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高门长媳(62)

    此剑铸成之日,尚方令以活鹿试刃,剑锋未至而鹿首落,圣人叹曰:"此剑看似杀伐之器,实则镇国祥瑞。"

    登基那日遂赐长公主,喻其"刚柔并济,威德双全"。

    此剑出匣时满堂生寒,却见长公主执剑而笑:"圣人所赐,当悬于华堂。如此利器,岂染俗尘?" 言罢收入鞘中,金铃犹自颤鸣不绝。

    最后这柄剑,便一直存放在长公主府的大殿之中。

    那是赵徽的荣耀,更是皇权如炬,永照山河的象征。

    赵徽沉浸在过往的荣耀之中,却听见付怀楹道:“可是殿下,大恩如大仇,没有人愿意一直活在需要偿还他人恩惠之中,更何况是圣人。”

    赵徽动作一顿,转头看向付怀楹,神色不明。

    “人心易变,君恩更是如海水涨潮,起起落落。”

    付怀楹道:“殿下若想圣人顾念往日恩情,今后行事怕是要万分小心,但凡行错,脚下便是雷池。”

    赵徽笑了一下,不知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他人。

    她是圣人手中最锋利的剑,需要时指向敌人,不需要时收入剑鞘束之高阁。

    付怀楹又道:“倘若长公主不愿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赵徽闻言看向她。

    付怀楹看向她手中的昭阳剑,道:“殿下拿着这柄剑,入皇城,清君侧。”

    赵徽表情当即变了,她眉宇下压,双眼牢牢锁定付怀楹,语气也夹杂着残酷的寒霜。

    “付娘子,你知道你这是在说什么吗?”

    赵徽语调平静,却句句带着威严,如一把把利剑悬在付怀楹的脑袋上。

    然而对面之人却面不改色,依旧带着独属于“付娘子”的微笑。

    就这么带着一双天生笑眼,说出大逆不道的惊天话语。

    赵徽知道她聪明,却从没想过她脑子里竟敢想这些,倒是令赵徽有些看不透此人。

    凤眸一眯,似是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些什么。

    付怀楹只是慢悠悠道:“明君之明,不在权谋,而在百姓。君臣共治皆是以民为本方能天下太平。”

    “殿下都懂的道理,坐上了龙椅的那位却不懂。”

    “其实殿下心里也明白吧?若无臣子辅佐,以他的平庸,根本无法坐稳这龙椅,更当不成什么明君。”

    “——住口!”

    眼前白光一闪,下一瞬冰凉锋利的剑刃就抵在了付怀楹的脖子上。

    赵徽眉眼下压,杀气频出,只要付怀楹敢再多说一个字,赵徽手上的剑就能抹了她的脖子。

    “本宫竟不知,付娘子的胆子大到敢挑拨本宫与圣人之间的关系。”

    “并非挑拨。”

    那剑刃散发的寒气就在颈边,付娘子却丝毫不慌,仿佛架在自己脖子上的东西不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

    赵徽只见对方依旧似笑非笑,甚至还闲庭信步朝她一步步走来。

    柔软的皮肤距离刀刃不过也就一根发丝的距离。

    付怀楹任由刀对准自己的脖子,在赵徽的注视下,一点点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

    身后大殿正中央,立着一座三足鎏金铜鼎,鼎内终日焚烧着来自交趾的沉香,青烟袅袅,香气袭人。

    那香熏的赵徽头疼,看眼前的人都像是从那香烟弥漫之中冒出的蛊惑人心的精怪。

    “你就不怕本宫的手一抖,你的命就交代在今天了吗?”

    赵徽似笑非笑看着付怀楹,刀尖直接抵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殿下若是想要我的命,何必与我说这么多。”

    两人之间只差一臂距离了。

    “殿下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我的话。”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同样都是先帝的血脉,殿下不论是才智、胆识,亦或是帝王心术,都要更胜一筹。”

    “难道就因为殿下是女人?就因为性别不同?”

    “天地法则从未有过规定真龙天子一定要是男子。”

    “殿下,不妨问问自己,甘不甘心。”

    付怀楹看着赵徽,语调和缓平静。

    “我并非为我,也并非为殿下,我只是打心底认为,殿下能比圣人更能是一个明君。”

    “殿下,也许今时圣人会念着你的功劳,之后就不一定了。”

    “要想不被任人宰割,只有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殿下若是犹豫不决,不妨抬头看看,天命会告诉殿下该如何抉择。”

    ...

    付怀楹离开后,赵徽命大殿的人全部退下。

    顺便把那香炉里燃烧的沉香给灭了。

    大气也不敢出的侍女们纷纷灭香然后离开,她们经过了严密的训练,并不会将大殿内发生的事往外透露半分。

    赵徽准备将宝剑收入鞘中,却看见刀刃上凝着两滴血珠。

    鲜红的珠子在雪亮的刀刃上,当她举起来凑近看时,那珠子便顺着刃滑到剑格上,点亮了上头的龙睛。

    赵徽从案桌上拿起巾帕擦干,正准备将剑重新收回剑鞘当中,却突然福至心灵般抬头看去——

    摆放宝剑的正上方,正是大殿内最重要的牌匾,上头写着“受命于天”四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那是传国玉玺的印文,也是曾经先帝亲手书写下的牌匾。

    赵徽就站在那块牌匾下,面无表情站了许久。

    最终才做出了一个决定。

    ...

    赵徽一直在等,等圣人做出最后的裁决。

    不过她并没有等到圣人的消息,反而等到了驸马的消息。

    魏宁在昌平郡王一案上有功,升官一品成了都水使者。

    他在朗州监工完水利工程后,乘船向上准备前往荆州时,却突遭遇水匪劫杀,打斗中落水失踪。

    消息传回京城时已经是事发的第三日了。

    被幽禁在府中的赵徽得知此事后,竟松了一口气。

    看来,圣人已经做出了他的决定。

    既如此,赵徽不论做什么,也是情有可原了。

    她当即修书一封秘密传给魏家,命令魏长珩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出府,在家看好赵迎。

    随后又将付怀楹唤进了长公主府中。

    接到帖子的付怀楹便明白了赵徽已经做好了决断。

    付怀楹并没有去,而是回了一封信,让兰香带给长公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快穿:扭转人生不错,请把《快穿:扭转人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快穿:扭转人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