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拆分与升格

    拆分与升级: 将目前隶属于信息技术工程部(二级部门)下的“自研系统开发部”(三级部门)整体剥离、升级。

    成立新二级部门——IT自研产品线:

    由冯亦如出任总监。其下辖:三级部门:自研ERP部(由原四级部门经理李峰升任部长)

    三级部门:高斯数据库实验室(由原四级部门经理苏琳升任部长)

    成立新二级部门——EDA产品线:

    由集团IT总裁陈默亲自兼任总监。

    其下辖三个三级部门:

    射频与3D仿真研发部(由张哲博士负责)

    器件建模与仿真基础部(由李维明博士负责)

    数字后端与AI驱动研发部(由钟耀祖负责)

    瘦身后的信息技术工程部: 保留为二级部门,不再由陈默兼任总监(需任命新的总监),专注传统IT规划、建设、运维(解决方案、系统实施、IT运维支撑)。

    IT审计部: 维持独立二级部门地位。

    目光在“EDA产品线”和“陈默亲自兼任总监”这两行字上停留了许久。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架构调整。

    这意味着他的精力除了放在宏观的集团IT管理层面之外,更直接、更深入地扎进EDA这个目前最重要的项目。

    意味着他要直面钟耀祖的锐气、张哲的固执以及转型期的阵痛。

    要完全整合禾芯和概伦人员、技术、资产的复杂挑战。

    意味着他要把自己未来相当一部分精力,押注在这条关乎华兴芯片设计自主权的命脉上。

    值得吗?

    陈默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

    脑海里浮现出冯庭波那双总是带着紧迫感和期待的眼睛。

    她是海思的总裁,是华兴芯片设计的主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套自主可控、先进高效的EDA工具链意味着什么。

    那是海思军团攻城略地的弹药保障。

    又浮现出郑非和徐平的面容。

    郑非的信任与放权,徐平的鼎力支持与亦师亦友的默契,是他推动这场变革最大的底气。

    最后,画面定格在张哲那份报告中刺眼的0.48%和钟耀祖眼中被委屈和愤怒点燃的火焰上。

    值得!

    架构的调整,是为了释放生产力,是为了让专业的人能在更合适的平台上,以更清晰的权责,去打赢这场硬仗!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林雨晴的号码,声音平静而坚定:

    “雨晴,帮我约郑董、徐董和冯董,明天上午九点半,A1栋3楼301战略会议室,议题:集团IT组织架构优化。

    请他们务必预留充足时间。”

    ...

    第二天,鹏城华兴坂田总部,A301战略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红木会议桌光可鉴人,映着头顶柔和的筒灯光芒。

    空气里弥漫着顶级龙井的清香,很淡,但很好闻。

    郑非坐在主位,白色衬衣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日的威严,多了几分儒雅,但眼神依旧锐利,扫过面前摊开的文件。

    徐平坐在他右手边,穿着熨帖的深蓝色衬衣,没打领带,姿态放松的同时也有一股子沉稳。

    他端起青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叶,目光却已将那几页关键方案扫了个通透。

    冯庭波坐在郑非左手边,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套裙,她看起来也总是这么干练。

    目光紧紧锁定在文件上“EDA产品线”那几个字上,眼神里的兴奋却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陈默坐在徐平的下首,面前同样摊开着一份文件。

    他神情沉静,腰背挺直,等待着决策层的质询。

    “架构调整的思路,很清晰。”郑非放下文件,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目光落在陈默身上,“瘦身信息技术工程部,把自研这块独立出来做大做强,方向是对的。冯亦如升任IT自研产品线总监,李峰、苏琳升部长,都没问题。人尽其才,职级匹配。”

    他话锋一转,钢笔尖精准地点在方案中加粗的那一行:

    “这个‘EDA产品线’,独立为二级部门,由你陈默亲自兼任总监?”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徐平喝茶的动作都顿了顿。

    冯庭波更是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默。

    “是,郑董。”陈默的声音平稳有力,迎着郑非审视的目光,“原因有三。”

    “第一,分量不同。

    EDA是芯片设计的上游命脉,是‘渡河暗线’——芯片国产化替代的核心支撑点。

    它技术壁垒极高,整合难度巨大(禾芯、概伦),直接关系到海思未来数代主力芯片(尤其是5G、AI芯片)的研发效率和成败。

    其战略重要性,已远超一个常规的IT业务部门,需要集团最高层面的关注和资源倾斜。”

    陈默的目光转向冯庭波:

    “冯总最清楚,一套受制于人的EDA工具链,对海思意味着什么。

    我们不能再重蹈某些领域的覆辙。”

    冯庭波用力地点了下头,说出来的话直接又迫切:

    “陈总说的没错。

    无论是设计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芯片,EDA工具就是我们的空气和水!

    没有自主可控的工具链,海思的创新就像被扼住了喉咙。

    BalOng 5000遇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大,我们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核心来推动EDA的整合和发展!”

    郑非微微颔首,示意陈默继续。

    “第二,现状倒逼。

    目前EDA业务挂在冯亦如的自研系统开发部下面,只是一个四级部门。

    钟耀祖是天才,但他现在的职级和权限,不足以有效统合张哲博士这样的行业权威及其团队,也不足以高效协调与海思、FOUndry(中芯、华虹)的战略协同。

    冯亦如能力很强,但他同时肩负自研ERP和高斯数据库的重任,精力分散,且整合这种高难度、强冲突的技术团队,非其所长。

    最近的冲突,就是管理半径不足、权责不清的直接体现。”

    陈默的语气带着冷静剖析。

    徐平放下茶杯,接口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不错,请把《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