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你又捡大漏了?

    罗旭只看了一眼,便立刻将手机又揣起来了。

    “东西真不错,谢老,您要是出……打算多少钱?”

    谢作云瞥了罗旭一眼:“小子,你不是看上了吧?”

    罗旭笑道:“谈不上,就随便问问。”

    谢作云看着那象耳尊想了想:“两百出头应该是能出的,小子,你要是真看上了,老头子留十万利润,一百七给你!”

    “真的啊?”

    罗旭眼珠子都快掉了。

    “哈哈,这可是您说的啊!”

    谢作云越听越不对劲,上下打量着罗旭那兴奋劲儿:“你小子……不是能凑成对儿吧?”

    罗旭咧嘴一笑:“谢老,咱这关系,我不瞒您,我只是觉得可能凑得上,要是凑不上……我就不买了!”

    谢作云倒吸了一口气:“你说你小子也神了啊,这也能凑上?东西在哪呢?”

    “得!这可不能告诉您,嘿,要真能凑上,我再给您涨十个,一百八拿!”

    罗旭立刻说道。

    一听这话,谢作云微笑点头:“这话还差不多,要真行,你给我拿来,我直接上拍,最后扣你一百八,佣金打折!”

    “得嘞!您等我信儿!”

    说完,罗旭给了徐文斌一个眼神儿,徐文斌也是冲他挑了挑眉。

    随后,罗旭又看了看,最终挑了一个青花五彩罐。

    “谢老,这个罐儿,您开个价!”

    谢作云看了看那个罐子,不禁笑了:“你小子是真会挑,这罐子……你打算留多少利润?”

    罗旭一笑,连忙摆手:“咱不聊那虚的,您给我一个价值区间吧,我压底儿!”

    这话是行话,说白了就是想让谢作云说出这罐子的最大利润。

    价值区间,自然是最高和最低,而罗旭所说的压底儿,自然就是最低价买,然后告诉对方价值是最高价。

    当然,这里的价值区间指的都是市场的合理价格,毕竟很多瓷器的价值区间不小,同样一件瓷器,有人五万收得到,也有人三十万收的,这都是正常现象。

    谢作云笑道:“三十五万到六十万,你小子要能给我说出这彩,我再给你降两万!”

    罗旭想都没想,道:“您这是白给晚辈两万块零花呢,这罐子已经离苏麻离青很近了!”

    听到这话,一旁徐文斌惊了一下。

    苏麻离青……

    不管内行,还是外行,听到苏麻离青四个字,几乎都会是同一个反应。

    那就是元青花!

    元青花在瓷器中,或者说在古玩中的地位,那都是毋庸置疑的。

    不管是瓷器本身精美所带来的魅力,还是如今全球存世量的稀缺,都让它达到了动辄就上亿的程度。

    而且最高拍卖记录竟是在二十多年前,伦敦佳士得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下了一千五百多万镑,合国内币两亿三千多万。

    元青花所用青料,最为典型的便是苏麻离青!

    相比于徐文斌的惊讶,谢作云却是点头微笑,依旧等着罗旭继续说。

    罗旭则指了指罐上的青料:“这青料体现出的颜色,还有用料配比,应该是以十加四的方式混合回青、石子清调出来的,也就是十分回青、四份石子清调色进行描边,然后以十加一比例用来填色,这种调色方式体现回青特点为主,但泛着石子清,典型的嘉靖特点,所以这罐子是明嘉靖的!”

    这一番话算是给徐文斌彻底说傻了。

    这玩意儿……恐怕就算天天捧着古玩书背,也未必看得到这么细吧?

    还十加四,十加一……

    头都要炸了!

    而谢作云却竖起了拇指:“看来这嘉靖罐子,我得三十二万让给你了呗?”

    罗旭双手抱拳:“谢老仗义!”

    谢作云立刻让工作人员把这五彩罐装盒,随后又带着罗旭几人回了茶室。

    交易完成,对买卖双方都是喜事,谢作云便倒了旧茶重新沏了一壶。

    “小罗啊,你是一次次让我惊喜,说实话,那明嘉靖青花五彩罐,我也看出是回青了,但调色配比却是真没想到,可你这么一说……我才看出,竟然真泛着石子青!”

    罗旭笑道:“运气而已,我刚刚若没看出来,也必定说不出来那些话。”

    这时,徐文斌道:“大旭,我插一句啊,我还是不明白,你是怎么拿肉眼看出那比例的?什么十加一、十加四的。”

    一听这话,罗旭和谢作云都是笑了起来。

    谢作云道:“你跟着罗旭干,脑子也得跟上啊,那种颜色任谁也看不出配比,只不过在明代,用回青、石子青调色,只有那两种配比啊!”

    听到谢作云的话,徐文斌也是笑了出来。

    “哦哦,敢情也是背的啊,看来我还是得多看书了!”

    谢作云微笑点头:“多学自然有用,但更重要的还是实践,比如今天,罗旭就教会了你怎么看配色断代了!”

    罗旭也是笑了笑:“斌子,其实那个罐子,看配色只是最后的确定,在那之前,要先看器型,毕竟明代这种罐子是很多的,区别就在于器型一些细节的不同;

    这种器型叫人头罐儿,基本出现于明代晚期之后,但我们还要区分明晚和明末,晚期和末期还是有着不少年的差别,那罐子丰肩、圆腹,是典型嘉万时期,也就是嘉靖和万历,属于明晚,但若并非圆腹,而是收腹,那可就是明末了,也就是天启、崇祯时期,所以凭器型判断出嘉万时期,再以调色确定是嘉靖而并非万历,整个断代的流程就很明显了。”

    谢作云满是欣赏地点了点头:“不错,小罗,你二十岁不到,便以这样的眼力入行,当真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几人聊着,工作人员也将装盒的物件儿送了过来,同时也把账算好了。

    “谢老,咱们收那对嘉庆帽筒九十万,这个嘉靖青花五彩罐卖三十二,应该给罗先生五十八万,是支票还是转账?”工作人员道。

    谢作云自然无所谓,索性看了看罗旭:“小罗,怎么交易?”

    罗旭却是一笑:“不急不急,谢老,这账不对。”

    “嗯?这……怎么不对了?九十减三十二,不是五十八吗?”

    谢作云有些犯迷糊道。

    罗旭嘿嘿一笑,从口袋里又掏出了一块玉石。

    “没把这个算上,您掌掌眼?”

    谢作云瞥了一眼那玉石,一眼开门老,便意外道:“你……这个也打算出了?今儿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

    罗旭不好意思地一笑:“瓤了!”

    谢作云摇头而笑,这瓤了,是春典黑话,意思也就是饿了。

    “不对啊,前段时间拍那个斗彩皮球花小杯,我可是给了你七百多万啊……”

    说着,谢作云睁大双眼,倒吸了一口气:“你、你小子别是又捡什么大漏了吧?”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下宝鉴不错,请把《天下宝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下宝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