔就顺便给了别人一些报酬。

    至于报纸上的那些具体案例,有的纯靠简单的观察和记忆力这一块的数值,有的就是说的比较含糊和笼统,毕竟十二个星座这玩意都能让几亿人在里面找到自己,那说的笼统一点并且让别人觉得有点道理岂不是跟玩一样?

    更何况有的人的性格还真就体现在他的脸上和行动上。

    再有的则就是后世的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技巧,好像没什么用,但好像又有点用。

    总而言之,米哈伊尔在外出取材并且认真地观察自己遇到的人和事,有的经验可以运用到当中,有的则单纯就是一种体验和生活了。

    不过随着这些报道出现在报纸上,再加上米哈伊尔这身衣服在如今的伦敦确实是独树一帜,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真的有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主动向米哈伊尔搭话。

    有人是为了得到米哈伊尔口袋里的那几便士,有人则是怀着一种挑衅的心态想要戳破报纸上那些荒谬的报道,就像在此时此刻,一位穿着看上去颇为体面的年轻人突然就走到了米哈伊面前,接着他便用一种惊奇和挑衅的神情看着米哈伊尔。

    尽管他觉得米哈伊尔的穿着跟如今体面绅士的穿着大不相同,并且不太体面,但与此同时,他不知为何竟然觉得这身衣服相当不错,穿在这个怪人身上更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风度。

    出于某种微妙的嫉妒,他不由得开口说道:

    “您难道就是报纸上所说的怪人?听说您似乎有一些古怪的癖好,眼下既然碰到了,那您不妨猜猜我是什么人?”

    说到这里,这位年轻人下意识地就挺起了胸膛。

    可这位怪人只是上下打量了他两眼,便比较肯定地开口说道:“或许您是一位穷学生?”

    你放屁!

    这位穿着看似体面的年轻人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但还不等他反驳,他就又听到这个怪人道:“或许您住的地方也非常窄小,应该是一间阁楼?而且您刚刚应该跟一位女士待在一起,并且比较亲密”

    “你怎么能这样侮辱别人?!”

    颇为激动地说完这句话,这个年轻人竟然连米哈伊尔的几便士都不要了,而是径直转身离开,搞得米哈伊尔连自己的推测都还未来得及说出口。

    作为一个曾经的穷鬼,眼前的人是不是穷鬼,米哈伊尔看一眼就知道!

    真要说点理由的话,首先这个年轻人一看就有点营养不良,脸色跟之前的米哈伊尔几乎是一个颜色,再就是他身上比较熟悉的霉味以及那贴在衣服上的长头发.

    当然,这些所谓的证据硬要找漏洞的话那肯定是有的,天底下很难说有完美无缺的逻辑推理,况且现实往往还比所谓的逻辑要离谱的多,因此米哈伊尔一般只说最有把握的。

    猜对了正好,碰上一些特殊情况就算了。

    但这种小伎俩和米哈伊尔那惊人的记忆力在这年头似乎并不常见,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哈伊尔突然发现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变得劲爆了许多:《只需要一眼,神秘人便能看到你的过去和未来!》

    米哈伊尔:“?”

    那能看看我的未来到底怎么样吗

    即便不说这样的新闻,就算是放到现实生活当中,当米哈伊尔再次像往常那样从伦敦的浓雾中走出来的时候,关注他和主动来找他的人似乎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有的人甚至都开始问起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请问您觉得我会变成有钱人吗?”

    “您能看出来我的祖先来自哪里吗?”

    “请问英国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宝藏?”

    米哈伊尔:“???”

    这我知道个蛋啊!

    我就是外出取个材,但现在怎么感觉快往神棍那个方向走了?!

    事已至此,米哈伊尔觉得差不多也是时候停下了。

    或者说等他下次再穿着这一身走在伦敦的街头,应该就是要等到《福尔摩斯探案集》开始连载的时候了,就是不知道那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不会真有人想找我破案吧?应该不会吧?

