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来吧,老舅

    这话让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心中想法都差不多,拼也得拼得过才行,兵力现在虽然差距不是特别大。

    但李世民这次随行带了不少猛将,自己一方能打的悍将也就薛仁贵和北向辉二人。

    李承乾到底是穿越者脑筋灵活一些,脑中灵光一闪。

    拼命是没必要,但可以拼物资啊,当即指着地图上黄河位置。

    "朕意,立刻将士兵分散开在沿岸,只要河水有冻住的痕迹便以火药破冰!"

    薛仁贵立刻摇头,明显不同意。

    "陛下,如此不是帮他们破冰了?"

    李承乾自然想到这一节,不过无所谓,目前自己并不需要三足鼎立。

    只要能挺过这个冬天,造出一堆火炮,那李世民也不是自己对手,因此河北道那些门阀豪强就算被灭了也没什么。

    "朕军令已定,就这样了。"

    "仁贵为主帅,向辉为副帅,王逸为行军长史、司马。"

    军令如山,三人拱手起身:"末将、臣领命。"

    李承乾虚抬,示意起身。

    "估计,云中迁都的先头部队应该快到了,朕稍后便启程。"

    "黄河防务就靠你们三位了。"

    当天夜里,李承乾便带着百名骑兵出发,前往太原。

    这一路上所见尽是残垣断壁,已经有些山河破碎的味道了。

    同时甚至还看到了流民,这让李承乾心中五味杂陈。

    李世民励精图治十来年攒下点家底,让自己一年就给霍霍差不多了。

    等将来真击败了李世民,这烂摊子也够收拾的。

    想到此处,不由想到造物主赐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南美洲'那儿有这星球上最高产的农作物,有工业的基石橡胶。

    但那都不知道哪年的事儿了,而且万一黄河防线被突破,自己又得回草原打游击。

    "唉,怎么就穿越李承乾了呢?李世民这老登实在太猛了,猛得反人类啊。"

    喃喃自语几句后,压下心中不忿继续策马狂奔。

    经过昼夜不停的疾驰,终于是赶到李家龙兴之地太原。

    和上次来不同,如今这个地方将会成为自己逐鹿天下的大本营。

    因此心境也不太相同,心里乐呵地想着,将来史家会如何描述太原,李家两代天子龙兴之地?

    靠近城池,能看到黑压压一群人正伫立在城门口。

    料想应该是长孙无忌等重臣,他们从雁门入河东,确实速度要快。

    但乱七八糟的锅碗瓢盆啥的,应该最少一个月能运到就算不错了。

    很快便飞马到达城门口,翻身下马。

    数百将士和一众重臣齐声高呼。

    "恭迎陛下凯旋回朝。"

    这话给李承乾脸弄得有点红,自己这算哪门子凯旋,一路被追得跟狗似的,没让李世民弄死,全靠列祖列宗保佑。

    微微点头,伸手虚抬。

    "诸位不必多礼,城中议事。"

    天气也确实越来越冷,所以在城门口也没过多寒暄客套,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晋阳都督府。

    此时府中,无数来往兵丁,还有一些杂役在搬运着各种东西,虽人多但依旧有条不紊。

    这一切肯定是归功于自己的后勤大管家长孙无忌了。

    当即转头对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长孙无忌倒也受之无愧,微微点了点头。

    李承乾心中甚为满意,不由看向众人。

    "哈哈,这还真有点百废待兴的感觉。"

    "有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朔雪纷飞征衣冷,长风怒卷战旗烈'。"

    说完对着众人微微点头:"这些日子多亏诸位操劳。"

    在场之人全部都是文臣,而且还包括孔颖达、颜师古等大儒。

    这些人可堪称饱学之士,文采风流。

    当即都愣住了,丝毫没在意后面的所谓'今日操劳了'。

    而是一个个摇头晃脑地吟着。

    "雄关漫道...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好诗,好诗..."

    "好胸怀,好气魄。"

    李承乾看着走不动道的众人,有些无语。

    但没办法,这诗词杀伤力确实大。

    等将来闲下来了,自己把滕王阁序给弄出来,非得震死这帮人。

    "好了,诸位,咱们赶紧议事吧?"

    众人这才继续向里面走去。

    都督府大厅,燃着十来个炭盆,一进去就感到暖意扑面而来。

    李承乾落座后,众人也都分别坐下。

    为首自然是长孙无忌、高士廉、褚遂良等外戚重臣。

    而后便是以卢豆宽为首的李渊重臣。

    看着这些人,他微微有点牙疼,在场除了卢豆宽外一个正儿八经的武将没有。

    没办法,现在自己这朝廷四处漏风,武将都在外面玩命,不然说不好哪阵风就给吹塌了。

    平复了下心神,清了清嗓子,环视众臣。

    "诸公,如今朝廷初立于我李家龙兴之地,可谓百废待举,一切还要仰仗诸位。"

    众人起身躬身。

    "我等必上安社稷,下抚黎民,助陛下廓清寰宇。"

    "诸公平身。"说着从怀中取出早已写好的章程。

    "朕意,令侯君集率军在草原与敌军周旋,苏亶、苏琛留守云中负责西域道盐业。"

    "如局势有变,则一起退守雁门关,我们凭关防御,以挡李靖军势。"

    这方略没有问题,因为这些人都知道李靖是什么人,而且让侯君集一个徒弟对付师傅,胜算也确实不大。

    同时天气异常寒冷,后勤运输困难,只要坚壁清野,李靖是断断无法在草原长待。

    "我等附议。"

    "我等附议。"

    这事安排完了,加上黄河一线有薛仁贵带人防御'边关'算是妥当。

    接下来还有一件头疼的事,要靠河东之地争霸天下,发展民生必不可少。

    如此就需要分封官员,但自己这小朝廷虽然不大,但派系多。

    '分果果'分不好不说立刻开始撕X,但必会埋下隐患。

    这时长孙无忌站起身来,手持玉笏躬身行礼,一身紫袍金带干净利落。

    声音沉稳有力,目光古井不波。

    "陛下,如今百废待举,朝廷应启用贤良,以抚军政民心。"

    李承乾虽然表面没表现,但心中难免骂人,这老登难不成是蛔虫成精?

    自己刚想这事,他就提出来。

    而且这家伙是这个小朝廷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这事他提出来,自己怎好不交给他办。

    "赵国公,此言甚合朕心。"

    说完就闭口不言,心中冷笑,安排这差事可得罪人,来吧老舅,您毛遂自荐一下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不错,请把《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