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序起了个大早,8点钟不到就出了门赶往公司。
坦白的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今天要见的是正儿八经的、负责重大国家项目的大人物。
YF-209是什么?那可是八年九机计划的关键一环,是六院专门为商业航天研发的大推力发动机!
这玩意儿在整个航天规划中的战略性意义无需多言,而现在,自己即将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去。
----不,准确地说,不是参与到这个计划。
而是参与到一个以YF-209项目为地基、扩展延伸出来的大型载人航天计划!
并且,自己在这个计划里扮演的还不是小喽啰的角色,而是真正能决定项目发展方向的关键掌舵人!
换谁谁能不紧张?
当庞大的国家机器即将在自己的亲手操作下缓缓转向时,责任带来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林序这一个晚上都睡得不太好,半夜醒来时看到手环上恢复到3的数字,甚至还进入了一次手环世界、再一次跟白墨搭上了线,继续补充了有关超远程载人航天飞船的技术资料。
虽然时间有限机会也有限,手头的东西并不完整,但大体上,他已经拿到了一艘超远程载人航天飞船所需的技术中最关键的那几块“骨骼”。
林序相信,以官方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实力,哪怕只有这几块骨骼,也足够他们拼凑出技术的骨架,并进一步去填充血肉了。
后续如果还有进一步的技术需求,那就等自己再进入手环世界时去补充好了。
林序心里有了底,心态也放宽了不少。
坐车到了公司,他闷头直接往公司办公楼里走。
但才刚走到门口,他却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影。
秦风。
后者穿着一身朴素的休闲装,裤缝熨得笔直,往那儿一站跟一根标枪似的钉在地上,整个人的精气神拔得比天花板还高,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一见到林序,秦风立刻迎了上来。
“林序同志!”
林序伸出手与秦风握手,后者一边走在身边引路,一边开口说道:
“大周末的,辛苦你了。”
“我们本来是打算把工作集中安排在工作日的,但六院那边确实比较急。”
“他们搞的YF-209项目本来都已经进行过地面试车了,但看过你给出的方案之后,决定直接退回到设计阶段重新研制。”
“这是个重大决策,必须要得到更确切的证据支持。”
“另外,今天也不止六院的同志在,中航集团书记陈明波的秘书、刘启进刘处长也在。”
“他主要是想跟你讨论后续载人航天飞船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核心是项目里程碑问题。”
“根据之前他跟我透露的信息,中航那边的计划是在一周之内完成人员协调,一个月之内完成设备调度,三个月之内搞定发动机,最晚六个月之内完成第一艘验证船发射。”
???
秦风的话说完,林序人直接傻了。
6个月?
这有点太过于激进了吧?
要知道,哪怕是在神州飞船全面实现标准化制造的现在,一艘“普通”的载人航天飞船,制造周期也需要一年左右。
如果是类似于毛子的“暴风雪号”那样的大型航天飞机,拖个五六年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你跟我说,六个月?
这个时间已经不是“不可思议”那么简单了。
完全就是.....无法想象!
但中航既然提出来,很显然,他们是已经做过了初步评估的。
他们觉得自己能做到。
啧......
恐怖如斯!
林序这边还在感慨,秦风已经带着他直接走进了早就准备好的会议室。
两人进门的瞬间,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这当然并不是因为两人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
从众人看向自己的热切目光里,林序读出了另一种东西。
渴望。
对技术、对知识、对广阔未来的近乎疯狂的渴望!
他们这些人虽然大部分都已经身居高位,大部分已经不直接参与项目的一线研发工作,但几乎所有人,都是从研发一线走出来的。
他们对技术有一种天然的尊重、甚至是崇敬。
而当他们意识到,有一个实现技术突破的重大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抛掉了没有丝毫意义的矜持。
“林序同志!”
“林序同学!”
“林同志!”
招呼声从各处响起,林序甚至都不知道应该从哪一个开始回应。
他只能略有些僵硬地笑着,跟众人挥手打招呼。
他本来以为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是尴尬地“自我介绍”流程,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众人已经一拥而上。
“林序同志!”
一名林序并不认识的、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动作矫健地拨开身边人一个健步冲了上来,一把拉住林序的手臂,急不可待地开口问道:
“我这里有个问题!”
“关于你在技术文档里提到的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激励器中的控制策略,目前主流的策略是沿用MIT前年搞出来的相位锁定控制继续往下研究,但我看你给的技术方案是基于PID+神经网络动态优化脉冲参数的自适应算法。”
“这套算法很强----我看过了,又粗暴又好用!”
“但你给出的公式只有最核心的部分,我们进行推演后发现还缺少几个关键指针。”
“你有更完整的算法代码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尽快讨论!”
“它的意义很大,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我们就不用再去找俄罗斯科学院那边做项目交易了!”
“你大概什么时候能输出完整算法?”
“不,不用完整算法!我直接把缺少的指针给你,你要不现在就看看?”
老先生的语速极快,动作也很激动,林序的手被他捏得生疼,但好歹是搞清楚了他的诉求。
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算法?
真巧了。
自己本来就是搞代码的,所以对这部分的技术记得尤其清楚。
略微思索片刻之后,他开口回答道:
“这套控制方案的核心设计语言是PID短时+神经网络长时控制,算法其实并不复杂,主要输入参数就是压力时序数据、当前脉冲参数、包括混合比、室压等等在内的工况参数。”
“相比起算法,更大的困难反而是复杂神经网络训练的问题,我们需要更高算力的边缘计算设备来部署轻量化的神经网络,延迟要控制在极小范围之内......”
“等等!等等!”
林序的话还没说完,一旁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便硬生生地挤到了前面。
“林序同志,这个控制算法的问题太复杂了,你们可以慢慢聊。”
“我这里有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之前提到的超材料衬垫我们已经看过了,思路大致是延续加州理工前两年提出的能带隙理论设计的拓扑声子晶体。”
“我看整体都没什么问题,就只有一个问题。”
“表面材料是用什么?碳化铪,还是碳化钽?”
“都不是。”
林序摇头回答道:
“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根据温度选择吸声频率。”
“明白,明白!”
男人立刻回头示意自己带来的秘书记录,而在同一瞬间,其他人也跟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拥了过来。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林序手里掌握的技术,比他已经提交的技术还要更具体、更详细!
这时候不问还等什么时候?
难道还要倒杯茶边喝边聊吗?
谁先开口谁就占便宜!
虽然快几分钟慢几分钟其实都没区别,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想抢个先......
林序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而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都给我坐好!”
“一个个的像什么样子??”
“保卫的同志呢?进来!”
“其他人回到自己座位上,谁再不守规矩马上给我带出去!”
“你想抢先,我非让你坐飞机回去等着不可!”
这几句话说完,会议室里瞬间一片寂静。
众人恋恋不舍地看了林序一眼,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林序狠狠吐了一口气。
他的眼神都有些迷茫了。
卧槽......
这就是所谓的......
众星捧月的感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