    话说这样的消息要是传回法国和俄国,有人非要我表演一下我可该如何是好?

    只想写个顺便建个厂卖卖衣服的米哈伊尔突然就开始担忧了起来

    但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哈伊尔也是时候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圣诞图书了。

    于是就在今天,米哈伊尔难得换上了伦敦正流行的衣服,然后来到出版商艾略特这里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宜。

    不知为何,事到如今,出版商艾略特看米哈伊尔的眼神有时候就像看鬼一样,而今天米哈伊尔难得换了正常皮肤,出版商艾略特反倒是有些依依不舍地主动问道:

    “米哈伊尔先生,您怎么不穿您之前的那身衣服了?只有上帝才知道您穿着那身衣服推理的时候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米哈伊尔:“?”

    有点gaygay的,你可别吓我.

    经过米哈伊尔的简单介绍,出版商艾略特如今多少也明白了一些东西,但这依旧不妨碍他有时候用一种见鬼的眼神看着米哈伊尔。

    “这个就先不说了,我们还是说一下接下来的宣传工作吧。”

    感觉后背有些发凉的米哈伊尔摆了摆手,接着便主动说道:“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广告就够了吗?您这边的钱是否足够?这些广告又都能出现在哪些报纸上?需要再做一些别的事情吗?”

    由于此前一直都在勤勤恳恳地创业,因此眼见来到了新的地方,米哈伊尔便下意识地规划起了一些事情。

    但对于米哈伊尔的这些问题,出版商艾略特反倒是有些诧异地说道:“米哈伊尔先生,没必要将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事实上,只要您将您到达伦敦的消息放出去,那么伦敦的报纸几乎都会报道有关您的新闻和您的新书的事情。

    您可是米哈伊尔!粉碎巴黎文坛的俄国人!就在前段时间,伦敦的有些报纸甚至已经将您称为文学上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只不过沙皇尚且需要他的军队,而您只需要您自己便可让那些在文化上高高在上的法国佬们低头!”

    米哈伊尔:“?”

    吹的是挺狠,但我怎么感觉你们就是在借我的事情来嘲笑法国人?

    “至于您的作品就更不用说了,之前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卖的也很好,有段时间伦敦到处都是您的的盗版”

    米哈伊尔:“??”

    卑鄙的英国佬

    “总而言之,您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广告。”

    意识到自己多说了点东西的艾略特赶忙补救道:“没有人会忽视您的作品的,即便这是您第一次用英语写作。”

    “这样啊。”

    听到这番话的米哈伊尔最终点了点头。

    奋斗了这么久,总算是能躺平一把享受享受了

    而接下来的事情也正像出版商艾略特说的那样,当米哈伊尔已经抵达伦敦的消息传出去后,很快,这个消息便被伦敦大大小小的报纸给刊登了出来。

    《泰晤士报》庄重且正经,只是给出了一定的版面提了一下这件事,至于伦敦的其它一些报纸显然就没那么多讲究,甚至说一些报纸为了博人眼球还稍微增添了一些内容:

    “轰动整个巴黎的俄国文学家已经抵达英国!他曾说过英国是他最向往的国家,并且认为伦敦要比巴黎好的多!”

    “《八十天环游世界》的作者来到伦敦,他说伦敦是整个欧洲最美丽的城市!”

    “俄国文学家在轻而易举地用法语作品震惊了巴黎之后,如今竟然怀着谦卑的心情,开始小心翼翼地使用英语进行创作”

    米哈伊尔:“???”

    我没说过并不谦卑

    而且我向往什么?

    向往在你们英国成为一个光荣的爱尔兰人?

    另外如果非要比烂的话,米哈伊尔也只能说这年头的法国确实要比英国更加适合居住。

    总而言之,看着报纸上的有些报道,就算米哈伊尔不是一个英国人,他竟也忍不住想要挺起自己的胸膛

    而就当米哈伊尔看英国的报纸看的一脸难绷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圣诞节也已经要来临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在俄国当文豪不错,请把《我在俄国当文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在俄国当文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