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新任务

    不知不觉中,他所执掌的华兴IT巨轮,其吨位和复杂度已远超前世记忆,也超出了他最初的设想。

    信息技术工程部:

    在剥离了自研产品板块后,专注于传统IT基础能力,规模依然庞大,超过1600人,是保障全球业务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新任总监李文涛需要时间熟悉和掌控。

    IT自研产品线:

    新成立的二级部门,由冯亦如挂帅,专注于渡河ERP和高斯数据库的深度研发与未来商用,规模近千人,是华兴实现软件定义未来的尖刀班。

    EDA产品线:

    同样新成立的二级部门,由他本人亲自兼任总监,整合了内部精锐(钟耀祖团队)和外部收购的核心资产(禾芯、概伦),规模已超千人。

    这是攻坚“卡脖子”技术的主战场,技术密度最高,战略压力也最大,直接关乎海思乃至整个公司芯片业务的生死线。

    这三大二级部门,加上他分管的信息安全部和IT审计部,整个集团IT部的总人数已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管理幅度和深度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还仅仅是他职责的一部分。

    作为车BG的副总裁,他分管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架构设计与集成五大产品线,每一个都是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深度介入技术方向、资源协调和重大决策。

    车BG的业务节奏、文化语言与IT体系存在显著差异,切换语境本身就需要消耗精力。

    更上层,还有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和战略与投资委员会(IRB) 的职责,需要他参与公司最高层面的战略决策、投资评审和风险管理。

    会议、文件、决策、内外部活动...

    他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哪怕是他经历过重生,能很清楚能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也开始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疲惫。

    这源于思考时间被压缩、难以深入的焦虑。

    林雨晴汇报的情况,恰恰是这种系统性压力在最末梢的体现。

    陈默的工作复杂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但支撑他的核心架构却未能同步升级。

    还是主要依赖林雨晴一个人。

    这不仅是她的瓶颈,更是他自身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的瓶颈。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堆积的文件。

    是时候进行架构性调整了,不仅是为了解放林雨晴,更是为了解放他自己,确保整个系统能高效、安全地运转。

    这时,林雨晴的声音从通话器传来,平静下潜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

    “进来。”

    林雨晴拿着笔记本和那份车BG的议程走了进来,步伐依旧利落,但陈默捕捉到了她眉宇间那抹被精心掩饰后的倦色。

    “陈总,打扰您。”她开门见山,语速稍快但清晰。

    “两件事。

    第一,车BG M5试生产评审会最终议程,需要您最终确认;

    第二,是关于近期工作支撑的客观情况...

    我认为,现有的模式可能需要进行优化,我需要支援。”

    她没有抱怨,而是用数据和工作实例说话,列举了文件流转量、跨体系协调的复杂度、信息过滤的极高要求,以及处理时限带来的巨大压力。

    她特别提到了车BG业务的专业性门槛和她为此付出的额外学习成本。

    “陈总,我担心长此以往,难免会出现流程延迟或信息过滤的不精准,影响您决策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误判。

    当前的工作量,确实已超出了单一岗位能承载的合理极限。”

    她的结论客观而坦诚。

    陈默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对方。

    林雨晴的汇报,完美印证了他刚才的思考。

    “雨晴,你说的情况非常重要,我也意识到了。”陈默开口,语气沉稳而肯定。

    “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业务发展带来的必然挑战。我们不能等问题发生再补救。”

    他略作沉吟,脑海中的架构图迅速清晰起来:

    “我的初步想法是,组建一个小的、专属的个人支持团队。

    这个团队由你总体负责协调和管理。”

    林雨晴神情一凛,身体微微前倾,专注聆听。

    “首先,你作为我的专职行政秘书,职责不变,核心是日程、会议、差旅、通信,以及集团IT这边的业务支撑和我的私人事务。

    你要做的是统筹管理,这是基石。”

    “其次,增设一个岗位:车BG方向再设置一个专职行政秘书。

    这个人主要处理车BG那边的文件流转、会议协调、以及与车BG其他领导、各产品线的日常对接。

    他需要快速融入车BG的业务语境。”

    “第三,增设一个文书/文稿助理岗位。

    主要负责帮我起草、润色讲话稿、报告、信函等各类文字材料,并做好归档管理。

    我需要有人确保我对外输出的内容既高效又有质量。”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而且,这个文书助理,最好能兼任政策与公共事务助理。

    我参与公司顶层战略和对外政策沟通越来越多。

    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接口人,主动去对接公司的战略研究院、公共及政府事务部等机构,帮我跟踪政策动态,梳理信息。

    确保我的相关决策和发言与公司宏观战略、外部环境保持同步和匹配。

    这需要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和信息整合能力。”

    他看向林雨晴,目光里是信任和托付:

    “这个团队的搭建,我想交由你来牵头。

    包括细化岗位职责(JD)、拟定人选标准、以及初步的筛选。

    你可以先从总裁办内部、IT体系、车BG体系里物色合适人选。

    人力资源部那边,我会亲自打招呼,他们会全力配合你。”

    林雨晴快速记录着要点,心跳加速。

    这不仅是增派人手,更是将构建“常务董事办公室”的重任交给了她。

    这对其组织协调能力、识人眼光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和锻炼。

    “明白,陈总。我会立即着手,尽快梳理出具体的岗位需求和人选建议标准,向您汇报。”

    她清晰回应,眼中焕发出接受挑战时的锐利光芒。

    “好。循序渐进,但务必抓紧。

    当前最紧急的是车BG方向的秘书,那边的议程不能再耽搁。”

    “是!我马上去办。”

    林雨晴利落起身,带着新的使命和一股被激发的斗志,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陈默看着她离开,目光重新回到复杂的组织架构图上。

    给林雨晴的任务只是解决了眼前的支撑问题。

    如何让集团IT这艘巨轮本身更高效地运转,如何平衡好IT、车BG、董事会三重角色之间的精力分配,仍是摆在他面前更深层次的管理课题。

    而第一个突破口,或许就藏在这个即将由林雨晴搭建起来的小团队里。

    他期待着她的答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不错,请把《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