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春秋》的几道题,每一道题都很难,以至于陆北顾始终都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之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才答了五道题。
而从第六道题开始,就是《礼记》的内容了。
“《礼记·玉藻》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郑玄注:‘《采齐》、《肆夏》,皆乐章名也.周旋折旋,行步之法也。揖之,小俯见于前也。扬之,小仰见于后也。锵鸣,谓玉声所和为节。’
《礼记》详述君子佩玉之仪轨,其繁琐之规,用意岂仅在步履之节、玉声之和乎?‘非辟之心无自入也’一语,道破佩玉功用,试阐此等外在仪节如何能达致禁邪心之用?古礼‘以器载道’、‘以文养质’何以谓之?”
此题极为生僻,涉及具体仪轨与抽象德性的关联,立意极深。
大家进度都差不多,答到这里,阁中几人,包括章衡、苏轼,都微微蹙眉,显是感到棘手。
陆北顾也是搁下笔,沉思了好久。
随后,他提笔写道:“佩玉、步履、玉鸣之繁规,非为虚饰,实乃以器为媒,以动为教,以声为警,内外交养之妙法也。‘趋以《采齐》,行以《肆夏》’,非仅合乐节,乃使君子步履皆合雅乐之度,潜移默化,养其庄敬中正之容止。‘周还中规,折还中矩’,非徒步法,乃使周旋俯仰皆合天地之序,行止动静皆秉礼义之则。‘进揖’、‘退扬’,非止仪态,乃使俯仰之际,心存谦敬自省.凡此种种,皆借身体之动,规训心志之静,使威仪自然流露于外。
玉鸣锵然,其声清越,非仅悦耳,实为心性之警策。步履合度,则玉鸣中节,清音悦耳,此正心之外应;步履失度,则玉鸣凌乱,其声刺耳,此邪念之先兆。君子闻玉鸣失序,即当惕然自省,收敛身心,使复归于正。故曰‘非辟之心无自入’,玉鸣如随身之‘清议’,监察行止,唤其良知,使邪僻之念甫生即觉,觉而即消,无隙可乘。
此乃古礼‘以器载道’、‘以文养质’之道,即借佩玉之器,立视听之则;借步履之文,行教化之功;借玉鸣之声,成省察之助。由外而内,积习成性,使外在之仪轨内化为心性之堤防,终致‘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
陆北顾觉得他为求全面,答得有些繁琐,不够简练。
不过此刻时间紧迫,陆北顾也不想因此再做耽搁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时间答,故而答完之后看了一遍,他便继续答了下去。
说实话,这些墨义题目一道比一道艰深,涉及《礼》之精微、《春秋》之褒贬,对举子的学养、思辨和表达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最后时刻,六人才都勉强写完。
这一次,韩绛批阅的时间也明显更长,显然题目难度极大,评判也需格外审慎。
“第二场墨义。”
“蜀方,陆北顾对九道、苏轼对九道、苏辙对八道。”
“闽方,林希对九道、章衡对十道、章惇对八道。”
“本场,闽方胜。”
结果一出,阁外的福建举子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林希嘴角重新勾起自信的笑容,带着明显的挑战意味。
蜀地举子们则心头一紧,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苏辙轻轻叹了口气,苏轼则是用手捂着肚子,眼中满是不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出的强烈斗志。
陆北顾神色依旧平静,后面还有两场呢,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三场,诗赋。”
陆北顾看向试卷,截止到目前,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诗题,以《赋得寒江映孤峰》为题,五言六韵,押上平声一东韵。”
苏轼眼中自信之色大盛,连腹部的隐痛似乎都暂时忘却,他几乎是抢过卷子,只扫了一眼题目,便陷入凝神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口中似有低吟。
苏辙则迅速铺开草稿纸,提笔蘸墨,眉头紧锁,显然在构思立意与结构。
而陆北顾则是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他从四川顺江而下,沿途所见的孤峰奇景。
沉吟片刻后,他提笔写道。
“江练寒初敛,峰孤势自雄。
天垂千嶂外,峡束万涛空。
影落鱼龙静,光摇星斗通。
根蟠元气厚,顶峙太虚中。
岂畏风波恶,长留冰雪容。
临流思砥柱,万古屹穹崇。”
此诗首联“江练寒初敛,峰孤势自雄”破题点韵,颔联“天垂千嶂外,峡束万涛空”以“天垂”之浩渺高远、“峡束”之险峻逼仄形成宏大背景,而“万涛空”更显江峡之深阔与孤峰所临之险境,雄浑苍茫,将孤峰置于天地险隘的宏大画卷中,其卓然独立之姿愈显峥嵘。
从颈联“影落鱼龙静,光摇星斗通”开始,则转入虚境,最后以“岂畏风波恶,长留冰雪容”抬升意境,由“临流思砥柱,万古屹穹崇”升华全篇。
总的来说,在科举试帖诗里,已经算是戴着镣铐跳出了一支好舞蹈。
诗成之后陆北顾毫不停歇,立即转战那篇分量更重的律赋。
而六人交卷后,韩绛也很快宣布了结果。
“第三场诗赋。”
“蜀方,陆北顾乙上、苏轼甲中、苏辙乙上。”
“闽方,林希乙上、章衡甲下、章惇乙上。”
“本场,蜀方胜。”
虽然不知道写的具体内容,但苏轼显然是有神来之笔了,陆北顾也发挥到了极限,苏辙更是没拖后腿,靠着硬实力碾压,诗赋更胜一筹的蜀方三人,在第三场比试里扳回一局。
蜀闽双方打成平手,比试来到了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的内容,策论。
很快,策论的卷子就被发下来了。
而当陆北顾看到题目的时候,脑袋里忽然“轰”地一声,仿佛炸开了什么东西一般,心脏猛地跟着一跳,然后感觉自己的手指就像是过电似的有些发麻。
试卷上面,赫然写着《刑赏忠厚之至论》七个大字!
穿越者的蝴蝶效应,终于出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