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官人买匹蜀锦吗?

    前院每张花楼织机前坐着三名女织工,一人挑花,一人挽花,一人投梭。

    见有人旁观,女织工们也不害羞,反而有个坐在椅子上摇竹篾扇的妇人站起身来,热情地上前问道。

    “官人买匹蜀锦吗?”

    陆北顾悄悄退至众人身后。

    这可不兴瞎买,嘴一软应下来,别说一匹蜀锦,就是半匹,都得把他腰包掏空了。

    毕竟蜀锦自汉末以来,就是华夏最顶级的奢侈品之一了,小老百姓是真的消费不起。

    不过虽然买不起,但看看制作工艺也是好的,过眼瘾又不花钱。

    见他们没有扭头就走,那妇人就大大方方地给李磐介绍着:“每根综线对应一根丝,要织‘方胜纹①’得用六十综,织‘盘绦纹②’得七十二综。”

    她说话时,挑花工正用花针在耳子线间穿梭打结,花针翻飞如蝶,那些原本杂乱的金线突然显出菱花纹的雏形。

    而花楼织机的提花部分由综片、纤绳、花本等部件组成,挽花工在花楼上操作提花机,通过提拉经线形成图案开口,投梭工则负责将不同颜色的纬线穿过经线开口,经纬相织,形成图案。

    陆北顾俯身细看,发现织机下的竹筘③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每投一梭,就得用筘将纬线打紧一分,力道均匀得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而织蜀锦并非是织一层,上下起码要织七层,织工互相配合,不停歇地织一个时辰,连续精准投梭上百次,也只能织出来拇指盖那么大小的蜀锦。

    所谓“寸锦寸金”便是这么来的。

    怎么说呢?反正看了一阵子,陆北顾就觉得,贵的东西确实是有贵的道理。

    随后,那妇人又带他们参观了一下中院。

    中院晾晒着这次刚出缸的彩丝,只有两种颜色,一种是栀子与槐米染出来的黄丝,另一种是板蓝根染出的蓝丝。

    至于其他的颜色,可能不是这次染的,他们就没见到。

    不过除了这些普通的颜色,也有特殊的颜色。

    比如陆北顾就看见有个少年用竹竿挑起丝线,在特制的阴棚里绷直,那些丝线远看是纯色,近观才发现每根都含着四五种渐变色,像把朝霞拧成了丝一般,着实炫目。

    这种就是特制蜀锦才用得到的丝线了。

    而到了后院,则是蜀绣刺绣的地方。

    这里静得出奇,最靠近他们的绣娘,正在安静地绣一幅《荷池锦鲤图》。

    成品的蜀锦本就图样极美,这些绣娘,做的则是给私人订制的蜀锦进行“锦上添花”的工夫。

    ——是字面意思上的“锦上添花”。

    她的针尖在蜀锦上下翻飞,每次落针都精准地穿过前一根丝线的缝隙,陆北顾看见她绣到荷花瓣时,用了种奇特的针法......七种深浅不一的粉线由密到疏排列,让花瓣顿时有了含露欲滴的质感。

    而到了绣鱼的时候,她用的滚针细如发丝,绣到鱼尾处突然换成沙针,仅仅几下,蜀锦面上的锦鲤顿时鳞片粲然,仿佛下一刻就要摆尾游走一般。

    神乎其技,李磐也是一时哑然,片刻后才感叹道。

    “以前以为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龙于壁,所谓‘点睛飞去’之说,实在夸张,如今一见,怕是我见识浅了。”

    “官人买匹蜀锦吗?”

    那妇人第二次问出了同样的话。

    这次李磐犹豫了。

    一边是确实心动,一边是被架住了,在这么多下属面前实在不想掉面子......甭管什么人物,都是这个心理。

    他遂一拍荷包,喝道:“买!”

    妇人喜笑颜开,带着李磐去挑颜色。

    蜀锦颜色繁多,但若是说要选裁成衣服能穿出去比较好看的,那就无非是海棠红、葵黄、天青、菘蓝、柏绿几种了。

    李磐选来选去,选了海棠红色,这种颜色也就是所谓的“蜀锦红”,是以蜀地特产的川红花、茜草等植物染出的,既保留了红色的热烈,又增添了粉色的通透。

    而因为“棠”与“堂”谐音,所以也衍生出“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是最常用于喜庆场合的蜀锦。

    一匹蜀锦长度是33宋尺、宽度是2宋尺,售价为40贯。

    在付钱的时候,站在旁边的陆北顾也是真切地通过对奢侈品的购买力,见识到了“大宋富养士大夫”是什么概念。

    如此绝美的一匹蜀锦,寻常百姓家怕是要除去日常消耗,得攒六七年的钱才有可能买得起。

    而对于李磐来讲,也不过是一个月的俸禄罢了,还是纯合法收入。

    在大宋,知县每月本俸15贯,职钱20贯,加起来35贯,而每年朝廷还会赐绢12匹、罗1匹、绵20两,折算下来一个月就是40贯出头的合法收入。

    李磐也大方,付了四张“拾贯”的交子以后,对着那妇人干脆说道。

    “给我留13尺,裁20尺下来,分成5份,每人4尺,包好了给他们。”

    ——跟领导出差还有这好处?

    这下莫说是同行护卫的四名亲随,就是陆北顾心下也是着实高兴。

    妇人细细裁出来又给他们包好,看着手掌上触感丝滑,颜色、纹样均是美极了的海棠红色蜀锦,陆北顾也是想着......这些蜀锦给他裁衣服肯定不够,但给嫂嫂裁件褶裥裙,或是给两个孩子裁上衣,都大抵是够的。

    如此一来,逢年过节,总有个正式些的衣裳穿。

    “多谢令君!”

    陆北顾很是真心实意。

    李磐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估计刚冲动消费完了心里也有点肉疼。

    随后,几人快步转出这个驿站旁的蜀锦织院。

    而这时又有一行官吏模样的人,刚在驿站吃饱喝足出来转转,那妇人趁势站在织院门口热情地问道。

    “官人买匹蜀锦吗?”

    ——————

    ①“胜”原为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方胜纹是由两个菱形压角相叠组成的纹样,有吉祥寓意,《宋书·符瑞志》载:“胜,所谓国平盗贼,四夷宾服则出”。

    ②盘绦纹是指如同彩色丝线编织成的绳带一般的繁复丽彩纹样,北宋时期广受达官贵人欢迎,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以后官员被禁止使用。

    ③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经线从筘齿间通过,它的作用是把纬线推到织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宋文豪不错,请把《大宋文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宋文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