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都挨了板子1

    钟耀祖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陈默的方向,屏幕上色彩鲜明的图表和数据如同最有力的武器。

    张哲看着那些图表,尤其是台积电的签核文件,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质疑这些数据的局部性,但在确凿的官方文件面前,一时又难以找到有力的反驳点。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冯亦如看着双方呈上的证据,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消化和权衡。

    技术路线的冲突、效率与精度的矛盾、历史标准与创新突破的对抗,此刻都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

    陈默的目光在张哲的报告和钟耀祖的屏幕之间缓缓移动,像是在掂量着无形的砝码。

    他没有立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抛出了一个让两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张博士,你追求精度,无可厚非。

    耀祖追求效率,也是为实战服务。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0.48%的偏差,除了接口协议的影响,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比如,你们禾芯引以为傲的3D EM核心算法本身,在面对华兴高斯数据库这种超大规模并行架构和底层直连带来的超高数据吞吐速率时,是否存在未曾暴露的适应性瓶颈?”

    张哲猛地一怔,像是被戳中了某个未曾深思的盲点。

    他一直将问题归咎于“混沌”协议破坏了标准环境,却从未深入想过,在高并发、高吞吐的新环境下,自己引以为傲的算法是否也存在优化空间?

    钟耀祖也愣住了,随即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

    他一直觉得是禾芯引擎不够“强壮”,跟不上“混沌”的高速,但陈总这个角度更刁钻,直指算法核心的适应性问题。

    “还有你,耀祖。”陈默的目光转向他,很明显准备开始他的敲打。

    “‘混沌’协议的优势明显,但并非完美无缺。

    它像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能斩断冗余,也能伤及自身。

    它对底层架构的依赖极强,对协同工具的适配性要求极高。

    在禾芯引擎尚未完全适应这种‘暴力’数据流的情况下,强推硬上,是否操之过急?

    是否忽略了必要的缓冲和优化环节?

    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牺牲了必要的容错和兼容性,这是否也是一种技术上的傲慢?”

    钟耀祖张了张嘴,下意识想说话。

    但看着陈默那冷冽的目光,瞬间闭嘴。

    像是被戳破的气球,满腔的锐气都泄了下去。

    他光顾着证明自己的“剑”锋利,却忘了考虑“剑鞘”是否做好了承受的准备,更忘了提醒使用者可能的风险。

    这确实是他的疏忽,甚至正如陈总说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技术上的傲慢。

    陈默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手指在桌面控制器上轻轻一点。

    嗡——

    会议室正前方巨大的投影幕缓缓亮起。

    没有预想中的BalOng 5000数据对比,也没有麒麟980的辉煌战绩。

    幕布上显示的,是两段被高亮标注的代码片段,正在被一同展示。

    左边一段:结构清晰,封装严谨,模块分明,带着一种学院派的优雅和工业化的规整感。

    这正是禾芯3D EM引擎中处理核心电磁场计算的核心算法模块之一,符合张哲推崇的“标准”和“优雅”。

    右边一段:代码风格截然不同!

    狂野,直接,充满了各种底层的指针操作、内联汇编优化、对特定硬件指令集的极致利用!

    像一把没有鞘又闪烁着寒光的匕首,粗暴地撕开一切中间层,直刺目标!

    这正是钟耀祖团队为了适配“混沌”协议和高斯数据库,对“盘古”物理引擎核心计算模块进行的“暴力”底层重构。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张哲看着右边那段狂野不羁的代码,眉头皱得死紧,眼神里充满了嫌弃。

    他的技术洁癖被严重冒犯,本能的有些不适和排斥。

    这简直是代码世界中的野蛮人。

    钟耀祖则看着左边那段优雅的代码,撇了撇嘴,觉得华而不实,充满了不必要的封装和冗余开销。

    冯亦如的目光在两段代码之间快速游移,作为曾经最顶尖的系统架构师,他瞬间就明白了陈默的用意,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陈默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如同冰冷的泉水,浇在两位技术大牛的心头:

    “这两段代码,哪一段更‘优雅’?哪一段更符合‘工业标准’?”

    张哲下意识地看向左边自己的杰作。

    钟耀祖则看都不想看。

    “哪一段,”陈默的语调微微上扬,带着冰冷的诘问,“在台积电N7FF+工艺节点的极限压测下,跑赢了对方提供的黄金参考流片数据?”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缓缓扫过张哲瞬间变得惊愕的脸,最后落在钟耀祖充满骄傲的眼神里。

    “是右边这段‘奇技淫巧’、‘野路子’的代码,在关键路径的时序裕量上,比台积电的黄金参考数据,多出了整整12%!”

    “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连冯亦如都忍不住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12%!

    在7nm这种尖端节点,这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

    张哲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精彩,震惊、难以置信、被颠覆的茫然交织在一起,他死死地盯着幕布上右边那段狂野的代码,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它。

    优雅的标准竟然输给了这看似粗鄙的“暴力”?

    “这不可能......”

    他下意识地喃喃出声,但声音里充满了动摇。

    “数据不会说谎,张博士。”陈默的气势更甚。

    “台积电的签核报告就在那里。

    优雅的标准,在追求极致效率的战场上,有时就是累赘!

    华兴要的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艺术品,我们要的是能上阵杀敌、能攻城拔寨的利器。”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冰冷,却带着更深的剖析:

    “但是,耀祖!

    你看到了胜利,却忽略了过程的风险和代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不错,请把《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